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战争的扩大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德国发动侵苏战争 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的基本方针,也是他妄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之一。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德军在西线获胜后,希特勒在 1940 年 7 月 21 日下令开始

准备对苏作战,不久又要参谋总部制订在 1941 年春进攻苏联的方案。他认为英国之所以坚持不屈,是寄希望于美苏两国,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破灭。这就是希特勒在侵英未遂就挥师东向进行军事冒险的主导思想。12 月 18 日,他批准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作战计划,指令“在对英作战尚未结束之前,德国三军即应准备用速战速决方式来击败苏联”。为了使进攻具有突然性,德国统帅部在进攻英国的烟幕下部署侵苏行

动。如:印发大量英国地图,给部队配备了许多英语翻译;在英吉利海峡沿岸集中了大量渡海登陆器材,举行登陆作战演习;部队东调宣称是演习、换防、休整、就食波兰解决给养供应、反空袭疏散等等。加上当时又恰遇对巴尔干的军事入侵行动,从而秘密完成了战争史上最大的侵略伪装。

苏联在德国进攻前也曾作过不少备战工作,如在西部边境建立“东方战线”;在东面与日本缔结《苏日中立条约》,以避免两线作战;加紧东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有计划地将西部一些国防工业东迁;也作了一定的军事部署和动员。但是,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计不足,认为德国在进攻英国的同时,不可能立即移师东侵。因此,对来自各方面提供的关于希特勒即将进攻的情报,看作是帝国主义的挑拨,置之不理。还需要指出的是:苏联的“肃反”殃及大批军队指挥人员,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此外,对德国闪击战认识不足;对德军主攻方向的错误判断;由于国境线的推进,使旧防线废弃而新防线构筑尚未就绪等因素,都使苏联的战备远远落后于形势, 因而处于非常不利的被动挨打地位。

1941 年 6 月 22 日(星期日)拂晓,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过了一个半小时才向苏联宣战。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也相继参加了侵苏战争。法西斯在北、中、南三个战略方向投入了 190 个师(其中德

军 153 个师),4300 辆坦克、近 5000 架飞机,总兵力为 550 万人。

战争一开始,德军首先对苏联西部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军事据点以及正在调动中的苏军进行猛烈轰炸和炮击,随后以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为先导,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约 1500 公里的战线上全面突进。一天内,苏联就损失

了约 1200 架飞机,其中有 800 多架还来不及起飞就在地面上被击毁。苏军损失惨重,边战边退。9 月间,北路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推进到离莫斯科约 400 公里处的斯摩稜斯克,南路占领了基辅。德军伤亡虽然超过 55 万(约占侵苏德军总数的 15%以上),但兵力和装备仍占优势;苏联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9 月 30 日,中路德军集中兵力约 78 个师(包括

14 个坦克师、8 个机械化师,约占东线装甲机械化部队的 60%以上), 180

万人,坦克 1700 辆、飞机近 1390 架,实施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10

月 15 日开始,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交使团撤往 800 公里外的古比雪夫。

此后,首都宣布戒严,全市人民在 3 天内动员起来,有 12 万人组成民兵师和

巷战小组,约有 45 万人(其中主要是妇女)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在苏军顽强

抗击下,法西斯攻势受阻。11 月 7 日,莫斯科照常举行传统的阅兵式,斯大林等领导人检阅了经过红场列宁墓前直接开赴前线的部队,增强了苏联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11 月 15 日,德军再次向莫斯科发动进攻。27 日夜,前锋离莫斯科不到 25 公里,当晚还在西北地区渡过莫斯科—伏尔加运河。12 月 2 日,德军一个侦察营突入市郊的希姆基,用望远镜已可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尖顶。由于苏联军民的奋勇抗击,加上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原来以为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可以打败苏联,所以大部分德军没有御寒装备。当严寒来临时,德军冻伤人数超过了战斗伤亡,飞机、坦克和汽车也难以发动。仅自 11 月 16

日至 12 月 5 日,德军就伤亡 15.5 万人,损失坦克 777 辆。中路德军指挥官向陆军参谋长报告,攻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苏军抓住战机,乘德军预备队用尽不得不转入防御而又立足未稳之时,于 12 月 6 日开始大举反攻,战场主动权易手。尽管希特勒撤换前线指挥官,并亲自接任陆军总司令, 到 1942 年 1 月 7 日,中路德军仍被击退 100—150 公里。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它标志了闪击战的破产, 摆在希特勒面前的只能是一场持久的两线作战。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也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欧战爆发后的中国战场 德国侵略波兰后,世人的注意力大都集中于欧洲战场,其实中国战场的地位仍然很重要。在正面战场,陆续进行了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战役、枣宜战役、豫南战役、中条山战役、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抵抗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在敌后战场,1940 年 8 月 20 日至 12 月初, 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0 多个团,约 20 余万人,被称为百团大战。百四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 1824

