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部斗争激烈的法国

经济危机对法国的打击 由于法国在 20 年代经济发展较为平衡,不似英国严重依赖对外贸易,所以法国卷入危机较其它国家稍晚。当 1929 年、1930 年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都卷入世界规模的经济大危机时,法国这两年却是最为繁荣的时期。国家预算基本平衡,法兰西银行黄金储备雄厚,除农业外的绝大部分经济部门仍在持续发展,失业问题也不严重,但这并没有使法国幸免于难。正当法国朝野为独家繁荣倍感乐观之时,1930 年 11 月,法国乌斯特里克银行宣告破产,标志着法国经济危机的开始。接着,大批企业和银行

纷纷倒闭,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对外贸易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法国国内一片萧条。

最迟卷入危机并没有给法国带来什么好处,也没有缩短危机在法国的时间,反而,法国是从萧条中脱身最慢而且最不成功的一个。不少资本主义国家都从 1933 年起开始从危机中复苏,但是在法国,1932 年夏天起经济刚有好转,自 1933 年起又开始恶化,并一直延续到 1935 年。法国在 1935 年钢减产一半,铁减产 2/3,棉纱和汽车减产 35%。危机使在法国占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仅 1935 年一年破产的中小企业就多达 13 370 起。由于出

口锐减,资本输出下降,法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危机还使 1928 年法郎贬值后一度稳定的法国财政再次陷于混乱,财政收支失去平衡,预算赤字连年增加,一度雄厚的国库再次空虚。1935 年初,在 1250 万工资收入者中失业人数约为 200 万,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小资产阶级经济状况严重恶化,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左翼联盟 经济危机导致 30 年代法国政局动荡不定,阶级矛盾十分激烈。从 1927 年 7 月塔迪欧第一次组阁到 1932 年春议会选举,法国共更换了

8 届内阁,平均每届任期不到 4 个月,都因无力对付经济危机而先后下台。

1932 年 5 月的议会选举中,激进党社会党和一些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组成了“左翼联盟”,并取得了大选的胜利,从此开始了为期不到两年的“左翼联盟” 执政时期,赫里欧、肖当、达拉第、杜迈格先后组阁。“左翼联盟”执政时期,正是法国经济危机最为深刻的时期,左翼政府同样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付危机,仍然承袭先前的紧缩开支、削减工资、继续保持金本位等紧缩通货政策。其它国家都已经放弃了金本位,并逐渐从萧条中解脱了出来,法国则使自己越来越深地陷入到经济停滞之中。在国际事务方面,胡佛的延缓偿付欠款法案以及赔款的取消,都在法国引起了重大争论和不满。左翼政权既没有满足人民的愿望,它向人民转嫁危机的做法也没有得到大资产阶级的欢心。大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更强有力的政府行政体制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而在政治上日益右倾,趋向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组织的出现和夺权活动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的法西斯组织和半法西斯组织纷纷出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法兰西团结”、“法兰西行动” 和“火十字团”等。它们大都主张摧毁议会制度,建立独裁统治。以德拉罗克上校领导的“火十字团”发展最为迅速,它在 1934 年春大约只有成员 35000

人,到同年夏天即超过 10 万人,次年发展到 20 万,到 1936 年初更多达 45 万。它的成员构成最初只是获得战争十字勋章的军人,但随后遍及各界人士, 包括公务人员在内,从而成为一种真正的政治力量。法西斯组织利用人民群众对危机后果的不满,伺机夺取政权。1934 年初,法国报界披露了白俄侨民斯塔维斯基搞金融投机的丑闻,涉及大批政界要人与警察、司法部门的头目共 1200 多人。丑闻揭露后,舆论大哗,肖当总理被迫辞职,达拉第受命组阁。

右派势力和“火十字团”等法西斯组织利用这一丑闻事件于 2 月 6 日纠集了

4 万多人,在协和广场集会,准备冲击正在召开议会的波旁宫。当一些暴徒

开始冲击国民议会时,警察被迫开枪,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造成 17 人死亡,2329 人受伤。但法西斯分子妄图解散议会、夺取政权的阴谋未能得逞。达拉第在 2·6 事件后辞职,由杜迈格继任,但它也是个短命的内阁。此后,内阁轮换象走马灯一样,但直到 1936 年议会选举为止,它们都未能解决法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内政问题。

人民阵线政府 在 1936 年 4 月的法国议会大选中,左翼三大政党社会党、激进党和共产党组成的人民阵线获得了重大胜利,社会党成为议会中最大党团。三大左翼政党之所以能在 30 年代中期达成空前未有的联合,主要是因为国内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以及右翼集团势力日益增长,这使法国左派不得不寻求联合。另外法共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改变了策略,对与社会党的联合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并在纲领中排除了所有可能刺激中产阶级的经济条款,因而使无产阶级与中产阶级的联盟合作成为可能。

6 月 4 日,组成了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在

人民阵线获得议会选举胜利到勃鲁姆组阁之间的 5 月,法国爆发了史无前例

的全国范围的罢工高潮,罢工人数达 200 万。勃鲁姆上台后,立即着手解决罢工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首先,勃鲁姆政府促使法国雇主协会和法国总工会达成了《马提翁协议》,并使议会通过了集体合同法案,借助立法手段加强对劳资关系的调节,在法律上正式承认了无产阶级可以有组织地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提高了工会的地位。其次,勃鲁姆政府还采取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如提出旨在减少失业的市政工程计划、对严重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加强对法兰西银行的控制、军火工厂国有化等等。第三,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如关于带薪休假的法案、每周 40 小时工作制法案等等。勃鲁姆的社会经济政策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却遭致大资产阶级和右翼势力的猛烈抨击。他们让“资本外逃”, 加剧了政府的财政困难,并使法郎大幅贬值。勃鲁姆要求议会授予政府发布“一切必要措施”的法令的暂时权力,以应付财政危机,但遭到保守势力强大的参议院的否决,勃鲁姆政府被迫于 1937 年 6 月辞职。勃鲁姆下台后,人民阵线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激进党人肖当两度组阁,都因内政外交受挫, 三个政党之间相互指责而难以维持。1938 年 3 月,勃鲁姆第二次受命组阁, 但仅存在 26 天即被迫辞职,人民阵线至此已名存实亡。最后上台的达拉第政府虽声称仍然忠于人民阵线纲领,但实际上推行与其大相径庭的政策,危害劳动人民的利益。同年 11 月,达拉第的激进党正式宣布退出人民阵线,并用暴力镇压工人罢工,迫害共产党,至此,人民阵线彻底瓦解。达拉第一直执政到 1940 年 3 月,然后由雷诺继任总理。

30 年代法国政治上的激烈斗争,反映了经济危机条件下法国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人民阵线运动虽然在资产阶级右翼势力的进攻下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毕竟在法国历史的关键时刻,执掌政权两年多。它对法国的法西斯主义进行了有效的抵制,使法国没有步德、意、日的后尘走上法西斯独裁道路。它还为人民群众争得了一些基本的权利,在法国社会福利政策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因此,人民阵线运动在法国现代史上的历史进步意义是应给予充分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