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水稻主要病害

(一)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广西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山区受害最重,早稻受害比晚稻严重。流行年份减产 10%—20%,严重的减产达 40

%—50%,局部重病田块甚至颗粒无收,对水稻高产稳产威胁很大。

  1. 症状根据受害时期和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节瘟和谷粒瘟数种(图 1-1),以穗颈瘟造成的损失最严重。
  1. 苗瘟在秧田期发生,病苗茎基部变黑褐色,整个秧苗卷缩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灰绿色霉状物。

  2. 叶瘟受害叶片因气候条件和品种的抗病性而异,主要有慢性型和急性型两种病斑。

①慢性型病斑形状似梭形或纺锤形,病斑边缘呈红褐色,中间灰白色, 两端有沿叶脉延伸入健部组织的褐色线条,称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有灰绿色霉层。

②急性型病斑病斑呈暗绿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小的如芝麻,大的如半边绿豆。病斑的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层,这种病斑发展快,产生孢子多,如果气候条件适宜,病情继续发展,易引起病害大流行。

  1.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或穗轴或枝梗上。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黄褐色小点,围绕着穗颈、穗轴和枝梗逐渐扩展成灰色或黑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灰绿色霉层。穗颈部位发病通常称为“穗颈瘟”。穗颈瘟发病早的, 形成“白穗”,似暝害状。发病迟的谷粒不饱满。

  2. 节瘟发生在稻茎节上,被害茎节凹陷缢缩,变黑褐色,容易折断。

  3. 谷粒瘟病斑发生在谷粒上,初期病斑为椭圆形,边缘呈褐色,中间灰白,后期扩展至整粒稻谷,呈暗灰色或白色秕谷。

  1. 病原

稻瘟病是由半知菌亚门梨形孢属的真菌引起的。病部灰绿色的霉层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1. 发病规律和条件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第二年春暖降雨后,病菌开始活动,长出分生孢子,随风吹散,落到秧田、大田的秧苗上,使秧苗发生病害,成为发病中心。发病中心稻株上的病斑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向周围的稻田传播进行再侵染,引起大面积的稻田发生病害。

稻瘟病菌喜高温、高湿,菌丝发育温度为 8—37℃,以 26—28℃最适宜。分生孢子在 10—34℃之间都可形成,以 25—28℃为最适宜。分生孢子的萌发要求稻叶上有水滴存在,相对湿度在 90%以上,日照不足,阴雨天气多,有利病菌的侵染。山区稻瘟病比平原地区严重,原因在于山区地势高,受山脉树林的影响,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大,水温低,云雾多,露水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传播和侵染,所以山区比平原地区发生严重。

在广西各地,早、晚稻整个生长季节里,温度都适宜稻瘟病的发生,只要遇到适宜的湿度都能引起病害流行。一般早稻苗瘟在 4 月上中旬开始发

生,5 月中、下旬流行,穗颈瘟于 6 月中下旬至 7 月上旬流行。晚稻苗瘟发

生在 7 月份,叶瘟发生在 8 月下旬到 9 月中旬,穗颈瘟发生在 9 月中下旬至

10 月上旬。但不同年份、降雨迟早、雨量和雨日的多少等,都会影响病害发生的迟早和轻重。

病害的发生与品种抗病性有关,因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抵抗力有差异。感病品种不仅在稻瘟病区难于推广,在流行年份,非病区也会造成严重损失。所以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有效而又经济的措施。

在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感病高峰期,即幼苗 3—5 叶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这三个时期稻株组织幼嫩,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只要有一定数量的病原菌,又遇上适宜的发病条件,病害就会流行。

长期深灌或冷水串灌,使土温和水温降低,土壤中氧气缺乏,根系生长不良,降低稻株的生活力和抗病力,加上田间湿度的增加,有利病菌生长繁殖,故容易发生病害。

氮肥施用过多,造成稻株猛长,叶色浓绿,组织柔软,叶片硅质化程度低,叶内可溶性氮化物含量增多,有利病菌侵入、扩大和蔓延。

  1. 防治
  1. 选用抗病品种水稻品种的抗病与感病能力差异很大,在 大致相同的栽培管理和气候条件下,其发病情况有显著不同。因此,因地制宜的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推广的杂交组合表现抗病性较强的有:汕优 36、汕优 6 号、汕优 2 号、汕优 3 号。

