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巴黎和会一、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安排的共识 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战争之后,通过战胜国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安排战后的世界,便成为当务之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前世界格局所造成的一系列变化与冲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主要战胜国的政治家们,使他们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形成了一些共识。

第一,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都要求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并对它们在战争中对协约国造成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从而使战胜国可以堂而皇之地掠夺战败国,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是它们进行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目的。

第二,苏俄问题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处理战后国际问题时的一个无法摆脱的重要因素。由于它们都认为社会主义的苏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威胁,这便迫使它们在严惩战败国的同时适当地手下留情,从而使战败国尤其是德国成为日后反苏反共的屏障。

第三,无论是出于抵销苏俄的“和平法令”中关于民族自决权思想的影响,还是出于对战败国的惩罚和实现在战争期间对盟国所作的秘密许诺,主要战胜国都不得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符合它们自己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在处理战败国的领土问题方面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重建和建立一批民族国家。

第四,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以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维护主要根据战胜国的意志而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这个组织便是国际联盟。

这些共识是它们缔结和约的基础。

但是由于各国在大战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不同,所获得的利益和遭受的损失也彼此相异,因此在列强的实力形成新对比的形势下,美、英、法、意、日这五个主要战胜国又各自有着不同的掠夺要求和争霸计划。

美国争霸世界的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它不仅因参战较晚、战场远离本土而损失轻微,并且利用战争机会使自己一跃

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作为协约国及交战各国军需物资的主要供应者, 美国的商品输出额从 1914 年到 1917 年净增近 2 倍,到 1919 年其商船规模已超过战前的 60%。靠战争年代的资本输出,美国由战前持有 30 亿美元外债的债务国变成了战后的债权国,到 1919 年仅各协约国欠它的债务就达 100 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 40%以上,使世界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向华尔街转移。

与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时膨胀起来的是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政治野心。正如威尔逊总统在战后所说:“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我们给予领导和指引。”

1918 年 1 月 8 日,威尔逊在国会讲演中针对苏俄的各项和平建议,提出

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的纲领”的“十四点原则”。这个文件以及同年 10 月威尔逊的顾问豪斯上校委托李普曼和科布草拟的对“十四点”的注释,集中体现了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包括: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调整殖民地,对当地进行开发应该根据门户开放原则。第二,抵制并消除苏俄的布尔什维主义影响。办法是由世界各国协助解决俄国问题,通过承认并援助俄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建立的临时政府,使之自由发展来肢解俄国。第三,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第四,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础。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个文件涉及到有关列强瓜分世界的原则、战争与和平、建立国际组织等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美国企图以其经济优势,以商业、航海自由和国际性“门户开放”为旗号,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在“民族自决”、“裁减军备”的幌子下抵销苏俄和平法令的影响, 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国际联盟使美国取得对各种重大国际问题和国际纠纷的干预权与仲裁权,控制战后国际局势。因此这个文件是美国企图冲出美洲、对长期以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发出的公开挑战和冲击,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为了实现这个纲领,美国力图在西半球巩固并发展对拉丁美洲的控制; 在欧洲保持德国在政治军事上的较强大地位,使它成为抗衡英法的力量和反对苏俄的阵地;在经济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避免产生使美国经济受到巨大损失的连锁反应;它还希望在东南欧建立一个由它控制的巴尔干联盟。在东半球,美国打算拆散英日同盟,要求列强承认“门户开放”原则,并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以削弱在亚太地区的争霸对手。但是美国的勃勃野心必然会遭到竭力保持并扩大既得利益的英、法、日等国的顽强抵抗。由于在争霸斗争中最具关键作用的军事实力方面美国尚不能与英法相抗衡, 而威尔逊在国会中又未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因此面对具有丰富外交斗争经验的英法政治家们,美国必将受到很大挫折。

企图维护世界霸权并主宰欧洲的英国 英国作为当年协约国中最有实力的国家,在大战中受到了削弱。为了最后的胜利,它在资源动员方面已山穷水尽。在战争期间,整个英帝国死亡官兵 94.7 万人,军费开支达 124.54

亿英镑,相当于国家收入的 44%,商船损失了 70%。为了平衡国际收支,英国失去了海外投资的 1/4,并向美国举债,1919 年英国欠美国的债务已达8.42亿英镑,开始失去国际金融垄断地位。在海外,美国和日本趁大战之机不仅在拉丁美洲和远东排挤英国的势力,甚至把英国的自治领也视为它们扩张的对象。与此同时,各自治领和殖民地的离心倾向也迅速增长。这一切都减弱了英国在战前世界上拥有的力量和影响。

