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开始

德国入侵波兰 1939 年 9 月 1 日凌晨 4 时 45 分希特勒按照准备已久的侵略计划(“白色方案”),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8 月 31 日晚,一群穿着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员“袭击”了德国边境城市格利维策(今格莱维茨) 的电台,并用波兰语作“反德”广播,在离开现场时,还丢下身穿波兰军服但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充作被“侵犯”的证据,以此制造借口,混淆视听。希特勒宣称德国遭到“侵略”,随即下令以“武力对付武力”,进行“反攻”。9 月 1 日拂晓前,事先停泊在港口城市但泽(今格但斯克)进行“友好访问”的德国军舰,首先向当地的波军基地开炮轰击,约半小时后, 德军以 160 万兵力,2 000 多架飞机和 2 800 辆坦克,陆空配合,从西南、西北和北部三路侵入波兰。英法两国政府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照会遭到拒绝,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根据以前同波兰签订的条约,于 9

月 3 日先后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本来就已三面受敌、兵力分散又缺乏纵深防御的波军,犹如处于上下颌之间的舌头。面对采用装甲机械化部队和空军联合作战新战术的德军,波兰当局却仍把匆忙动员起来的 70%的军队都部署到 1600 公里长的国境线上。这种布局无异于将其大部分军队放在舌尖上,形成挨打的局面。在德军快速突进的闪击战打击下,波军主力被分割包围。尽管指挥不当、装备落后,波军仍进行了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战斗。

此时在西线与法英对峙的德军,开始只有 23 个师,而法军则超过 80 个师。德军统帅部长官凯特尔认为,“假使法国发起进攻,他们所遇到的将是德国的一道军事纸屏,而不是真正的防御”。由于英法的宣战是被迫的,加上长期以来绥靖政策的影响,英法没有作好和德国作战的准备,不想也不敢真打,所以行动不力,坐视波兰败亡。

波兰政府于 9 月 17 日晚流亡国外,首都华沙四面被围,又遭狂轰滥炸,

终于在 28 日沦陷。波兰之战共进行了 35 天。军队有组织的抵抗虽在 10 月 5 日结束,但波兰军民反侵略的斗争并没有停止。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战争爆发后,苏联为了自保和防止战火东延, 着手在西部边境采取一系列行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建立一道阻抗德军向东挺进的壁障——东方战线。

1939 年 9 月 17 日,当波兰濒临败亡之际,苏军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

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借口是波兰出现的局势构成了对苏联的威胁,必须保护上述两个地区的同胞。10 月,这两个约占波兰面积一半、近 2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1300 万的地区,分别加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

早在 1938 年 4 月,苏联就以距苏芬边界只有 32 公里的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安全为理由,多次向芬兰政府提出要求割让、租借或交换领土等各种方案。两国谈判自 1939 年 10 月开始,但无结果。苏联在 11 月 28 日单方面废除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并召回外交人员。30 日,苏军侵入芬兰, 史称苏芬战争。经过近三个半月的激战,芬兰战败。1940 年 3 月 12 日,苏

芬签订和约,苏联获得近 42 000 平方公里的新领土(约占芬兰国土 11%),

从而将苏芬边界向北推进了 150 公里;苏联并以 30 年的期限租借了芬兰的汉科半岛及其附近岛屿作为军事基地。

1939 年 9、10 月间,苏联又分别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签订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1940 年 6 月苏联政府进而分别照会三国政府,指责他们对苏联和苏军不友好,提出三国应改组政府并让苏军自由通行等要求。三国政府被迫立即接受苏联的全部要求。 8 月初,这三个面积总计 174 000 平方公里,

人口总共 586 万的小国也被分别“接纳”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最后一个行动是 1940 年 6 月 26 日照会罗马尼亚,要求归还比萨拉比亚;并同时“移交”乌克兰人占多数的北布科维纳给苏联,作为罗“占领”比萨拉比亚 22 年的“赔偿”,两地面积共达 51000

平方公里,人口约 400 万。6 月 27 日苏联又照会罗马尼亚,限期罗军在四天

内撤出上述地区。罗政府不得不同意。苏军在 6 月 30 日进驻完毕。8 月 2 日, 苏联宣布在比萨拉比亚地区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今摩尔多瓦共和国);北布科维纳并入乌克兰。

从 1939 年 9 月 17 日到 1940 年 8 月 6 日,苏联政府建立的这条“东方战线”使领土自北到南向西推进了二三百公里。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道防线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相反,在法西斯进行侵略的二战之初,苏联政府用军事行动和武力威胁扩大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的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

