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英、法的衰落

一、走向衰落的英国

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 1929 年爆发于美国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于

1930 年第一季度蔓延到英国,1932 年第三季度危机达到最严重地步,1933

年后进入萧条时期。由于英国在 20 年代没有达到繁荣阶段,工业方面没有进行大规模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因此危机对英国工业生产的影响较美国、德国、法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要小。危机对英国农业的影响较为严重,其农产品价格在 1930—1932 年间下跌了 34%,致使农业生产缩减,英国成了“世界各国倾销剩余粮食的市场”。工农业和商业的下降,引起 20 年代本已严重的失业状况进一步恶化,失业人数成倍增长。1930 年英国失业人数占工人总数的 16.8%,1932 年上升到 25.5%,每四个工人中就有一人失业。经济危机还使英国对外贸易进一步萎缩,贸易入超逐年增加,国际收支恶化。1931 年英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已超过 1 亿英镑,英镑地位的稳定性受到了猛烈震荡。从 1931 年初开始,黄金从英国滚滚外流,1—3 月,从英国净外流的黄金达 700 万英镑,7—9 月更达到 3,400 万英镑,英国银行的黄金储备急剧下降,远远难抵在伦敦的外国资产。

英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直追求保持英镑的金平价,以寻求摆脱财政危机的出路。但到 1931 年,英国政府除了废除英镑金平价之外,别无出路。

9 月 20 日英国正式宣布废除英镑金本位,以此作为克服经济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随着英镑放弃金本位,立即引起纸英镑的大幅贬值,英国政府利用纸币贬值来改善其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放弃金本位虽是迫不得已,但确实使英国有可能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改善对外贸易。为了加强贬值后的英镑国际地位,英国还积极推动成立国际货币集团。1931 年,由英国、英帝国各成员国和其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组成了英镑集团。参加英镑集团国家的货币与英镑挂钩,其外汇储备主要存放在伦敦,英镑集团各国间的贸易以英镑为计算单位。由于建立了英镑集团,尽管英镑金本位崩溃了,但世界商品流转中还有 40—50%是用英镑计算的。

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英国彻底抛弃了自由贸易,转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以此作为克服危机的另一主要措施。从 1931 年底开始,英国先后颁

布了“禁止不正当进口法”和“1931 年农产品法”等临时法律,进而又在 1932

年 2 月将这些临时性的保护关税措施由正式的“进口税法”代替。“进口税法”规定,除少量商品(主要是原材料)外,对一切进口商品一律征收 10% 的关税,对那些对英帝国商品采取歧视性措施的国家的商品按价增收 100% 的关税。通过实行进口税法,英国保护了国内市场,对外贸易严重入超的状况有所改善。1932 年,英国还把保护关税政策推广到整个英帝国,以特惠制保护整个英帝国的市场。这年的 7—8 月,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帝国特别会议。经过双方互相让步和妥协,英国与各自治领之间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在这些协定中,英国答应进入英国市场的自治领商品除 20%照章课税外,其余一律豁免征税;自治领则以豁免一系列英国商品的关税,使英国商品在自治领市场享有较第三国商品优越的地位作为回报。渥太华会议,不仅扩大了英国同帝国各成员国的贸易,也加强了英国

在国际市场上同其它帝国主义竞争的力量。

英国统治阶级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危机,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在经济上仍落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方面,只是到1935 年以后实行重整军备计划才给英国工业带来较大的刺激,但它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比重,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德国的工业增长速度也比英国快。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德、日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英国的比重则不断下降。

国民政府的成立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30 年代英国政治更加右转。工党一些重要领袖如麦克唐纳等更公然背叛工人阶级,投入资产阶级阵营。1929 年 6 月上台的第二届工党政府,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于 1931 年 6 月在是否以削减 10%的失业补助金等办法来解决财政危机的问题上发生了分裂。首相麦克唐纳于 8 月份重组内阁建立了有保守党、自由党参加的所谓“国

民政府”,以代表英国各主要政党自居。在同年 10 月的议会大选中,联盟获胜,保守党在联盟中占据领导地位。麦克唐纳作为工党领袖,甘当保守党的马前卒,遭到工党大多数人的谴责。他与另外两名工党头目被开除出工党, 麦克唐纳另组新党,称国家工党。

