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苏联的对外政策

1936 年宪法的制定和高度集中体制的确立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在经济方面和社会阶级结构方面都发生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一变化,1935 年初召开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决定修改 1924 年宪法。2 月 7 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由斯大林任主席的宪法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研讨,于 1936 年 5 月完成新宪法的起草工作。6 月,《真理报》刊登新宪法草案。全国热烈讨论,提出许多修正补充意见。

1936 年 11 月 25 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斯大林在第一天的会议上作了《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宣布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他指出,在苏联“人剥削人的现象已被铲除和消灭”,“所有的剥削阶级都消灭了”。①国内只存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根据斯大林的报告,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新宪法。

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宪法取消了各级苏维埃选举中残存的一切限制,以直接选举代替了多级选举,实行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选举。新宪法保障劳动人民享有劳动、休息和受教育的权利,保证他们在年老、患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享有物质保障权。同时,宪法还规定了苏联公民应尽的义务:遵守法律,遵守劳动纪律,忠实地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所有制,在军队中服役,保卫社会主义祖国。

宪法还反映了苏联民族国家体制的变化,哈萨克和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由于经济政治的发展,改为加盟共和国。高加索联邦分成为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这样,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便由原来的 7 个

增加为 11 个。

根据新宪法的规定,1937 年 12 月 12 日全国举行了新的苏维埃代表的选

举。1938 年 1 月,召开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选出由 24 人组成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加里宁任主席团主席。莫洛托夫被任命为人民委员会主席。1941 年 5 月,斯大林接任人民委员会主席职务。

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共产党不仅领导一切,而且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苏维埃不能真正发挥人民政权的作用,变成徒具虚名的权力机构。联盟制也是有名无实,少数民族的权益并无可靠保障,他们实际生活在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里。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唯上是从。领导终身任职, 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制度。

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建成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份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

①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399、393、394 页。

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办法实行高积累多投资,发展粗放型经济。它片面发展重工业,建立准军事型的经济,并以此提高国力,赶超资本主义国家。

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斯大林通过它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要求。从长远看,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和大清洗运动 斯大林战胜托洛茨基、布哈林反对派后,他的最高领袖地位牢固确立起来,威望也空前提高。1929 年 12

月 21 日,举国上下庆祝斯大林 50 寿辰。《真理报》用 8 个版面刊载古比雪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祝寿文章,称颂斯大林是列宁的唯一主要助手,是列宁事业的继承人,是活着的列宁。有些文章不惜歪曲事实说斯大林在党的第一批小组建立时就是“党的最优秀的组织者和建设者”,说他在国内战争时期“是唯一的从一个战场派往另一个战场的中央委员”。各地的党政组织和个人也纷纷向斯大林发出致敬信。许多城市、工厂、农庄和街道,甚至山峰都用斯大林来命名。这以后,过分颂扬之风愈刮愈烈,进而成为一种政治思潮。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当作偶像顶礼膜拜。不仅一切成绩胜利应归功于斯大林,而且斯大林就是党和国家的化身,真理的代表。1934 年召开的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不再像过去那样就党的工作制定决议,而只简单地“责成各级党组织以斯大林同志报告中所提出的原理和任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南”。斯大林的讲话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发言的唯一依据, 成为判断事务对错的唯一标准。

30 年代,斯大林主持开展了一系列批判运动。哲学界的德波林学派,文学界的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拉普),史学界的波克罗夫斯基学派,经济学界的康德拉季耶夫、格罗曼学派,甚至生物学界的瓦维洛夫学派都遭到不公正的批判,被扣上“托洛茨基主义”、“孟什维主义”、“反党”等各种政治帽子。一些研究机关被解散,许多学者遭逮捕处死。这些批判把斯大林的绝对领导和唯一正确地位从政治领域扩展到文化学术领域。

1938 年,经斯大林亲自审定,出版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把个人崇拜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完全确定下来。

共产党内一些领导人对日益形成的个人崇拜以及经济建设中的严重问题感到不安。在 1934 年初召开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期间,酝酿选举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省委书记基洛夫取代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在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斯大林是当选委员中得票最少的一个,缺票 270 张,而基洛

夫只缺 3 张。斯大林对此感到十分震惊。

1934 年 12 月 1 日,基洛夫在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被暗杀。凶手被当场抓获,他叫尼古拉耶夫,是内务部的工作人员。当天,斯大林等领导人赶到出事地点,亲自过问这一案件。最初,政府宣布暗杀是白卫恐怖分子干的, 并处决了 104 名白卫分子。半个月后,苏联报纸宣布,暗杀是托洛茨基—季