西线战争和法国崩溃 英法对德宣而不战。从 1939 年 9 月 3 日到 1940

年 5 月 9 日,在德国西部边境的英法联军与德军隔壕相峙,没有采取过重大

军事行动。据德军最高统帅部 10 月 18 日宣布,德军在西线的总损失是:阵

亡 196 人,受伤 356 人,失踪 144 人。在此期间法国被俘者有 689 人。驻法

英军到 1939 年 12 月 9 日才阵亡 1 人。这种战争史上的奇特现象,被称为“静坐战”、“假战争”或“奇怪的战争”。其实,“奇怪的战争”并不奇怪。由于英法并没有完全放弃绥靖政策,他们还指望希特勒会继续东进。这样, 就使德国法西斯又一次坐大。希特勒占领波兰,解除了后顾之忧,随即挥师反戈西进。绥靖政策的结果是英法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深受英国海军封锁之苦。鉴于历史经验,希特勒决定西进之前,先拿下对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挪威和丹麦,这两国既是英德双方的侧翼,又是瑞典铁矿砂运往德国的交通要道。抢先占领此地,既能保护德国侧翼的安全,又能保障占德国钢铁生产所需半数以上的铁矿砂的供应,还可以把挪威作为对英国进行反封锁和海空进攻的

基地。1940 年 4 月 9 日凌晨,德国陆海空三军入侵丹麦和挪威,在进攻中第一次使用了伞兵。丹麦半天就被占领。挪威军民面对德军的袭击,进行英勇抵抗,给德国海军以迎头痛击。但因挪奸、前国防部长吉斯林的策应,当天傍晚首都被占。英法为了争夺这块战略要地,也派出军队在挪威登陆作战, 英德海军在挪威沿海几次交锋,德舰被击沉多艘,但对整个战局已无补于事。两个月后,德军占领了挪威全境。德军无视英国的海上优势,在空军掩护下对 1200 海里外的挪威北部进行远程海空袭击,第一次显示了空军对争夺制海权的重要意义,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攻占北欧是希特勒的西进序曲,当他在挪威基本取胜后,不等战役结束就向西欧大举进攻。

早在 1939 年 10 月德军侵占波兰后,希特勒就密令制订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军事计划,代号为“黄色方案”。初案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相似,主攻方向也在右翼。德方有人认为旧调重弹,易被对方料及,达不到进攻的突然性,难以取胜。为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把“黄色方案”中的主攻方向改为引诱英法联军主力出击的助攻,而把真正的主攻方向放在中段的阿登山区。这里林密路窄、地形复杂,缺乏铁路和公路网,又与宽阔的马斯河相接,被公认是机械化大部队难以通过的天险。然而,难以通过不等于不能通过,何况这里正是法军设防的薄弱环节。如能隐蔽地集中兵力,并掌握制空权,就可出其不意,抢先通过险区,强渡马斯河,突入法国平原地区,拦腰切断联军南北两个重兵集团之间的联系,直趋英吉利海峡,兜底包抄,截断联军退路,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个抓住对方设防漏洞、出奇制胜的新方案被希特勒采纳,并以倡议人的姓氏定名为“曼斯坦因计划”(或称修正的“黄色方案”)。

按照这个计划,德军把 136 个师(其中 10 个坦克师、7 个机械化师)编

为 3 个集团军群。右翼以 29 个师(其中 3 个坦克师、2 个机械化师)进攻荷、

比、卢,吸引联军主力。左翼 19 个师(其中 1 个机械化师)部署在马奇诺防

线的正面,牵制法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中路为德军主力,以 45 个师(其中

7 个坦克师、3 个机械化师)越山渡河、中间突破,直指英吉利海峡。还有

43 个师(其中 1 个机械化师)作为战略总预备队,在莱茵地区待命。

  1. 月 10 日凌晨,希特勒打破了“西线无战事”的局面,开始全面进攻, 绥靖政策的制定人张伯伦在一片谴责声中被迫辞职,由坚持抗德主张的丘吉尔出任首相,组织英国战时内阁。

英、法、比、荷的总兵力在数量上与德军相当,是应该能够坚持抵抗的。但由于法国统治集团认为南段可以依靠马奇诺防线以逸待劳,先与德国打消耗战,然后再动员也为时不晚。至于中段,即防线北面的法比边界南端,有天险阿登山区和马斯河可恃,德军大部队难以逾越,只配置少数兵力监视。北段是法比边界北端,按照上次大战经验,是兵家必争之地,法军主力在此迎敌,就可挡住德军进攻。可见,法军统帅部的战略思想墨守陈规,准备也不认真,部署早在对方意料之中,大战未起,先着已失。

