葛洪

葛洪(283—363 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属江苏省) 人,中国古代著名炼丹家、医学家。

葛洪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祖父系吴国大鸿胪,其父名葛悌, 仕吴曾拜会稽太守。吴国灭亡后,葛悌随吴主孙皓降晋,由于是降官,只做到邵陵太守。葛洪十三岁那年,葛悌去世,家境衰落。又因屡遭兵火,家中原有典籍荡然无存。这时葛洪已养成读书习惯,家境贫困,他白天上山砍柴, 挑到集市去卖,以换取纸笔,晚上则“写书诵习”,非常刻苦。他读书认真,

《晋书·葛洪传》说他“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 遂究览典籍”,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葛洪自幼喜欢道术,其从祖父葛玄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炼丹家,号葛仙公。葛玄将其炼丹术传给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晋书·葛洪传》)后来,葛洪又结识了南海太守鲍玄,跟随他学习“神仙方术”。鲍玄很器重他,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他。葛洪的家世、姻亲关系,使得他深谙炼丹之道,他同时又“兼综练医术”,最后终于成为神仙家和金丹道教重要代表人物、杰出的医学家。

晋惠帝太安二年(303 年),西晋王朝爆发了所谓“义阳蛮”张昌起义, 别帅石冰攻掠扬、徐二州。吴兴太守顾秘与扬州秀才周玘等组织武装,进攻石冰。葛洪也受邀“募合数百人,与诸军旅进”(《抱朴子·自序》),攻破石冰别部,立下“功绩”,“于是大都督加洪伏波将军,例给布百匹。”

(同上)葛洪把这些赏赐,都分给了手下将士和相识故人贫者。在《抱朴子·自序》中,他对自己这段经历很沾沾自喜。

在平息石冰造反之后,“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晋书·葛洪传》)当时,正值西晋内乱,争战不休,葛洪不但学习愿望落空,连回乡之路也断了。“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同上)嵇含是葛洪友人,被任命为广州刺史,约请葛洪担任参军,但嵇含未到任就被人杀害。葛洪无奈,在广州停留了不少年头。和鲍玄的女儿结婚,可能就在此时。在此期间,他登山采药,“服食养性”、“修仙养道”,打下了神仙道学的基础。

后来,葛洪回到家乡。东晋王朝建立(317 年)之后,对南方士族采取了一些笼络措施。葛洪以镇压石冰之“功”,“赐爵关内侯”。王导把他罗致手下,当了司徒掾,后又迁咨议参军,但始终没做上大官。后来,干宝推荐他编修国史,他未就任。据其《抱朴子·自序》说,他的著作即在这一时期编订就绪。这时,葛洪年事已高,“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晋书·葛洪传》),得到晋元帝允许。葛洪带着子侄到了广州, 广州刺史邓岳极力挽留,他就在广州停留下来,住在罗浮山修道炼丹,从事著述,直到逝世。

葛洪之死,被传得神乎其神。《晋书》本传描写他去世经过,说他“后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葛洪炼丹,很有名声, 所以连他的去世也宠罩着一层神仙气氛。

葛洪一生著述很多,《晋书》本传说:“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

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认为他学识渊博精深,江南一带无人能与之相比。其著作比班固和司马迁还多,而且分析的都是很精妙高深的道理,能够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他流传至今的代表作,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从中可以了解他的学说思想和学术实践。

葛洪是我国炼丹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炼丹术的发展,到葛洪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这期间,虽然也有不少人谈论过长生成仙,但这些长生说还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葛洪首先对长生成仙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作了认真系统的论证。他的论证结论虽然不能成立,但透过他的论证,我们可以从中窥视道教神学家的思维逻辑,可以总结他们的思维经验教训。何况他的论证过程中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判断,表现了很强的逻辑性,在论证方法上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起人们的理论兴趣。

葛洪把炼制和服食金丹当作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重要手段。他说:

“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 有如脂之养火而不可灭。铜青涂脚,入水不腐,此是借铜之劲以扦其肉也。金丹入身中,沾洽荣卫,非但铜青之外傅矣。”(《抱朴子·金丹》)

