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共和国的危机与希特勒上台

共和国的危机 布鲁宁执政期间,经济危机日益严重。1930 年 9 月后, 外国资本开始撤离德国。1931 年 7 月 14 日,全部德国银行关闭。1932 年, 失业人数达到 600 万。但是,布鲁宁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而主要想等待今后经济复苏的到来。他丧失人心,被讥讽为“饥饿总理”。导致布鲁宁政府挎台的直接原因是兴登堡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布鲁宁内阁曾通过一项垦殖法令,规定对庄园的补助条件是向迁移的农民提供土地,而且对庄园的补助应当根据对其经济状况的审查结果而定。对不再具有偿还能力的庄园,应强制拍卖,以取得垦殖土地,安置移民。这引起了东部大庄园主的愤怒,他们纷纷向本人也是大庄园主的兴登堡控告布鲁宁实行“农业布尔什维主义”。被激怒了的总统要求布鲁宁下台,后者不得不于 1932

年 5 月 30 日递上辞呈①。布鲁宁的倒台意味着从议会容忍的总统制政府向纯总统制政府的过渡。

继任的巴本,贵族出身,属中央党的右翼。他成立了一个由贵族组成的“老爷内阁”,在国会得不到多数的支持,更加依靠“紧急法令”来进行统治。巴本和国防部长施莱歇尔企图让纳粹党分享部分权力,来捆住他们的手脚,“必须使偷猎者成为森林管理人”。1932 年 6 月 15 日,巴本政府取消

了布鲁宁执政时期对冲锋队的禁令,以讨好纳粹党人。在 7 月 31 日举行的新

① 1932 年,兴登堡的七年总统任期已满。3—4 月,经过两次选举,他再次当选总统。

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共获议席 230 个,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社会民主党

比上届丧失了 10 个席位,共获 133 个议席。共产党增加了 12 个席位,共获

89 个议席,成为第三大党。

1932 年 8 月 13 日,兴登堡召见希特勒,企图说服他参加联合政府,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因为他要求“掌握全部国家权力”。9 月 12 日,共产党议员在议会中提出不信任政府、要求取消一切“紧急法令”的提案。纳粹党为了推翻巴本政府,破例地投票赞成共产党的提案,结果以 513 票对 32 票通过。巴本事先已从总统那里得到解散国会的命令,因此议案虽然通过,国会还是承认了解散令。在 11 月 6 日举行的大选中,纳粹党丧失了 200 万张选票,

失去 34 个议席,只得 196 个。共产党增加了 75 万张选票,议席从 89 个增到

100 个。这是纳粹党在走向顶峰之后遭到的第一次大挫折。群众对频繁举行的竞选活动感到厌烦,纳粹党的蛊惑宣传开始被一些人识破,而共产党的影响则逐步扩大。

纳粹党在大选中的失败,引起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慌。1932 年 11 月 11 日,20 名金融家、工业家和地主上书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成立一个“独立于国会党派组织的政府”,因为“经常一再解散国会而导致日益充满党派尖锐斗争的重新选举,不仅必然妨碍政治上的稳定和巩固,而且必然妨碍任何经济上的稳定和巩固”。他们要求“民族运动中的最大团体”, 即纳粹党,参加政府并“居于领导地位”。

选举后,巴本于 11 月 13 日致函希特勒,建议消除他们之间的分歧,再次企图拉拢希特勒入阁,但仍遭拒绝。这时,支持巴本上台的、政治野心极强的施莱歇尔将军认为自己组阁的时机已到,便把巴本排挤下台。

12 月 2 日,施莱歇尔出任总理。他企图用分裂纳粹党的办法,把大约 60 个纳粹议员拉到自己一边,再加上中产阶级政党的支持,从而在国会中形成多数。他一上台,就邀请纳粹党中的“左”翼领袖施特拉塞出任副总理。施特拉塞本人也同意与施莱歇尔合作,为此与希特勒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希特勒击败了施特拉塞,终于控制了党内局势,避免了纳粹党的分裂。这时,被施莱歇尔赶下台的巴本不甘失败,经过银行家施罗德的安排,于 1933 年 1

月 4 日在施罗德的科隆寓所秘密会晤。两人达成了组织希特勒—巴本内阁的协议,由希特勒担任总理,巴本及其支持者可以参加政府,担任部长。巴本还同意了希特勒的要求:在他上台后,把社会民主党人、共产党人和犹太人驱逐出领导岗位。