德军的进攻从右翼开始,先对荷、比和法国北部的机场猛烈轰炸,夺取制空权。同时,空降部队在荷、比后方空降,夺取机场、桥、梁、渡口和一些战略据点。 5 月 14 日,德军攻占鹿特丹。15 日,荷兰投降。17 日,德军占领布鲁塞尔。28 日,比利时投降。法军统帅部以为德军主攻方向果然不出所料,和上次一样,还在北面。于是把主力开进比利时,造成后方空虚,正

中“曼斯坦因计划”的圈套,为德军中路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时,担任主攻的德军装甲机械部队快速穿过 100 多公里长的阿登山区。卢森堡国小力

弱,无军事力量可言,当天不战而亡。德军前锋于 12 日晚抵达马斯河,比计划提前 48 小时。13 日下午,在空军掩护下强渡过河。法军统帅部此时才觉察上当,但手中却无预备部队可调。15 日,大批德军坦克部队突入北法平原, 乘虚而入,直逼英吉利海峡。英、法、比联军约 40 万被围困在敦刻尔克海岸地区。

希特勒和德国统帅部对中路装甲部队竟能如此迅速挺进,由意外转为不安,唯恐孤军深入,遭到侧翼拦击,因此指挥迟疑不决,几次下令暂停前进, 遂使联军绝处逢生。英国政府抓住这一良机,从 5 月 26 日晚到 6 月 4 日中午,

不顾德军轰炸和追击,在 9 天之内全力以赴组织渡海营救,终于将包括约 22

万英军在内的 336000 多联军撤到英国(其中 5 万由法国海军撤运)。尽管装

备辎重几乎丧失殆尽,担任后卫的 4 万法军也当了俘虏,但是这些撤到英国的部队却成为日后反攻的基干。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 月 5 日,德军按照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移师南下,全面突破法军防线, 兵临巴黎城下。6 月 10 日,墨索里尼认为德军胜局已定,就趁火打劫,从阿尔卑斯地区向法国进攻,在背后捅了一刀。6 月 13 日,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次日,德军不费一弹占领法国首都。15 日,马奇诺防线被突破。17 日,刚成立的贝当政府向德军请求停战。另一批总数约 15 万多的英军(内含 2 万波兰军队)又一次开始大规模撤退。18 日下午,最后一批英军撤离瑟堡。至此,作为整体,英军全部撤出法国。在法国宣布停止抵抗后,德军并未停火,只是在马奇诺防线内外的 50 多万法军被合围后,才同意与法谈判。

6 月 22 日,法德停战条约签订。根据希特勒的指令,受降仪式在康边森林的一节火车车厢里举行,这里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签署投降书的所在处,如今景物犹存,但胜败双方却换了位置。投降协定规定:法国北部和西部约占全部领土 3/5 的主要工业区、巴黎以及海峡和大西洋沿岸均为德国占领区;法国负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在西南部的非占领区则由贝当政府统治,政府所在地设在维希。整个法国实际上处于德国的控制之下。在此之前, 法国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将军出亡伦敦,在英国支持下,组织了“自由法国” 运动,开展抗德斗争。1943 年 5 月,成立了包括法共在内的“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并组建成“内地军”进行抗战。

不列颠之战 希特勒在打败法国后,曾提出愿与英国在瓜分世界的基础上和谈。当时英国处境虽然十分困难,但丘吉尔内阁断然拒绝。在诱和目的没有达到后,希特勒准备用武力入侵英国。

1940 年 7 月 16 日,希特勒签署第 16 号指令,要参谋总部制订在英国登陆的“海狮”作战计划。入侵英国先要横渡英吉利海峡。德国海军不如英国, 空军却强于英国。必须首先取得制空权,把英海军赶出海峡,德军渡海登陆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争夺制空权的空战就成为当时英德双方作战的主要特点。德国集结了约 2400 架作战飞机,于 7 月 10 日开始连续不断地大规模空

袭英伦本土。英国战斗机起初不到 700 架,与德国空军力量对比相距悬殊。

由于英国军民同仇敌忾、斗志高昂,又有包括 1800 门高射炮和沿东海岸设立的一系列雷达站、观察哨等防空设施,加上破译了德方的通讯密码,使德国的“空中闪击战”一开始就未奏效。8 月 15 日,德国出动 1786 架飞机对英