麦克唐纳任首相,保守党实际居领导地位的国民政府十分保守反动。上台伊始即把失业工人的补助金削减了 10%,为政府节约了 3 300 多万英镑的资金。1931 年 11 月又实行了“贫困调查法”,通过这个法律把失业补助金的总额每年又削减 3 000 万英镑。国民政府不仅向工人阶级转嫁危机,加剧危机中工人生活的恶化;而且为防止工人阶级的反抗和斗争,还加强了对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的钳制,并于 1934 年通过了一项关于取缔煽动不满情绪的法律,即《煽动叛乱法案》。英国工人阶级对国民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失业工人运动蓬勃开展。1934 年 1 月失业工人组织了全英饥饿进军,得到了各阶层,特别是工会的支持。政府害怕 1926 年总罢工重演,不得不于 1935

年对失业补助金做出新的规定,并宣布废止失业补助金的新定额。1935 年 6

月保守党改组政府,鲍尔温接替麦克唐纳的首相职务,并趁机把 1929—1935

年间给英国人民带来的一切损失的责任都推到麦克唐纳的身上。在 1935 年

11 月进行的大选中,国民联合政府以 431 席重新执政,保守党仍占议会的多

数。直到 1945 年,尽管内阁多次变动和改组,但它始终是一个国民联合政府, 首相一职从鲍尔温到张伯伦再到丘吉尔一直由保守党担任。

重整军备与绥靖外交 1933 年 1 月纳粹党在德国夺取政权,不久便在

10 月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毫不掩饰地进行扩军。鉴于国际形势的

恶化,帝国国防委员会下属的国防需要委员会于 1934 年 2 月提出了一份报告,指出:日本虽然是英国最直接的敌人,但它对英国的威胁已不如德国那样严重,德国才是“我们的‘长远’防御政策必须针对的最大的潜在敌人”。在同一报告中,还提出了增加军费的要求。1933 年英国军费实际开支为 107

684 767 英镑,占政府总支出的 14%。1934、1935 两年军费略有增加。1936

年的实际开支为 185 987 216 英镑,占政府总开支的 21%,自 1930 年以来第一次超过 20%的比例。此后,英国军事预算不断修改,实际支出逐年增加。从 1933 到 1938 年,英国军费累计约 12 亿英镑(约合 174 亿多帝国马克)。

但同期德国军费则高达 517 亿帝国马克,相形之下英国未免见绌。

英国重整军备不力的原因有若干,但经济原因是其中很主要的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丧失了长期保持的海上霸权,也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

的地位。20 年代英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1929 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又给它以沉重打击。1933 年以后,英国经济开始复苏。1934 年英国开始重整军备的时候,也正是英国经济摆脱危机走向好转的时候。面对德国的威胁,英国政府虽然不得不扩充军备,但它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从复苏走向繁荣,如何加强英国资本主义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没落了,它根本不敢抱有战胜德国的奢望,甚至对英德战争的可能后果忧心忡忡,因此只想取得英德和解,以便大做生意,并保住既得利益。

英国政府自觉软弱,又不肯大规模地扩军,便企图通过绥靖外交,弥补国防力量的不足。1936 年 11 月 14 日,张伯伦在一封家信中表示:“我不认为[战争]已迫在眉睫。我相信,通过运用小心谨慎的外交活动,我们可以防止战争,也许可以无限期地防止”。

1935 年 4 月,德国政府宣布:12 艘潜艇将于近期下水。这是对凡尔赛条

约不准德国拥有潜艇的公然违反,但英国却采取容忍态度,于 1935 年 6 月

18 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 35%,德国潜水艇吨位有权与英国潜水艇吨位相等,但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 45%。在此以前,德国曾单方违反过凡尔赛条约, 但这次则是英国同德国一起破坏了凡尔赛条约。毫无疑问,这是纳粹德国在军事上、外交上和政治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1936 年 3 月 7 日,德国以《法苏互助公约》与《洛迦诺公约》不相容为借口,悍然出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单方面废除了《凡尔赛和约》第 42、43 条和《洛迦诺公约》第 1 条。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直接对法国构成威胁, 但法国不敢行动。英国更是反对采取制裁措施,首相鲍尔温对法国外长说: 法国的政策“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引起战争,我也无权使英国为之承担义务”。

以后,德、意联合干涉西班牙内战,德国吞并奥地利,英国都予以容忍。对于企图称霸地中海的意大利和企图称霸远东的日本,英国也都采取了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是英国对德绥靖的顶点,这个会议开过以后,德国便确信可以发动征服欧洲的战争而不受阻止了。

英国政府不肯全力重整军备,而把绥靖外交当作避免世界大战的有力手段。万一战争爆发,英国就准备采取守势,首先保住本土,然后再在长期的消耗战中与敌人较量。总之,它在军事上作了最坏的、最悲观的估计,以致未战而先已气馁;它在外交上却作了最好的、最乐观的估计,以致蒙住了自己的眼睛。就这样,英国在军备十分不足的情况下被拖入了战争,并在战争初期遭到了一连串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