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极而衰的英国

持续萧条的经济 英国在大战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般估计,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陆军和皇家海军人员伤亡总数为:死 74.7 万人,伤 169.3 万人。物质损失按凯恩斯的估计为 5.7 亿英镑,海外投资损失 1/4。战争不仅使英国国债成倍地增长,从 1914 年 3 月的 6.5 亿英镑增加到 1920 年 3 月的 78.28

亿英镑,还使英国从美国的主要债权国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欠债达 8.5 亿英镑。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稳定地位也因英国金融实力的削弱和国际金融地位的下降而发生动摇。

战后,英国还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大战摧毁了英国商船的 70%,英国海军也在战争中大大削弱。在 1922 年 2 月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终于放弃了传统的“两强标准”,同意在主力舰的吨位方面与美国相等。

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美国和日本竞争的加剧和自治领及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英国的出口量从 1913 年占世界总出口量的 13.93%,到 1929 年降为占世界总出口量的 10.84%。

国内经济结构也面临严重问题。自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英国一直是世界工业化的最大受益者,战后则面临新工业化对这个古老工业国家的冲击。由于缺乏大量资金去更新固定资本,英国传统的煤炭、钢铁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始走向衰落。1920 年爆发的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受到最严重打击的正是这些部门。对外贸易萎缩和传统工业部门开工不足,造成大量失业人口。整个 20 年代,英国失业数字一直未能降至百万大关以内,情况之严重令每一届政府十分头痛。

为了改善英国经济在国际上的衰落地位,英国统治阶级一方面进行财政改革,于 1925 年 4 月宣布恢复英镑金价,使 1 英镑等于 4.86 美元,即相当于英美战前货币的比价,试图阻止英镑价值下跌,增强英国对世界进行财政剥削的金融力量;另一方面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使垄断组织在化学、钢铁、煤炭、冶金、纺织、电力等部门迅速扩展,以减缓内部竞争,增强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英国统治阶级的这些做法并没有取得重大成果。英镑金平价政策反而使英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生产更加困难。财政改革引起英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增长了 12%,提高产品竞争力根本无从谈起,工业生产更受其影响停滞不前,失业严重的局面也就难以改善。

因此,直到 1929 年,英国的工业产量才勉强达到 1913 年的水平,传统

工业部门连战前水平也没有达到。对外贸易所受影响最大,到 1929 年还远未达到战前水平,以 1913 年为 100,1929 年仅为 87。整个 20 年代,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生产由 1913 年的 14%下降到 1930 年的 10%。

第一届工党政府 战后英国经济的持续萧条,导致国内政治的相应变化。随着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地位的削弱和垄断组织的发展,过去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自由放任主义思想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一直与保守党交互执政、信奉自由主义的自由党逐渐失势,并发生了严重分化,难以单独执掌政权。由于战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标榜社会主义的工党势力大大增加, 开始取代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1924 年 1 月工党领袖麦克唐纳组成英国历史上第一届工党政府,标志着工党走上了执政党的地位。工党执政后,在资产阶级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如通过“惠特利住宅计划”,由国家补贴兴建低收入者居住的住宅;增加失业工人补贴,改善失业保险制度,增加养老金和抚恤金,等等。但是在战后严重的劳资纠纷中, 工党袒护企业主,反对工人罢工,在对待工人运动和殖民政策上,工党与保守党没有什么两样。

1926 年大罢工 第一届工党政府执政不到一年就因社会改革引起资产阶级不满而下台。微不足道的社会改革并未能缓解战后以来一直相对紧张的阶级矛盾。从 1919 年开始,英国罢工运动一直不断,其中以煤矿工人的斗争最为持久激烈。煤炭工业是英国的传统工业部门,其出口占英国出口总值的10%,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因成本高而缺乏竞争力。煤矿主企图通过降低工资、增加工时的办法来摆脱困境,加重了工人阶级的负担,从而导致了 1926 年震动全国的总罢工。

1925 年 6 月,煤矿主宣布降低工资 13%—48%,取消最低工资限额,并以同盟歇业相威胁。英国矿工联合会得到铁路、运输、机械三大工会组织的支持,决定于 7 月 31 日(星期五)举行同盟总罢工以示抗议。鲍尔温的保守党政府宣布给矿主 9 个月的补助金,暂缓了一触即发的阶级冲突。政府利用这一时期集结力量准备向工人阶级反击。1926 年 3 月,政府公布了“皇家煤业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同意削减工资 10%,延长工作日一小时,这说明政府以牺牲工人的利益来满足企业主的需要。矿工代表大会拒绝了政府的要求,在矿主宣布自 5 月 1 日起封矿停工、同盟歇业的情况下,于 5 月 4 日举

行了大罢工。最初参加罢工的工人有 25 万,以后迅速波及全国各个主要工业

部门,人员发展到 600 万。总罢工使英国的各大工业区陷于瘫痪,给统治阶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正当罢工规模日益扩大并顺利发展之时,工党右翼领袖把持的工会总理事会却背着工人同政府进行秘密谈判,并不顾矿工的抵制,于 5 月 12 日强令全国工人停止罢工。总罢工被破坏了,只有煤矿工

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斗争到 12 月份。

1926 年英国工人总罢工,表明战后英国阶级矛盾相当尖锐。统治阶级在

罢工失败后加紧向工人阶级反扑,于 1927 年 7 月颁布了一项“劳资争议和工会法”。这项被工人称为“工贼宪章”的新法令,禁止举行总罢工和同盟罢工,凡参加新法令认为非法的罢工或歇业者,“应通过即席判决,处以 10

镑以内的罚款或 3 个月以下的监禁,或通过起诉判决,处以二年以下的监禁”。在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面前,工会领袖干脆号召工人放弃斗争,公开

鼓吹阶级合作。以化学及电力工业巨头阿尔弗雷德·蒙德为首的 20 名企业家

响应工会右翼领袖的呼吁,于 1928 年 7 月 4 日与工会签署协定,规定以“调解制度”取代罢工活动,开展所谓生产合理化运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资本主义。这种工会领袖同工业巨头为巩固英国资本主义而实行的合作政策,被称为“蒙德主义”。

1926 年帝国会议 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走向瓦解。随着各自治领民族工业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它们与英国本土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各自治领要求脱离英帝国完全独立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为解决英国本土与自治领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英国于 1926 年 10 月召开了帝国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拥有独立地位,在法律上与英国平等。但由于各自治领在防务上需要英国军队、特别是英国海军的保护,以及英国和自治领在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它们仍然承认自己是英帝国的成员,并宣布效忠于英王。1931 年 12 月,英国议会通过的“威斯敏斯特法”,批准了 1926 年帝国会议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