这段话,可以说是阐释了炼丹家的基本思想。其中心意思是说,服食金丹之

所以会长生,关键原因在于它是“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在这段话中,葛洪采用了错误的类比,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从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展开论述的。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他积极进行了自己的炼丹实践。

我国现存最早的炼丹著作是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此前也还有一些著作,但已佚失不全。这些著作记述了古人炼丹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并记载了一些有价值的化学知识和不少药物。葛洪在继承这些炼丹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把炼丹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对金银和丹药炼制的论述,集汉魏以来炼丹术之大成,内容远较《周易参同契》丰富。他炼丹所用药物多达二十余种,超出《周易参同契》所载药物一倍多。他关于炼丹炉的叙述,也更为具体。通过炼丹实践,他对一些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例如,他通过实验发现一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说:

“凡草木烧之好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抱朴子·金丹》)

“丹砂烧之成水银,”是指煅烧红色丹砂,其中所含的硫变成二氧化硫,而

游离分解出水银。若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即为: HgS+O2→Hg+SO2

而所谓“积变又还成丹砂”,过去一般认为是说再使水银和硫黄化合, 生成黑色硫化汞,硫化汞加热,便升华为赤红色的晶体硫化汞,重新变成了丹砂。现在,有学者提出,这句话所说的,实际是指水银在空气中以文火(低于 350℃)加热,表面生成一层红色氧化汞的反应。由于氧化汞与天然硫化汞都是红色的,因而把它误认为丹砂(赵匡华、曾敬民、郭保章:“中国古代炼丹术及医药学中的氧化汞”,《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8 年 4 期)。葛洪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种种差别,但他意识到了一些化学变化是可逆的,这也是可取的。

再如:葛洪在实验中,对金属的置换反应也有所涉及。他说:

“以曾青涂铁,铁色赤如铜,⋯⋯外交而内化也。”(《抱朴子·黄白》)

曾青是硫酸铜,用它涂铁,铁和硫酸铜溶液起反应,置换出其中的铜,用化学反应工表示,为:

Fe+CuSO4→FeSO4+Cu

因为用的是涂抹方法,硫酸铜溶液只在金属铁的表面发生作用,故此“外变而内不化也”。可见葛洪观察十分细致。正是像这样长期的炼丹实践,使他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成了一个著名炼丹家。葛洪的炼丹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的理论、方法乃至某些术语还传到国外,对世界炼丹术都产生了影响。

葛洪不仅擅长炼丹,对医学也很有研究。他把医学作为修道的一种辅助手段,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抱朴子·杂应》)这种认识与济世救民思想结合起来,成了他研究医学的基本动力。

葛洪的医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例如《抱朴子》一书中,他就记载了不少植物药、矿物药的性能和功用,扩大了他们的应用范围。但是,他在医学上的主要成就还是反映在他的《金匮药方》一书中。这部书共一百卷,依病名分别论述。后来,为了便于携带、应用,他又摘取其要,缩编为《时后救卒方》三卷,经后人增补,传留到现在,就是《肘后备急方》八卷。书中所列药方,大都选用易得、有效、价廉的药物,切于实用。

在这部书中,葛洪首次记述了砂虱病,此病又名恙虫病,是由恙虫叮咬传染使人发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葛洪在一千六百年前对此病的记述和现今的认识基本一致,这是难得的。在流行病学和寄生虫学方面,葛洪发现了疥虫,这也是不容易的。葛洪对肺痨(肺结核)病的传染性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还是我国详细记述开花最早的一个人。另外,他还提出用狂犬脑子敷狂犬咬伤之处,以治疗疯咬伤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是经验成份的产物,但从现代免疫学角度来看,它是有道理的。

另外,葛洪还是一位天文学家。《晋书·天文志》记述当时天文界浑天说和盖天说的大争辩,多处引用葛洪批驳盖天说的一些论述。这些论述大多能从天文观测的实际出发,有力地支持了浑天说主张,表现了他很高的天文学造诣。

正是由于有以上诸多成就,使得葛洪当之无愧成了我国 4 世纪一位杰出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