国轮番轰炸,英国出动 974 架次飞机迎战,空战十分激烈,德机损失超过英

国一倍多。德方意识到短期内不易赢得全面制空权,9 月上旬,转而对伦敦等城市不分昼夜狂轰滥炸,企图瓦解英国人民的斗志,逼英就范。9 月 15 日空战中,双方又各出动飞机上千架次,德国轰炸机被击落约 1/4。至此,希特勒感到已无法取胜,9 月 17 日被迫下令不定期推迟实施“海狮计划”。10 月 12 日他又下令推迟至来年春天。此后,空战虽然时断时续,但入侵登陆的

“海狮”计划却不了了之。攻英不克,希特勒的视线转向东方,准备在 1941

年春入侵苏联。英国渡过了 1940 年 9 月这个存亡攸关的时期。从 7 月 10 日

到 10 月底,德国损失飞机 1733 架,英国损失 915 架,双方飞行员损失约为6∶1。

在空袭和反空袭的不列颠之战中,英国死伤约 86 000 多人。被炸毁的建

筑物超过 100 万栋。但是,英国人民坚韧不屈,在生死存亡的搏斗中赢得了第一个回合,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为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谱写了光荣的一页。

空战受阻,希特勒把切断英国的运输线作为继续作战的关键。因为英国是个岛国,它所需要的粮食和资源约有一半依靠海路输入,所以海上运输线成了它的生命线,英国能够继续生存并进行战斗,皆取决于此。为此,德国海空配合,以潜艇为主,集中攻击英国海上运输船队,用消耗英美船舶的“吨位战”来实施围困封锁英国的“慢性绞杀战”,迫英屈服。由此,破坏和保护运输线的海上斗争激烈展开。德国潜艇横行于大西洋、地中海,还一度逼近美国东海岸和巴拿马运河。1942 年英美两国的船舶损失超过他们造船总吨位的 10%,6 月和 11 月两个月的损失,竟为当时英国月造船能力的三倍多。英国的物资输入,不到战前的一半,以致从 1942 年下半年到 1943 年上半年, 英国本土又一次面临困境。丘吉尔说过:战争中唯一使他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以后,由于美英造船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新造舰船超过被击沉舰船的总吨位;加上新技术,如短波雷达和舰载短波测向器等运用于海空配合的护航反潜作战,以及对德无线电密码的破译等因素,到 1943 年 5 月,战局开始扭转。英国在美国的支持下,终于打赢了这场举足轻重的大西洋之战。在这场几乎与大战同步进行,时起时伏的海上持久争夺战中,盟国商船损失约 2300 多万吨,其中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就超过 1450 多万吨,占盟国商船总损失的 62%以上,人员损失达 20 万。德国潜艇损失也超过 65%,潜艇作战人员损失高达 80%以上。

德意日军事同盟的建立和德国入侵巴尔干与北非 1937 年 11 月, 德、意、日通过《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轴心正式形成。为了加快对外扩张侵略的战争步伐,三国需要把政治同盟发展为军事同盟。由于德国计划先打法英,日本打算北侵苏联,双方战略目标不一,没有达成协议。随着德国在西线得手,日本认为夺取已无还手之力的英、法、荷等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正是大好时机,便急于南进。德国也需要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动攻势,牵制英美力量。意大利则企图依仗德日的实力和影响,称霸地中海和非洲,重振罗马帝国昔日雄风。1940 年 9 月 27 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德、意在建立欧洲“新秩序”中的领导权,德、意则承认日本在建立东亚“新秩序”中的领导权。

