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大战的迫近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慕尼黑协定签字后,希特勒立即着手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在德国的策动下,1938 年 10 月 7 日,斯洛伐克成立了“自

治政府”。1939 年 3 月 14 日,斯洛伐克总理提索发表了由德国起草的“独立宣言”。3 月 16 日,提索致电希特勒,“要求保护”,德国军队随即开入斯洛伐克。

至此,原来的捷克斯洛伐克只剩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了。3 月 14 日, 希特勒召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强迫他在德国已经拟好的《德捷协定》上签字。3 月 15 日,德军进驻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16 日,希特勒宣布成立“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大大增强了德国的力量。捷克斯洛伐克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 40 个师不再与德国为敌了。闻名

欧洲的斯科达兵工厂,也落入德国的手中。它在 1938 年 8 月到 1939 年 9 月间的产量,几乎等于同期英国各兵工厂产量的总和。

波兰危机与英国的对波保证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德国的下一个侵略目标是波兰。侵占波兰,对于德国发动世界大战具有重大的作用。征服波兰后,一旦同西方发生冲突,就可消除东西两线作战的威胁;如要向东进攻苏联,也必须以波兰作为前哨阵地。在经济上,波兰的粮食和劳动力,对德国进行战争也是非常需要的。

纳粹德国首先从但泽(今格但斯克)和波兰走廊问题下手。慕尼黑协定签字后不到一个月,德国就于 1938 年 10 月 24 日向波兰提出要求:归还但泽自由市,并在波兰走廊修筑一条铁路和一条高速公路,二者都享有治外法权。波兰拒绝了德国的这些要求。1939 年 3 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以越来越强硬的态度重新提出对但泽的领土要求。

英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时,原指望从此可以达成英德之间的谅解与合作, 但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就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 年 3 月 15 日下午,当德国军队正在长驱直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时,张伯伦在下院竟然发表了一篇仍然充满“慕尼黑精神”的演说。他以斯洛伐克宣告“独立”为借口,说什么“由于这一宣告,结果使我们曾建议担保其边界的那个国家,因内部分裂而消灭了”,因而“英王陛下政府也就不再受该项义务的约束。” 张伯伦没有料到这篇讲话在工党、自由党,甚至保守党内部引起强烈不满, 英国的社会舆论也纷纷谴责德国的暴行和政府的绥靖政策。在这种形势下, 张伯伦不得不在 3 月 17 日于伯明翰发表演说,表示要纠正 3 月 15 日讲话引起的“误解”。他以大量的篇幅为他的慕尼黑政策进行辩护,同时也作出强硬姿态,说:“如果以为我国认为战争是一件愚蠢而残酷的事情因而已失尽血性,以致在受到挑战的时候也不会尽其全力予以抵抗,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篇演说被西方誉为宣布了英国的“外交革命”,其实并无实际的重要内容, 因为张伯伦就在这段听来激昂慷慨的话的前面,还强调说:“不准备在无法预见的形势下使我国承担新的不明确的义务”。

1939 年 3 月 22 日,德国占领默麦尔。3 月 23 日,罗马尼亚与德国签订

经济协定,沦为德国的农业附庸。从 3 月 27 日起,英国报刊上不断披露有关德国调动军队和即将入侵波兰的惊人消息。3 月 28 日,德国报纸对波兰猛烈攻击,大骂波兰虐待境内的德意志少数民族,这被许多人看作德国即将入侵波兰的先兆。形势日益恶化,而张伯伦政府依然无所作为,艾登集团和丘吉

尔等 36 名议员(除 3 人外均为保守党员)遂在下院提出议案,要求成立由保守党、自由党和工党联合组成的国民政府。这个提案反映了保守党内反对派不满情绪的加剧,甚至意味着准备更换首相。另一方面,匈牙利于 1939 年 3