次,毙伤日、伪军 25000 余人,破坏了河北与山西的交通动脉,消灭了将近

3000 个敌伪据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日益深入和发展。据日方统

计,仅 1940 年一年,华北方面军就进行了 20123 次战斗,足见游击战争给了

日军多么频繁的打击。 1940 年 12 月 1 日,日本天皇忧心忡忡地对参谋总长杉山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上,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

1939 年 9 月到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 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中国军民的主要国际贡献是:第一,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能集中兵力对付德国。苏联从 1939 年 8 月 23 日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到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力图避免两线作战。在欧洲,它警惕地注视着德国的动向,务求不要卷入欧战;在亚洲,它继续援助中国,以牵制日本。1940 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来华,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从 6 月 25 日到 7 月 1 日,连续召开了 6 次政府和大本营的联络恳谈会,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外相松冈力主先北进而后南进,但多数人反对,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兵力正用于中国, 北进实际上办不到。日本之所以未能配合德国,夹击苏联,固然由于红军的强大使日本不敢轻举妄动,但中国抗战的影响显然也是十分巨大的。苏联得到日本放弃北进的情报后,便从远东调兵到西部,在莫斯科保卫战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第二,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并使日本在最终发动战争时兵力不足, 不能全力以赴。欧战爆发后,日本阿部内阁采取观望风向的态度,发表声明: “帝国不介入,专注于中国事变。”1940 年 5 月 10 日,德军入侵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 月 22 日法国投降,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兰西在六个星期内就一败涂地了。德国令人眼花缭乱的胜利,使日本估计欧战将很快结束,必须利用德国的胜利,抓紧时间南进,“不要误了公共汽车”。南进的目的既是为了抢夺南方的丰富资源,也是为了切断英美援华的补给线,迫使中国投降。1940 年 7 月 27 日,在大本营和政府的联席会议上决定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具体地规定了南进的方针和政策。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日本的兵力本来所余无几,因此《处理纲要》不得不把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中国事变大体处理完毕时”,为了解决南方问题,可以行使武力;第二种是“在中国事变尚未处理完毕时,应在不致于同第三国开战的限度内采取对策”,但如内外形势对日本特别有利,为了解决南方问题,也可以行使武力。

日本在 1940 年 7 月虽然已决定南进,但到了 1941 年 4 月 17 日,大本营陆海军部又作出了《对南方施策纲要》的新决定。《纲要》认为只有在美、英、荷的对日禁运威胁到日本的生存以及美国单独或与英、荷、中共同对日本加重军事压迫时,才能对南方行使武力。日本推迟向南方进军的原因,一是海军方面认为对南方行使武力就是对美国行使武力,现在尚未做好准备。二是“中国事变”没有解决。《纲要》的附件规定:“昭和十五年七月决定的《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中,有关南方施策事项,在‘中国事变’尚未处理完毕时,按本施策纲要处理。”“如果中国事变已经处理完毕或世界形势已发生了急遽变化,对南方施策届时将另行决定。”可见,由于中国的坚决抗战,日本不得不放慢南进的速度。1941 年 7 月,美国联合局第 355 号文件指出:“中国人继续积极作战,对于阻止日本向南方扩张陆海军行动,是大大值得欢迎的。”

从 1939 年 9 月到 1941 年 12 月这段期间,英、法、苏虽已先后参战,但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仍是中国孤军奋战的局面。尽管如此,中国军民继续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拖住了日军的主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投入南方战线(即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只占陆军总兵力的二成,其余一成留在本国,三成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四成配置在东北以外的中国其他地区。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军队,负有确保中国内陆作战的任务,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 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印度和澳洲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

日本南进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0 年 7 月日本决定南进后,于 9 月

23 日派军队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印度支那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侵入泰国、缅甸、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和菲律宾的桥头堡。9 月 26 日, 美国给以还击,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为了南进,日本一方面于 9 月 27 日与德、意缔结同盟条约,相互呼应,以德制美,共同对付英美;另一方面, 又于 1941 年 4 月 13 日在莫斯科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以此调整关系稳住苏联。需要指出:为了保障苏联东部安全的这个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互相保证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其中包括苏联承认伪“满洲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夺取南方丰富的战略资源

以解决中国战场问题,西伯利亚则待苏联战败时再去侵占。1941 年 7 月 2 日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24 日,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作为南进的桥头堡。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双方关系行将破裂,已如箭在弦上。

