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学

心理学摆脱哲学附庸地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开始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的实验心理学。20 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心理学一跃而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流派,如美国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创立的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行为主义、德国的格式塔学派、以及具有犹太血统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1856— 1939)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后者的影响最大,不仅在心理学领域独辟蹊径, 而且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哲学、文学、教育等各个领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包括三个系统学说:无意识学说、性学理论和人格理论。《梦的解释》与《文明和它的不满》是其众多著述中最有影响的两部。

无意识学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有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是最原始、最活泼、最不安分、也是最大量的精神活动,它与意识的自觉性、目的性、社会性等特点不同,是一种不自觉的,本能的、不必借助语言符号来表达的精神活动。无意识虽然总受到压制,但它是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过程的基础和实质。

弗洛伊德的性学理论是他的理论体系中最受非议的部分。这一理论又叫“力比多(Libido)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性的本能冲动(即力比多)是人的一切动机、愿望和行动的根源,是无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成就

——文学、艺术、法律、宗教等都是“力比多”升华作用的产物。性欲的障碍和冲突是变态心理和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和性的学说是他精神分析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也是区别于其他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弗洛伊德面对大规模战争的残酷冲击,力图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基础和进程,逐渐形成了新的心理结构理论,即人格理论。他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实际上就是无意识的别名;“自我”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它根据现实原则调节着“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超我”表现为人的良心和理想等人的心理中代表社会力量的精神因素。每个正常的人,本我、自我、超我都处在一种平衡共存的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产生精神病。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强调了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影响,突出了理性对人生活的主导作用,改变了他早期学说仅从人的生物特性来考察人的精神活动所带来的弊病。但是,弗洛伊德对社会文化或文明的作用,归根结底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他认为,人的自然本能总是同社会文明对立的,既然人的本能欲望永远存在,人与社会文明的冲突也就永远存在。

弗洛伊德去世前,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已发生了分裂。他的两个学生阿德勒和容格分别创立了个体心理学派和心理分析学派,之后还出现了以霍尼、沙利文、弗洛姆为代表的新弗洛伊德主义。这些新兴学派虽各有自己的新观点,但在基本原则上都没有背离弗洛伊德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