  2. 减少菌源及时处理病稻草和病谷,控制病菌传播,即在收割水稻时,将病稻草、病谷另行堆存,病谷先吃,病稻草先用,不要用病稻草搭棚、捆秧及催芽时作盖种用。

  3. 种子消毒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 24h,捞起滴干水后,用 300—500 倍强氯精药液浸种 24h,可有效地消灭稻种上的稻瘟病菌。

  4.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科学管水,采取前期浅灌,够苗晒田, 孕穗抽穗期灌浅水,以后保持干干湿湿的管水办法,降低田间湿度,造成一个不利于病菌繁殖的环境条件。在施肥上做到基肥足,追肥早,多施有机肥, 同时做好氮、磷、钾的合理搭配,促进稻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减少侵染。

  5. 药剂防治

①20%三环唑 1000 倍液喷雾,对防治稻瘟病效果很好,特别是防治穗颈瘟,效果优于其他常用药剂。

②春雷霉素 1000 倍稀释液喷雾。

③40%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 1000 倍稀释液喷雾。

④40%灭病威,每 0.067ha 用 200g,对穗颈瘟、纹枯病等有显著防治效果。

(二)纹枯病

纹枯病(图 1-2)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是一种丰产性病害。一般早稻发病比晚稻重。水稻受害后,轻则影响谷粒灌浆,重则引起稻株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

  1. 症状水稻苗期到孕穗期均受为害,分蘖期开始发生,抽穗前后受害最重。主要侵害叶鞘成贴地倒伏,秕谷多,甚至整株稻死亡。

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部位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病斑,以后逐渐扩展成椭圆形云纹状病斑。病斑边缘呈浅褐色,中央灰白色,周围水渍状。病斑常

互相连合成大块不规则的云纹大斑。叶鞘被害严重时常引起叶片枯死,如病菌继续侵入茎内,造成茎部软腐而倒伏。

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病斑相似,但形状较不规则,病情发展严重时, 病部呈污绿色,象开水烫过一样,叶片很快青枯或腐烂。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许多菌丝,然后这些丝状菌丝结成许多白色小绒球, 最后变成深褐色如萝卜种子大小的颗粒,称为菌核。

  1. 病原稻纹枯病菌的有性世代属真菌中的担子菌亚门。菌丝初无色,后变浅褐色;菌丝可集结形成菌核。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8—32℃;在 27

—30℃和足够的湿度下,菌核在 1—2 天内即可萌发产生菌丝。

  1.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有以菌丝和菌核在感病稻草中越冬。菌核是在水稻收割前或收割过程中大量落入田中,当灌水犁耙田时,菌核飘浮水面,混杂在污浊的泡沫里。插秧后,随水飘流的菌核附着在稻丛基部的叶鞘上,在适温高湿条件下,萌发产生菌丝。这些菌丝沿着叶鞘的缝隙侵入叶鞘内,经 3—5 天后便出现病斑。部分沉下水底的菌核也可萌发菌丝而伸出水面,并侵染稻株为害。

病菌侵入稻株后,在叶鞘内不断扩展蔓延,并向外生出气生菌丝,在病部向周围蔓延为害,通过接触攀缘,侵入附近稻株,进行再侵染。

早稻病菌主要来自上年晚稻病田越冬的菌核,而早稻病田的菌核散落田中又成为当年晚稻发病的菌源。

  1. 发病条件
  1. 菌核数量上年或上季发病严重的田块,田间遗留菌核数量多,下年或下季侵染来源多,发病严重。

  2. 肥水条件多雨及长期深水灌溉,田间湿度大,有利病害发生。偏施或多施氮肥,稻株生长茂密,通风透光差,发病就严重。

  3. 不合理密植插秧过密,田间湿度大,稻株易接触,菌丝易传播,容易发病。

  4. 气候条件高温(28—32℃)、高湿(相对湿度达 90%),连续阴雨天气,发病严重。广西气温从 5—10 月中旬,都在病菌生长适温范围内, 所以从早稻分蘖期至晚稻抽穗期都有纹枯病的发生。

  1. 防治方法
  1. 打捞菌核犁耙田时,将飘浮在水面像老鼠屎大小的菌核全部打捞干净,同时铲除田边杂草,消灭病菌的野生寄主。

  2. 加强肥水管理一般掌握在分蘖盛期前浅灌,分灌末期开始搁田,孕穗以后干干湿湿,减小田间湿度,造成一个不利于病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在施肥方面,做到底肥足,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稻株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确保一定产量。

  3. 药剂防治一般在水稻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发病率达 10%—15% 的田块,应及时喷药防治。