禁运对缺乏资源,特别是库存石油只够维持一年半战争消耗的日本,是个极其沉重的打击。日本军方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是威胁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摧毁它才能解除南进时侧翼和后方的威胁,在西太平洋地区取得战略主动。因此主张对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发动远洋袭击,以此确保顺利攻占东南亚这个主要目标的实施。10 月,日本主战派代表东条英机出任首相,决心在 12 月初对美、英、荷开战,加速战争准备。为了麻痹美国,日本还加派“和平特使”赴美协助谈判,一直拖到开战。

1941 年 12 月 7 日(夏威夷时间星期日)清晨 7 时 55 分,秘密航行 12

昼夜、行程约 3500 海里的日本舰队,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

用舰载机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炸沉炸伤太平洋舰队近 20 艘大型舰只,

其中包括 8 艘战列舰,击毁飞机约 230 余架,美军死亡约 2334 人,在港内的

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覆没。日本只损失飞机 29 架,大小潜艇 6 艘,死亡约

100 人。这是二战中继德国进攻苏联后又一次举世震惊的突然袭击。它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偷袭珍珠港,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反法西斯的热情,孤立主义在美国一夜之间消声匿迹。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荷兰、英联邦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相继对日宣战。12 月 9 日,中国政府也正式对日、德、意宣战。从此,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对日作战有了两个主战场,即除了单独抗日四年另五个月之久的中国战场外,又有了另一个包括东南亚战区在内的太平洋战场。12 月 11 日,德、意也对美宣战。至此,全世界约 4/5 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的大搏斗,战争的范围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在袭击珍珠港前后,①日本还兵分五路出动海空军和陆军 11 个师,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进攻,重点目标是英国在远东的海军基地新加坡和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由于占有空中优势,日军摧毁了菲律宾的美国海空军基地,并在马来海面炸沉英国远东舰队主力“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之后,1942 年 2 月在爪哇海海战中几乎全歼荷、美、英、澳四国的联合舰队, 4 月又在锡兰(今斯里兰卡)海面重创英国远东舰队,并将其驱至东非。到

1942 年 5 月,日军已占领了泰国、香港、马来亚、菲律宾、缅甸、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以及太平洋和大洋洲的许多岛屿,打开了通向印度洋的通道。日本用很小的代价,在不到半年内占领了人口约 15000 万、总面积

达 386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大片海域。连同它已经侵占的中国领土和朝鲜、

印度支那,共控制了约 70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约 4 亿人口。在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澳大利亚,东到吉尔伯特群岛,西迄印度洋的广大地区,日本与美英展开激烈争夺。从军事上看,战争初期,日本冒险得逞,战果赫赫。但从政治和战略上看,日本以蛇吞象,重兵陷在中国战场不能自拔,却又四面树敌。日本意图以战养战,结果是饮鸩止渴,先赢一着,输了全盘。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终于促使被侵略国家联合起来,结成反法西斯联盟。但是它的建立有一段曲折、复杂的历程。

① 在突袭珍珠港前约 1 小时 25 分,日军已在马来半岛北部的哥打巴鲁东岸登陆。

欧战爆发前,中国人民孤军奋战,抗击着日本百万大军,而英、法、美却在亚洲和欧洲推行绥靖政策。苏联由于倡议集体安全政策受到英法破坏, 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后来反而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英、法、苏未能及时建立欧洲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希特勒避免了一开始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大,美国认定德国是最危险的对手,为了遏制和反对法西斯,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及其在世界的地位,在 1939 年底修改《中立法》。规定允许出售军火,但要现款自运,实际是为海军和海运力量远远超过德国的英法购买军火开了绿灯。希特勒在西线得手后,美国鉴于唇亡齿寒,又进一步支持英国。1941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以 70 亿美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各种援助。接着,美英两国军方秘密制定首先打败德国,然后解决日本的“先欧后亚”联合作战方针。以后,美国海军又为援英物资的输送对大西洋西部航线实行全面护航。这样,美国实际上已同英国站在一起,介入了大西洋之战。

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7 月 12 日, 苏英签订关于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的协定。美国也决定对苏联进行军事、经济援助。8 月 14 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的一艘军舰上会谈后,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称两国不承认法西斯国家通过侵略所造成的领土变更,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苏联也发表声明支持。9 月 29

日至 10 月 1 日,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表明已参战的苏联和尚未参战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逐渐联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 年元旦,26 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宜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经过战争的洗礼,终于形成。中国人民在此之前,坚持抗战 4 年半,为国际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应有的国际承认。《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首签,其余 22 个国家则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就是最好的历史证明。

反法西斯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①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所以,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战争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① 仅就经济方面互相支援而言,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 500 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最多, 近 300 亿;苏联其次,约 111 亿,包括卡车约 45 万辆(占苏军车总量 50%以上);中国约 16 亿。美国也

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 78 亿美元,其中约 67 亿来

自英国和英联邦。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 20 亿美元的物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