月 16 日宣布合并喀尔巴阡乌克兰。喀尔巴阡乌克兰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东端,德国如占有此地,就能据以进一步侵入苏联乌克兰。但现在它把如此重要的一块地方让给匈牙利,这显然表明德国不打算立刻与苏联发生冲突。鉴于德国不会立刻与苏联发生冲突,张伯伦政府便企图联合波兰,组成“东线”, 造成东西夹击的态势,以“威慑”德国,使之不敢首先西进。这样做,也可应付上述的国内压力,渡过政治难关。于是,张伯伦于 1939 年 3 月 31 日在下院宣布:“如果一旦发生任何明显地威胁到波兰独立的行动,而波兰政府因此也认为亟须动员全国力量进行抵抗时,英王陛下政府将认为自己有义务立即给波兰政府以全力支持。”

1939 年 4 月 6 日,在波兰外长贝克访英后,发表了英波会谈公报:“双方同意准备着手制订一项永久性互惠协定,以代替目前英王陛下政府对波兰政府的临时性单方面保证。”但在此后,英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未给波兰以实际的援助。因此,英国的对波保证绝不表示绥靖政策的终结,而只说明它在对德外交方面发生了某种策略上的变化。这种新策略就是一面公开地作出强硬姿态,给德国以警告,另一方面则在暗地里(有时也公开地)继续推行绥靖政策,让德国知道:英国不能再毫无代价地送掉波兰,但是如果英德合作的大目标能够实现,波兰也不是不可以牺牲的。

纳粹德国对于英国的“威慑”并不害怕。1939 年 4 月 3 日,希特勒批准

了侵略波兰的“白色方案”,命令必须做好准备,“能在 1939 年 9 月 1 日以

后的任何时间内发动军事行动”。1939 年 5 月 22 日,《德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即所谓“钢铁同盟”)。这个德意法西斯的军事同盟条约赤裸裸地宣布,两国“决心为保障它们的生存空间⋯⋯而共同奋斗”。如缔约一方同一国或数国发生战争时,另一方应立即以自己的陆海空军力量予以援助。新的世界大战到了一触即发的关头。

英、法、苏三国谈判 在战云密布的紧急关头,稍有头脑的人都清楚, 英、法只有同苏联联合起来,才能制止纳粹的侵略,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一些著名的政界人士如英国的劳合·乔治、丘吉尔,法国的赫里欧等,都主张同苏联结盟。以张伯伦、达拉第为首的英、法政府由于他们推行的绥靖政策屡遭失败,在舆论的压力下,也不得不稍稍改变拒绝与苏联实行任何联合的顽固态度。

苏联虽因慕尼黑勾结增加了战争的危机感和对英法的不信任,但仍未放弃同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的企图。经过一段互相试探以后,从 1939 年 4

月到 8 月,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4 月 14 日,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训令英国驻苏大使向苏联提出建议,说明英、法两国已经向波兰和罗马尼亚提供了安全保证①,因此希望苏联政府能主动地发表一项公开声明:“一旦苏联的任何欧洲邻国遭到侵略并进行抵抗时,如果希望得到苏联的援助,苏联将随时援助他们。”同日,法国外交部长博内把法国的建议交给了苏联驻法大使,即两国以互换信件形式补充 1935 年的法苏互助

① 1939 年 4 月 13 日,英国政府发表了保障希腊和罗马尼亚的声明。同日,法国政府发表了保障希腊、罗马尼亚和波兰的声明。

条约,规定苏法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因援助波兰或罗马尼亚而同德国发生战争时,对方“将立即予以援助和支持”。英国的建议要求苏联对它的任何欧洲邻国都提供安全保证,而英、法却只对波兰和罗马尼亚负有援助义务,这是很不平等的,法国的建议则至少在原则上是对等的。

4 月 17 日,苏联提出了自己的反建议 8 点,主要两点是:英、法、苏缔

结为期 5 至 10 年的盟约,彼此承担义务,在欧洲一旦发生针对任何一个缔约国的侵略时,立即互相给予一切可能的援助,包括军事援助在内;英、法、苏约定,在发生针对分布于波罗的海与黑海之间同苏联接壤的东欧国家的侵略时,给予这些国家以一切可能的援助,包括军事援助在内。法国由于直接受到德国的威胁,对苏联的建议持比较肯定的态度,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益的”。英国拖到 5 月 8 日才给以答复,仍然要求苏联政府声明:如果英国和法国因履行它们对波兰、罗马尼亚、希腊等国的义务而卷入军事行动, 苏联政府一定立即给予所需要的帮助。这仍然是对苏联的单方面要求,自然为苏联所拒。以后双方又提出了一些建议,仍然未能达成协议。