井岗霉素该药具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是高效低毒,防治效果比较理想的药品。每 0.067ha 用 150g,对水 50kg 喷雾,连喷两次,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隔 4—5 天,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图 1-3)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广西各地都有发生,每年发生面积约为 66 万 ha 左右。为害早、中、晚稻,尤以中、晚稻受害最重。

  1. 症状白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因发病条件、时期、侵染部位不同,其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常见的有叶枯型和凋萎型两种。
  1. 叶枯型是最常见的白叶枯病的典型症状。发病部位是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初为暗绿色或黄绿色小斑点,沿着叶脉迅速向下扩展,形成长条状病斑。病斑可达叶片基部,并逐渐从叶缘向内扩展,最后变成黄白色或灰白色。病部与健部界限明显,常呈不规则的波纹状,叶片最后枯死。

  2. 凋萎型病株心叶或心叶下第一、二片叶先呈现失水、卷筒、青枯, 最后死亡。

  1. 病原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性病害。病菌为黄单杆菌属。病菌很小,经染色后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菌体短杆状。

  2. 发生规律

  1. 病原菌越冬场所在病谷和病稻草上越冬。

  2. 传播途径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

  3. 影响白叶枯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①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期一般来说,籼稻较感病,粳稻较抗病。叶窄和直立型品种比宽叶和下垂叶品种抗病。苗期至分蘖期较抗病,分蘖末期抗病性逐渐降低,孕穗、抽穗期最易感病。

②气候条件气温在 26—30℃,相对湿度在 90%,多雨,特别是暴雨和受水淹后,易引起病害发生和流行。

③栽培条件一般偏施氮肥或绿肥用量过量,容易诱发病害。排水不良, 特别是串灌、漫灌和稻株受淹,有利病菌传播和侵入。

  1. 病害诊断将病叶插在红墨水里,如红墨水不沿导管上升,即为白叶枯病。

  2. 防治

  1. 加强检疫在引种调种时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做到无病区不引进病种,控制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2. 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的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经济有效的措施。

  3. 杜绝和消灭病原

①种子消毒用 10%叶枯净 1∶200 倍液,402 抗菌剂 500 倍液或 0.5%的702 浸种 24—48h,也可用福尔马林液(1∶50)浸种。

②及时处理有病稻草(做法与稻瘟病相同)。

  1.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后期严禁过量施用氮肥。浅灌、勤灌、适时晒田,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发生、蔓延。

  2. 药剂防治生产上常用的药剂有如下几种:50%代森锌 1000 倍液;

胶体硫 120—150 倍液;10%叶枯净 300—500 倍液(抽穗后不宜用);任选其中一种,秧田每 0.067ha 喷药液 40—50kg,本田每 0.067ha 为 75—100kg。

(四)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水稻细条病。近年来,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面积逐年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值得注意和重视。水稻受害后产量一般损失 5%— 10%。

  1. 症状水稻细条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发生在叶脉间,先是暗绿色半透明小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成为黄褐色略带湿润的条状斑,长达 2cm 以上。在条斑上有大量菌脓溢出,初为乳白色,干燥后成为鱼卵状的黄色坚硬小菌

珠,菌株不易脱落,叶背比叶面多。对光观察病叶,条斑透明。

  1. 病原病菌属黄单胞杆菌属,菌体短杆状。病菌在病谷和病稻草上越冬。

  2. 发生规律

  1. 病菌来源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带病种子,其次是病稻草。

  2. 侵入和传播途径病菌从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发病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以后沿叶缘或中肋向上向下扩展成长条病斑。病斑溢出的菌脓,随灌溉水从一块田传到另一块田,从小溪或灌溉渠的上游流到下游的稻田。此外,

    风雨及人畜在田间活动也是病菌传播的另一途径。

  3. 品种抗病性与生育期水稻从分蘖盛期至始穗期最易感病,进入齐穗后,发病程度逐渐减轻。在广西,早稻发病轻,晚稻发病重;常规品种发病轻,杂交稻发病较重。

  4. 气候条件气温在 26—30℃,相对湿度在

    80%以上,多雨、日照不足、风速较大时,有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晚稻 9—10 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 26—29℃,田间露水大,是病害发生最适宜的气候条件,而此时正值水稻分蘖盛期至大胎期,稻株的抗病力较弱,所以病害容易发生流行。

  5. 栽培条件偏施氮肥,尤其是重施硫酸铵、硝酸铵,都有利病菌繁殖,

    发病就重。凡串灌和漫灌或长期深灌、稻株受淹的稻田,发病较重。

  1. 防治
  1.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在引种和调种时,切忌把病区种子调入无病区。发现病害应立即处理,消灭菌源。