希特勒上台 施莱歇尔无法在国会中取得多数的支持。1 月 23 日,他往见兴登堡,要求解散国会,根据宪法第 48 条,授予他紧急权力,但遭到拒绝。1 月 28 日,施莱歇尔辞职。1 月 30 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陆军元帅虽然看不起这个奥地利下士,但这时也不得不授权他组阁了。从此,魏玛共和国告终,德国进入了法西斯专政的时期。

纳粹党终于上台的原因,十分复杂,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魏玛共和国是由于德国战败而产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基础是不牢固的。右派势力认为它是在革命中诞生的,是同屈辱的凡尔赛和约联系在一起的;左派势力则认为它是镇压革命的结果。作为一个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它缺乏稳定的、有力量的资产阶级政党的支持。在 20 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时期,魏玛共和国还能维持,但到经济危机袭来后,阶级斗争日趋尖锐之时,它就难以继续存在了。

第二,纳粹党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到上台前已经是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它得到广大中下层群众,特别是城乡小资产阶级的支持,到 1932

年已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全部 608 个议席中占有 230 个。1933 年 1 月,它

拥有党员约 85 万人。20 年代,一般说来它还不被统治阶级重视,但进入 30 年代后,它终于被大资产阶级、容克地主和国防军认可,而且由于纳粹党这时是唯一能够消灭共产党、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有组织的力量,他们也不得不把政权交给它了。

第三,各个资产阶级旧政党已丧失了对群众的影响。例如,1919 年民主党在国会有 74 个议席,到 1932 年只剩下 2 个;人民党的议席在 1920 年是

62 个,到 1932 年只剩下 11 个。只有中央党还有一定的影响,1919 年有 71 个议席,1932 年仍有 70 个。1929 年斯特莱斯曼去世后,资产阶级政党中再也没有像他那样有能力、有远见的政治家了。

第四,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党上台的力量。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互相敌视,由来已久。共产党把社会民主党看作出卖十一月革命的无产阶级叛徒,是“社会法西斯分子”,最危险的敌人;反转过来,社会民主党也把共产党看做自己的死敌,拒绝与之合作。德国的工会也是分裂的。1932 年社会民主党工会拥有 460 万名会员,基督教工会拥有 130 万名会员,

保守工会拥有 60 万名会员,共产党工会拥有 36000 名会员。由于德国无产阶级没有能够建立起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便被纳粹分子攫取了政权。此外, 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都低估了纳粹党上台的可能性。德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法西斯主义可以在意大利取得胜利,但绝对不能在德国取得胜利,因为德国有悠久的工人运动传统。社会民主党也看不到褐色的危险。普鲁士邦内政部长、社会民主党领袖之一泽韦林在内阁里所作的关于政治激进主义的报告中,从未提到纳粹党。

在纳粹党上台前,德国共产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日益获得群众的拥护。1930 年 8 月 24 日,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了《德国人民的民族和社会

解放的纲领》,1931 年 5 月 15 日又发表了《援助农民纲领》。这两个纲领对动员德国人民群众反对法西斯危险起了重要的作用,但还是晚了一些,比如在争取农民的工作中就被纳粹党抢先了一步;又比如在重视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民族情绪方面,更被纳粹党占了先着。

社会民主党自魏玛共和国建立以来一直是一个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但它的许多领导人已经变成了政府官僚、工会官僚,目光短浅,胆小怕事,只求保住既得的、眼前的利益,而不敢同纳粹分子和其他反动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且被所谓的“合法性”所迷惑,例如,十分重要的是, 当 1932 年 7 月 20 日兴登堡颁布命令,任命巴本为普鲁士邦的中央特派专员, 罢免社会民主党人、邦总理布劳恩和内政部长泽韦林的职务时,社会民主党领导竟作出了不作任何抵抗的决定。对于纳粹党的上台,社会民主党领袖也负有很大的责任。

总之,德意志共和国是一个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不健全、不巩固的共和国。它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从一开始就蒙上了耻辱的阴影,在左右两派的心目中都是一个畸形儿。这个先天不足的畸形儿经受不住经济危机的打击。饱受失业和破产之苦的中下层群众对现实极端不满,渴望出现“救星”。大资产阶级看到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增长,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摇摇欲坠,也渴望“救星”出现。“救星”终于来了,但它既非一般的资产阶级政党,因为

它们软弱无力,也非无产阶级政党,因为它们在互相攻击中消耗了力量,而是开始谁也不重视的纳粹党。这个党善于利用痛恨凡尔赛和约的民族主义情绪,善于把自己打扮成社会各阶层利益的代表者,宣传和组织工作又都做得相当成功,以致既扩大了自己的群众队伍,又在最后关头取得统治阶级的信任,终于在 1933 年攫取了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