苏联为了打破谈判僵局,于 7 月 9 日建议不等政治谈判取得结果,立即开始同时进行军事谈判。英法虽然接受了苏联的建议,但并无紧迫感,它们的代表团乘船而不是乘飞机前往苏联。苏联代表团团长是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地位很高,并拥有签订军事协定的全权证书。法国代表团团长杜芒克将军有本国政府的授权,但在法国军界的地位不高。英国代表团团长德拉克斯是一名退役的海军上将,他甚至连签约的授权都没有。①

谈判从 8 月 12 日开始,到 8 月 21 日结束。关键是当德国对波兰、罗马尼亚、法国发动侵略战争时,苏军是否有权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领土给德国以打击。苏方认为,由于苏德没有共同边界,“过境权”的问题如不解决, 苏联就无法给波、罗、法、英以援助,军事谈判也就必然遭到失败。但是, 波兰和罗马尼亚坚决不同意苏军过境,英、法也未对它们施加足够的压力。8 月 21 日,伏罗希洛夫声明,由于苏军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问题未获解决, 建议长期休会。

1939 年 8 月英法苏军事谈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法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的最后一次机会。这时,苏联虽然断断续续地同德国进行了若干次外交接触和谈判,但仍然没有最后放弃联合英法共同抗德的计划,因为直接威胁苏联的毕竟是纳粹德国。英法方面, 特别是张伯伦政府,在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以后仍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已决心发动世界大战。它们虽然参加了军事谈判,但只想利用军事谈判来“威慑”德国,以达到避免战争的目的,而不是真想用英法苏军事同盟来打击德国。它们还企图用军事谈判来牵制苏联,哈里法克斯对英国内阁外交政策委员会说:“只要军事谈判正在进行,我们就能阻止苏俄加入德国阵营。”苏联看到英法方面缺乏诚意,又对慕尼黑会议排斥苏联参加记忆犹新,深恐出现一次新的慕尼黑勾结,遂决意中断与英法的谈判,转而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希特勒始终怀有消灭苏联的打算。但由于英、法不断推行绥靖政策,希特勒认为它们软弱可欺,便决定首先攻占波兰, 解除后顾之忧,然后挥师西下,打败法国后再与苏联决战。为了在进攻波兰

① 德拉克斯的全权证书于 8 月 21 日寄到,但这一天会议实际上已经结束。

时使苏联保持中立,德国加紧了与苏联的谈判。1939 年 6 至 7 月,德国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向苏联表示,“希望两国关系正常化”,苏联方面则提出要有安全保证。在获悉英法苏正在酝酿军事谈判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于 8 月

3 日向苏联驻德临时代办声明,苏德之间在黑海到波罗的海的整个地区没有不可解决的问题,建议两国就所有这些问题达成协议。8 月 12 日,苏联驻德临时代办通知德国外交部,苏联政府同意对报刊问题、波兰问题以及旧的德苏政治条约等问题逐步地进行讨论,并建议以莫斯科为谈判地点。英法苏军事谈判开始后,德国更加急迫地希望与苏联达成协议。8 月 19 日苏德经济协定在柏林签字。8 月 20 日,希特勒亲自致电斯大林,要求最迟到 8 月 23 日允许里宾特洛甫访苏,21 日斯大林复电表示同意。

1939 年 8 月 23 日,里宾特洛甫抵达莫斯科,随即与斯大林、莫洛托夫举行会谈。当晚,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附有《秘密附属议定书》,它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在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此外,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它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则宣布它对该地区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慕尼黑协定后,苏联时刻警惕着出现新的慕尼黑勾结。当英法苏军事谈判看来无成功希望而德国又竭力靠拢时,苏联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便与德国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条约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任何可能,使苏联不致首先与德单独作战,并赢得了一段喘息时间,以加强战备。但条约的签订也使德国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并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根据秘密议定书,苏联同纳粹德国划分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这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尤其错误和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