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杂交稻的特点

一、形态生理特点

(一)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

杂交稻根多、根长、根粗、发根力强、根量大,与常规稻相比,根的数量比常规稻多 40%—50%,而且根系伸展速度快,分布广,入土深,功能旺盛,吸水、吸肥能力强。据辽宁省农科院的试验,不施肥小区的常规稻每0.067ha 产稻谷 346kg,而杂交稻则有 409kg,比常规稻每 0.067ha 增产稻谷63kg。

(二)分蘖力强

杂交水稻分蘖发生早而多,分蘖初始期比常规稻早 6—8 天,三叶期即开

始出生分蘖,比常规稻早 1 个叶龄,五叶的秧已有 3 个分蘖。移栽到本田后

返青较快,分蘖期比常规稻早 4 天左右。分蘖高峰期单株分蘖数比常规稻多

5—6 个。

(三)吸收较少的营养元素,合成较多的有机物质

据全国第一次杂交稻科研协作会议资料汇编,每生产 500kg 稻谷,常规稻从土壤中吸走氮 12kg,磷以 P2O5 表示为 5.5kg,钾以 K2O 表示为 9.5kg; 而杂交稻吸走氮 10kg,磷以 P2O5 表示为 4.5kg,钾以 K2O 表示为 17.5kg。相比之下,杂交稻对氮、磷的消耗量略少于常规稻,但对钾的消耗量较高。上述数据说明,杂交稻吸收较少的氮和磷,却比常规稻合成较多的有机物质,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叶片呼吸强度在生育后期比常规稻低 15%—28%,此时正值大量制造淀粉的时期。呼吸强度低,所消耗的养分少,积累的养分多。

  2. 叶面积比常规稻大 30%—40%,光合作用在前期比常规稻高 35%,中期则比常规稻略低,后期又较高。前期光合作用高,有利于分蘖发生,后期高有利于多积累养分。

  3. 齐穗后最上 3 片功能叶总干重比常规稻高 1 倍左右,单位面积的干重比常规稻高 30%,而且杂交稻的功能叶制造养分的时间长,故积累的养分较多。

(四)穗大粒多、粒重

杂交稻穗大粒多,谷粒充实饱满。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杂交水稻,一般每穗有 150 粒稻谷,多的可达 200—300 粒,而常规稻一般每穗只有 100 粒左右, 杂交稻比常规稻多 50%以上。千粒重 27—28g,也比常规稻重,米质比一般常规稻好。

(五)抗逆性、适应性都较强

杂交稻耐旱、耐涝、耐碱、耐酸能力都较强,因此,只要生育期能满足它的要求,无论在山区、丘陵地区,肥田、瘦田都可种植,也都能获得较高产量。

(六)两段灌浆现象明显

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杂交籼稻大都是大穗型组合,其灌浆期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灌浆高峰阶段,灌浆成熟的时间比常规品种要长。因此,杂交稻要在不影响后作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收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