  2. 种子消毒先用清水预浸 24h 后,捞起滴干水,用 500 倍强氯精稀释液浸种消毒。早稻浸 24h,晚稻浸 12h。

  3. 加强本田管理施足基肥,早追分蘖肥,适施穗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实行排灌分家,防止串灌、漫灌和深水灌;浅水插秧,深水回青,薄水分蘖,够苗露晒田,孕穗至抽穗期灌浅水的科学用水方法,可增强稻株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为害。

  4. 药剂防治早稻在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晚稻在分蘖盛期至幼穗分化期,每 0.067ha 用 20%叶青双或 25%川化—018,0.1—0.15kg,对水 60

—75kg,各喷 1 次,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图 1-4)又叫标茅、禾公或标公等。广西各地都有发生, 重病田造成减产失收。

  1. 症状 恶苗病在秧田和本田都有发生。水稻播种后不久就可发病,受害重的谷种往往不能发芽或出芽后不久就枯死。受害轻而没有枯死的病苗,颜色淡绿,植株细长,病苗比健苗高 1/3 左右,而且根系发育不良。

本田一般在插后 20—30 天内发病,病株纤细,呈淡黄色,节间显著伸长, 节部弯曲,节上倒生许多气生根。一般都是单秆不分蘖或分蘖很少;发病重的稻株多在抽穗前死亡。枯死稻株的叶鞘上产生白色或淡红色的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轻病株可抽穗,但穗短谷粒少,有的变成白穗。一般病株比健株高,抽穗早。

  1. 病原 恶苗病是真菌性病害。病株上产生的淡红色霉状物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大型孢子呈镰刀形或纺锤形,无色,群集时呈淡红色,一般有 3—5 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圆形,无色,单孢。有性世代的子囊壳球形或卵圆形,蓝黑色,表面粗糙。

  2. 发生规律 恶苗病由种子或病稻草带菌传播。越冬后的病菌在土温适宜、气候较干燥的条件下侵入稻株,从苗期到抽穗期都可为害。

病菌侵入稻株后,在稻株内蔓延,使稻株表现症状,最后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健株伤口侵入引起发病。当水稻抽穗开花时,病株上的孢子又随风传播侵入花器,在颖壳表面产生孢子,并以菌丝潜入种子内。收获脱粒时,病谷上的分生孢子粘附在其它谷粒上,使更多的种子带病。

  1. 防治
  1. 选用无病种子 不要在病田或病田附近的田留种,作种用的种子收获脱粒时,要避免损伤。

  2. 种子消毒 用 2%福尔马林浸种或闷种效果很好。此外用 500 倍强氯精液侵种 24h 后,其防治效果可达 98%。

  3. 不用病稻草催芽盖种或捆秧把。

  4. 经常到田间观察,发现秧田或本田有病株时,应及时拔除烧毁。

(六)稻赤枯病

水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群众称为“坐蔸”。在广西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1. 症状 在禾苗返青分蘖期开始发病,分蘖盛期最严重。受害稻株矮小, 分蘖少;叶片最初为暗绿色,以后基部老叶尖端产生红色小斑,如铁锈一样, 病斑逐渐增多,向叶片基部发展,最后叶片变红褐色枯死。远看稻田,重病田的禾苗似“火烧”状,病株根部变赤褐色或灰黑色,有臭味。

  2. 病原 由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生理性缺钾症。

  3. 发生规律 除稻田土壤缺钾是导致赤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外,还由于施肥不当,过量施用氮肥,造成稻株吸收的氮素过多而钾素却不足,稻体内氮、磷、钾的比例失调或排水不良,长期深灌、土壤缺乏氧气及大量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等,都会使土壤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和有毒物质,使稻根中毒, 并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影响钾素的吸收,所以容易发生赤枯病。

  4. 防治方法

  1. 对排水不良、长期积水的稻田,应开深沟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 实行排灌分家。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施用绿肥要提早翻耕,每0.067ha 施石灰 50kg 左右,以加速绿肥的分解,中和有机酸。基肥和追肥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比,实行浅水灌溉,适时晒田。老病田应在第一次耘田时施钾肥 5—7.5kg。

  2. 对症下药 发病初期应及时排水,中耕耘田,以利根系的生长,并施黑白灰(草木灰 3 份,石灰 1 份混合而成),或单用石灰,每 0.067ha 用30—50kg,或过磷酸钙每 0.067ha10—15kg。然后轻度晒田,促进新根生长, 必要时可追施人粪尿,以促进分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