在此期间,希特勒又把矛头指向巴尔干地区。其目的:一是夺取扩大战争所需要的资源、粮食等战略物资,特别是罗马尼亚的石油;二是占领巴尔

干地区就可以控制东地中海,影响中东,腰斩大英帝国;三是取得从南翼包围苏联的前进基地。

希特勒用制造政治纠纷和军事入侵相结合的办法插手巴尔干。第一个目标是盛产石油又与苏联接壤的罗马尼亚。他先利用罗马尼亚与匈牙利、保加利亚历史上的领土纠纷,支持匈、保向罗马尼亚提出领土要求,希特勒则以“仲裁者”的身份迫使罗马尼亚将特兰西瓦尼亚北部割让给匈牙利,将多布罗查南部给保加利亚。当罗马尼亚国内因不满和愤慨引起政治危机时,希特勒乘机介入,支持罗马尼亚法西斯头目安东尼斯库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接着安东尼斯库聘请德国“军事代表团”和“教导队”来罗协助罗军现代化, 德国武装部队借此为名,在 10 月下旬进驻罗产油区和战略要地。匈牙利因仗德国之势,从捷、罗获得了新领土而进一步投靠希特勒,同意德军假道去罗。保加利亚因还想靠德从希腊得到进入爱琴海的通道,也与德签订了让德军过境的协定,使兵临边境的德军跨过多瑙河,到达南、希边境。此后,匈、罗、保三国在 1940 年 11 月 20 日、23 日和 1941 年 3 月 1 日,分别加入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成为法西斯集团的附庸。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原来的小协约国中最后一个成员国南斯拉夫在 3 月 25 日也被迫加入三国军事同盟。对此, 南斯拉夫人民强烈反对,亲英法的军队发动政变,推翻亲德政府,废除协定。希特勒恼羞成怒,立即宣布与南斯拉夫断交,并在 4 月 6 日出兵侵南。意、

匈、保也参予了这次入侵。南首都贝尔格莱德在德机狂轰滥炸后,于 4 月 12 日陷落,政府流亡英国,但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英勇的游击战。

历来将巴尔干看作是自己势力范围的墨索里尼,当希特勒侵捷得手后, 就在 1939 年 4 月 17 日出兵侵占阿尔巴尼亚。1940 年 10 月德军进入罗马尼亚,墨索里尼对希特勒不顾意大利的“权利”,事先不经商量,就要他面临既成事实的行为,深感不满。为了摆脱当配角的地位,墨索里尼需要显示实力,抢先向巴尔干下手,所以不和希特勒商量,于 10 月 28 日,从阿尔巴尼

亚入侵希腊。在希腊军民给予迎头痛击后,退至阿境的意军 27 个师反被希军

16 个师围困。实力显示不成,反而破绽百出,墨索里尼不得不向希特勒低头求援。

希特勒对墨索里尼的擅自行动虽然非常生气,但是为了巩固法西斯集团在巴尔干的影响,他还是接受请求,决定在出兵“惩罚”南斯拉夫的同时, 另派一支部队进攻希腊。由于希军大部分在阿作战,不及回防,5 月 27 日首都雅典陷落,希腊政府和援希英军撤往东地中海的克里特岛。针对只有舰队掩护而几乎没有飞机、坦克和其他重武器的守岛部队,德军先从防线侧后伞降,夺取机场,然后空运大批机降部队增援。从 5 月 20 日开始的 12 天海空激战中,缺少空中支援的英国地中海舰队遭到很大损失,其中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舰也受到重创。守岛部队在损失过半后撤往埃及。以空中进攻为主的大规模立体闪击跨海作战的克里特战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降作战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希特勒鉴于攻占克里特岛时德国伞兵部队伤亡惨重,认为伞兵作战的时代已经结束,决定以后不再进行大规模空降作战。另一方面, 英美军方却由此得出相反的结论,加强组建空降师,并在以后近距离协同的地面进攻和登陆战中不止一次地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6 月 1 日,随着克里特岛战役结束,希腊全国沦亡,政府流亡英国,巴尔干战事告一段落。

南、希两国军民的英勇抵抗,打乱了希特勒的部署,使他把原定在 5 月

15 日进攻苏联的时间推迟了 38 天,这对以后的战争进程是很有影响的。

同时,德、意还在非洲抢夺英国的殖民地。当英国困守本土,面临入侵之际,墨索里尼认为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机会已到,于 1940 年 7—9 月从东非的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和北非的利比亚向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和埃及进攻。最初,意军进展顺利。到年底,英军集中兵力在东非展开反击,意军就接连败北。1941 年 4 月 6 月,在阿比西尼亚游击队支持下,英军进入阿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洲古国光荣复国。5 月中旬,东非意军向英军投降,损失 20 余万。意大利在东非的势力被肃清,非洲战局集中于地中海南

畔的北非地区。北非意军从 1940 年 12 月上旬到 1941 年 2 月上旬也屡遭失败,

仅被俘就达 13 万人之多。希特勒为了维持轴心国影响并保持北非这块战略要地,1941 年 2 月,派隆美尔先率领两个师的“非洲军”去利比亚,统一指挥北非的德意军队。3 月 31 日,隆美尔发起攻势,逼近埃及边境,只用两周时间就使英军两个月的战果丧失殆尽。由于希特勒忙于准备进攻苏联,不能对“非洲军”及时增援补充,北非战线就在利、埃边界附近形成拉锯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