诺维也夫反对派策划的。托洛茨基早在 1929 年已被驱逐出苏联。而季诺维也

夫、加米涅夫在 1927 年被开除出党后,写信给党中央承认错误,第二年重新

被接纳入党,担任一般工作。基洛夫被刺后,他们再次被开除出党。1935 年1 月,对他们进行审判。虽然没有可靠证据,仍判处他们 10 年和 5 年有期徒刑。1 月 18 日,党中央发出秘密信件,要求各级党组织提高革命警惕性,深挖暗藏的敌人。1936 年,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重新审讯,用严刑拷打和引诱欺骗的办法,强迫他们承认更大的罪行。1936 年 8 月 19 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进行公开审讯。法庭没有提出任何物证,仅凭被告的“交待”和“承认”就宣布他们组织了“托洛茨基

—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组织刺杀基洛夫,并多次企图暗杀斯大林。法庭判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 16 人死刑,并不容上诉就予以处决。

公开审讯后不久,斯大林和日丹诺夫于 9 月 25 日从休养地索契打电话给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及其他政治局委员,要求立即任命叶若夫取代雅哥达为内务人民委员,以加紧镇压“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集团”。26 日,叶若夫上台,把大清洗推向全国各地。原托洛茨基反对派成员,以及被认为是与他们有联系的人均遭逮捕。对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持异议的人,对领导干部不满者也被拘禁。1937 年,因“反革命案件”被捕的人数比上一年多 9 倍多。

1937 年 1 月 23 日,最高法院对前托季联盟分子进行第二次公开审讯。这次的指控比前次升了一级,说皮达可夫、拉狄克等人秘密组织“托洛茨基平行总部”,不仅组织暗杀活动,而且“接受托洛茨基指示,将乌克兰出卖给德国”,以换取德国支持托洛茨基上台掌权。法庭判处皮达可夫等 13 人死刑。

2 月 18 日,政治局委员、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奥尔忠尼启则自杀身亡。他反对内务部随意逮捕枪杀他的部下,更对内务部搜查他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的行为无法容忍。他向斯大林告状,没有结果。他感到已失去信任,绝望而开枪自尽。奥尔忠尼启则的抗议行动并没有唤起领导人对问题严重性的注意,更未能阻止清洗运动的继续扩展。

几天后,联共(布)中央于 2 月 23 日—3 月 5 日举行全体会议。斯大林在会上作了长篇报告,宣称有“三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这就是,“第一, 在我们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组织中,无论在经济组织、或在行政组织和党的组织中,都在某种程度上碰到了外国代理人的暗害、破坏和间谍活动⋯⋯第二,外国代理人,包括托洛茨基分子在内,不仅打入我们的基层组织,而且窃取了某些重要职位。第三,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往往自己就帮助外国代理人窃取了某些重要职位”。①斯大林的这一分析同他三个月前的讲法大不一样。当时他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说国内只剩下“互相友爱”②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这时则说处处都有“人民的敌人”,并且窃取了重要职位。斯大林认为这一可怕情景是合乎规律的正常现象,并且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论作为根据,他说“我们的进展愈大,胜利愈多, 被击溃了的剥削阶级残余也会愈加凶恶,⋯⋯他们愈要抓紧最绝望的斗争手段来作最后的挣扎”。③全会无条件接受了斯大林的这一错误理论和对形势的主观估计,决定加紧清洗,以“连根拔除和粉碎”外国代理人和间谍。同时,

① 《斯大林文选》,上卷,第 112 页。

②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400 页。

③ 《斯大林文选》,上卷,第 129 页。

党中央正式授权内务部可以对“凶恶的敌人”采用“肉体压迫的方法”。会后,大清洗浪潮推向党政部门、军队领导机关、科学文化单位、厂矿农庄等基层组织。

1937 年 6 月,红军元帅、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基辅军区司令雅基尔、白俄罗斯军区司令乌鲍列维奇等高级将领被逮捕处死,罪名是组织反苏军事中心,充当德国间谍。

1938 年 3 月 2—13 日,苏联法庭举行第三次公开审讯,指控布哈林、李可夫等人组织“右派和托派同盟”,不仅充当外国间谍,阴谍推翻苏维埃政权,而且要赤裸裸地复辟资本主义。布哈林、李可夫等 19 人被判处死刑。

由于存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法制不健全且遭随意破坏,许多人无辜遭到迫害。西方材料估计有 500 万人受牵连,30—40 万人被处决。1936—1939年间,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即 120 万人被逮捕。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打败

