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一、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

巴黎和会之后,由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也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因此,战胜国企图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式建立战后全球新秩序的努力并未获得完全的成功。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益显尖锐。

列强在亚太地区争霸的新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争霸形势与战前相比有了新的变化。战前主要是英、法、俄、德、日、美六国相互角逐,争斗的中心是宰割衰弱的中国。战后,德国败北,沙俄消亡,法国则忙于医治战争创伤和处理欧洲事务,于是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政治斗争舞台上便形成了英、美、日三国继续争夺中国和太平洋海上霸权的新局面。这种新的争霸格局有三条主线:第一,日本在该地区实力的明显增强以及它独占中国势头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英、美两国的极度不安。因此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但都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野心。第二,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英、美、日三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使远东形势格外紧张。第三,中华民族的觉醒以及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任意宰割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使列强极为惊恐。如何保持中国的贫弱状况, 如何保护列强的在华既得权益,是它们必须处理的另一个问题,而且除非它们相互妥协,这个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英、美、日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战后,英、美、日三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某些与战前不同的重要变化。

英日关系逐渐从盟友走向了某种程度的对抗。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虽然在华拥有最大权益,但它的优势地位已受到其它列强的挑战。英国感到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保卫其远东帝国和在华权益,遂放弃“光辉孤立”的外交政策,于 1902 年与日本结成英日同盟,并在 1905 年和 1911 年两度续订, 企图依靠日本替自己照看远东财产。然而日本却利用这一同盟,在战前和大战期间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在华利益。到大战结束时,日本对华出口已居各国之首,而英国则落后于美国屈居第三;在对华投资方面,双方已不相上下。这一切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威胁。巴黎和会上日本对大战中获得的权益寸步不让,更加强了它在远东的经济及战略地位的优势。现在,当英国在欧洲的对手德国一败涂地之时,它昔日的盟友日本却准备把它赶出远东,英国再次面临如何保住远东帝国和在华权益问题。因此,无论英国对即将于 1921 年 7 月到期的英日同盟是否续订如何考虑,最重要的是它必须在远东寻找新的盟友。

对日本来说,由于持续了近 20 年的英日同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好处,它自然希望维持该同盟,使其继续作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国际支柱。但是战后的形势表明,英日同盟是否续订,不仅取决于英国,更要看美国的态度如何, 而美日关系的恶化最终将使日本的打算落空。

美日两国在对华政策方面尖锐对立,战后矛盾日益突出。自 1899 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正式向各国提出对华实行“门户开放”原则以来,这一原则就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石。但是当时正凭借军事力量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并不打算遵循此项原则。20 世纪初,日本在英日同盟的支持下,通过对俄战争

的胜利,不仅最终吞并了朝鲜,而且把中国东北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以后它又利用大战爆发,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尽管美国深知日本的行动与“门户开放”政策完全相背,也曾对此提出过强烈谴责,但在欧战正酣之际,它无意与日本交恶,只得在 1917 年 11 月与日本签订的《兰辛—石井协定》中,以承认“日本在中国有特殊利益”为代价, 换取了日本对“门户开放”原则的表面认可。

大战结束后,围绕对华关系,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与日本独霸中国政策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巴黎和会期间日本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取得的胜利是美国国会未能批准凡尔赛条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与日本在大战中获得的其它战利品一起,彻底破坏了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战前均势。另外美国打算组织美、英、法、日四国银行团,利用美元的力量摧毁日本独占中国政策的努力也由于日本的实际抵制而受挫。于是美日两国相互视对方为自己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的主要障碍,都把对方看作是自己的假想敌国。日本军部在1907 年上奏天皇的《帝国国防方针》中,便把美国列为仅次于俄国的第二号

假想敌国。大战结束后,美国实际取代了俄国的位置。①美国则早在 1904 年就开始考虑制定针对日本的作战计划;1913 年军方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1919 年巴黎和会之后,美国更对该计划给以最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的设防。此外,为了消除在未来的对日战争中英、日联合对抗美国的潜在危险,美国力图拆散英日同盟, 而美英两国在遏制日本方面的日趋一致最终使美国达到了目的。

在战后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斗争中,美英两国既是对手,又是反对日本扩张的伙伴。尽管战后美国凭借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激烈地与英国争夺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并向英国自治领和南美洲渗透自己的势力, 但美国深知,在亚太地区,在与其主要的敌人日本的争斗中需要英国的支持。英国作为最早侵华的国家,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战前它凭借政治经济优势,消极对待美国的“门户开放”。但战后英国既无力阻止日本对中国的经济进攻和对英国势力范围的“侵犯”, 也无法抵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渗透,加上它在财政上对美国的部分依赖,便调整了远东外交战略,逐渐转向支持“门户开放”政策,希望借助美国遏制日本,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不仅表现在 1919 年英国积极支持美国关于组织新的国际银行团的建议方面,更表现在英国被迫在战后的海军军备竞赛方面寻求与美国妥协。

大国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 海军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海军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列强争霸的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主要围绕对欧洲、北海及大西洋的控制权,在英、德两国之间进行。大战结束后,随着德国海军的败亡和美、日两国的崛起,围绕争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新的一轮海军军备竞赛的阴云又笼罩在美、日、英三国之间。

1919 年美国国会正式批准了早在 1916 年海军部就制定的扩充海军计

划。按照该计划,美国到 1924 年将拥有 38 艘主力舰,大大超过当时英国的

32 艘的数字,加上其它船只的加速建造,美国将在 20 年代中期成为超过英国的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在大规模扩建海军的同时,美国还把其海军主力从

① 日本军部在 1923 年第二次修改帝国国防方针时,正式将头号假想敌国由俄国改为美国。

大西洋调到太平洋,发展珍珠港基地,以抗衡日本在该地区的力量。

对于美国的挑战,日本并不甘示弱。1920 年它不顾经费缺乏的巨大压力,开始实行早在 1907 年就提出的建立“八·八舰队”①的计划,并要求日本海军保持对美国海军 70%的比例。1921 年日本的海军预算竟占国家岁出的32%。

作为第一海上强国,英国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也不顾财政紧张而决心与美国较量。1919—1920 年其海军开支比 1913—1914 年增加了 3 倍,

1921 年议会又通过决议,决定增建 4 艘超级战列舰和几十艘其他舰只,以维护其海上优势。

列强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但各国对这种竞赛带来的螺旋上升的财政支出都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英国,战后的财政拮据和美国催还战债的压力,使它无法与实力雄厚的美国展开长期军备竞赛。尽管首相劳合-乔治曾宣称“英国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以使其海军优于美国或任何其它国家”, 但他也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海军竞赛将会使英国崩溃”,并寻求与美国妥协。1920 年 3 月,英国海军大臣朗格发表声明,表示英国将满足于本国舰队在实力上不亚于另一个大国的最强大的舰队,实际放弃了传统的“两强标准”。日本虽野心不小,但经济繁荣为时短暂,在战后世界性不景气之风的袭击下, 也感到难以担当造舰竞赛的重负。美国虽然拥有比英、日更多的资金,但要获得真正的海上优势,无论是在船只建造方面还是在基地建设方面,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大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而展开的海军军备竞赛加剧了远东国际关系的紧张化。但是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百孔千疮,尚待复苏;各国人民的反战情绪空前高涨;东方兴起的巨大的民族解放斗争的风暴有力地冲击着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再加上 1921—1922 年发生的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这一切使各国资产阶级十分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巩固统治。因此它们之间暂时并不想以兵戎相见,而是希望召开新的国际会议,通过外交途径缓和彼此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