但是战后的英国仍然拥有相当实力。在经济上它的国际金融地位尚未显露出永久衰落的迹象。在国际市场上它仍然保持着较牢固的传统财政金融联系,继续支配着殖民帝国的巨大资源,并保持着对欧洲盟国的债权国地位(不包括俄国,英国各欧洲盟国在战后共欠英国 17.4 亿英镑)。在军事上,随着德国这个主要海上竞争对手的战败,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大战使它的殖民帝国进一步扩大,它不仅夺得了大部分德国殖民地,而且占领着对英国经济和战略具有极重要地位的原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地区。因此与它的欧洲其它盟国相比,英国更拥有左右欧洲事务,争夺世界霸权的资格。

战后英国的计划是:要求战败国支付战争赔款以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消灭具有威胁性的德国海军,努力保持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巩固已经取得的殖民地利益。在欧洲,它继续实行传统的“大陆均衡”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和肢解德国,力图使德国成为制止法国势力过于膨胀和遏制苏俄影响的较强国家。英国还企图利用美法矛盾,既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又与美国共同限制法国称霸欧洲,以达到由英国主宰欧洲事务的目的。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英国既希望维持英日同盟以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自己的支持和对抗美国在远东的日益扩张,又希望利用美日矛盾,与美国联手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以保护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争夺欧洲霸权的法国 法国作为大战的主要战场,其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战争使法国丧失了 1/10 的人口,131.5 万官兵阵亡,约 7%的国土和大部分工业及富庶地区遭到德军占领与蹂躏,商船沉没了一半以上,物质损失高达 1340 亿金法郎。战争使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战后它欠美

国 160 亿法郎,欠英国 130 亿法郎。法国为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是同盟国的失败使法国在欧洲大陆占有军事战略优势。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而且占领着便于控制中欧的莱茵兰地区和一些易于向东欧、巴尔干和近东扩张的重要基地。因此法国成为战后争夺欧洲霸权的另一个国家。

法国的战略总计划是:以永久保证法国的安全为借口,用一系列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的方法一劳永逸地消灭这个宿敌和对手,重建法国在欧陆的霸权。其具体要求是:收回在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占领萨尔矿区;以莱茵河为法德边界,在莱茵河左岸建立一个脱离德国而受法国保护的莱茵共和国,在德国南部建立独立的巴伐利亚国家,在德国东部割出一部分土地分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从而肢解德国;索取高达 2090 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从经济上摧毁德国;彻底裁减德国军备,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法国还力图把德国以东的国家组成以它为盟主的同盟体系,并尽量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和土耳其在小亚细亚的一些属地,通过实现控制中、东欧,插足巴尔干,巩固非洲和西亚阵地的方法确保称霸欧洲。显然, 法国要彻底严厉制裁德国的打算必会遭到美、英的反对,而经济上的困境又

削弱了它在外交斗争中的地位,因此法国的计划不可能得到全部实现。

意大利与日本的目标 意大利于 1915 年 4 月 26 日与英、法签订了伦

敦密约,在获得后者允诺战后满足其领土要求的条件下于同年 5 月加入协约国一边作战。作为一个没有打过多少胜仗的战胜国,它的经济及军事实力已相当薄弱,但扩张野心却很大。它不但要求英法履行伦敦密约,索取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大块领土,还要获得有争议的阜姆港,从而使自己在亚得里亚海和东地中海处于支配地位。意大利的争霸野心必定要与美英法的计划发生矛盾与冲突,并且不可能全部获得满足。

日本是大战的另一个获利者。它在同英、俄订有密约的情况下,以对德宣战为名,趁列强忙于撕杀无暇东顾之“天祐”良机,出兵中国,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利权,并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战后日本的战略目标是:力图使它在战时侵吞的利益合法化,并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地区。日本的野心与美国的打算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也威胁到在远东有较大利益的英国,更为中国所不容。为了对付主要劲敌美国,日本希望利用英日同盟,以在欧洲问题上支持英国换取后者对它在亚太地区的支持。

主要战胜国各自不同的争霸目标和战略意图,必然导致在缔结和约前的一番激烈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