托季联盟和布哈林之后的 1934 年召开的,被称为胜利者代表大会。大会的

1966 名代表中有 1108 人被捕,占 56%;大会选出的 139 名中央正式和候补

委员中有 98 名被逮捕和枪决,占 70%。会后选出的 17 名政治局成员中有 5

名被害,1 名自杀。军队的损失十分惊人。第一批被授与红军元帅军衔的 5 人中,有 3 名(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布留赫尔)被处死。15 名集团军司令中,13 名被杀。总共有 4 万多名营级以上的高中级军官遭迫害。乌克兰、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党政领导人几乎均被处决。许多著名学者、作家受害。著名生物学家瓦维洛夫,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恰扬诺夫,喀秋莎炮的发明设计者朗格马克,喷气技术研究所所长克雷伊苗诺夫,坦克设计家札斯拉夫斯基等人遭杀害。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火箭之父科罗廖夫等人被捕入狱。一大批留驻苏联的外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干部被当作外国间谍受审查监禁。前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库恩·贝拉,波兰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列申斯基—达斯基,南共中央书记查皮克等人被处死。

1938 年末,大规模的逮捕处死浪潮逐渐平息。这场历时多年的大清洗给

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斯大林在 1939 年第十八次党代表大会上不得不承认,“在进行清洗时⋯⋯犯过严重的错误”。①

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变化 20 年代上半叶,苏维埃政府先后同周边邻国以及德、英、意、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西方对苏的敌视和挑衅仍不断发生。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苏联积极支持德国冲破凡尔赛和约束缚的努力,并大力发展同德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合作关系。1926 年4 月,苏德签订互不侵犯和中立条约,使洛加诺条约孤立苏联的阴谋破产。

1927 年 5 月,英国中断同苏联的外交关系,但未能带动其他国家同它一

起联合反苏。相反,苏联受到邀请,于 11 月底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联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并提出全面裁军的建议。这显示,苏联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正在重返国际舞台。

30 年代,希特勒上台执政,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苏联同德国的关系迅速恶化。面对法西斯扩张威胁的增长,苏联决定在外交战略上作重大调整。1933 年 11 月 16 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互换照会,决定建立两国间外交关系。同时,苏联与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

①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457 页。

斯洛伐克、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以及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建交, 形成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第二个高潮。

1933 年底,苏联外交部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它改变过去对凡尔赛体系的敌视态度,表示愿意参加国联,同英法等国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这一倡议受到欢迎。1934 年 9 月,苏联被接纳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从此,苏联完全走出被孤立被忽视的处境,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角色。

为了对抗德国的威胁,苏联特别重视同它的传统盟友——法国的关系。经过谈判,1935 年 5 月,苏法签订互助条约。同月,又和捷克斯洛伐克订立互助条约。在此之前,同波兰、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订为进一步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但它没能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英法统治集团推行绥靖法西斯主义国家的政策,不愿真正同苏联合作。1936 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苏联积极支持西班牙政府军,而英法推行不干涉政策,双方矛盾不断加深。1938 年,希特勒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的邻国——捷克斯洛伐克,严重威胁苏联的安全。英法却背着苏联,单独同德国会谈,签订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主权的慕尼黑协定。这件事大大损伤了苏联对西方的信任。此后,苏联采取更为慎重的政策,避免卷入国际冲突。与此同时,修改第三个五年计划,加快国防工业生产,扩大军事实力。1938 年,苏军有 150 万人,1939 年增到 200 多万,并配备大量大炮、坦克和飞机。

在亚洲,1931 年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威胁苏联远东地区。苏联多次向日本建议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均遭拒绝。1932 年,日本炮制的“满洲国”成立。苏担心卷入冲突,于第二年正式通知日本,准备出售中东铁路。1935 年,苏联与日“满”达成协议,将本应归还中国的中东铁路出卖给“满洲国”,并同意“满洲国”在莫斯科设立领事馆。1937 年 7 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8 月,苏联同中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随后,向中国国民政府提供财政和军事援助,借助中国抗日战争牵制日本反苏活动。同时,对日本的军事挑衅予以坚决回击。

1939 年春,德国侵吞捷克斯洛伐克。战争威胁迫在眉睫。苏、英、法再次坐在一起,商谈联合抗德之事。但在苏军能否进入波兰领土抗击德国的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苏联乃于 1939 年 8 月 23 日,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协定,避开即将爆发的战争。但在秘密协定中,获得德国的承认,竟将波罗的海沿岸以及波兰、罗马尼亚的一部分土地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1939 年 9 月 1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苏联宣布中立,并继续同德国保持友好关系,希望以此维护自身的安全。同时,利用德国忙于同英法交战无暇东顾之机,将划为自己利益范围的地方并入苏维埃国土。不到一年的时间,把边界向西推出 200—300 公里,扩大领土 47.6 万平方公里,新建卡累利阿—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摩尔达维亚五个加盟共和国。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数目由 11 个增为 16 个。

法国战败后,德苏矛盾激化。1941 年 6 月 22 日爆发战争。苏联同美英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