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芒果病虫害

一、芒果的主要虫害

(一)芒果叶蝉

芒果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又名芒果短头叶蝉,是危害芒果的主要害虫。

  1.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 4—5mm,身体宽短。头部短而阔,宽超过长的好几倍,赤土色。复眼黑色。头顶中间有一个暗褐色斑点,中线色浅,两侧的斑纹粗大, 栗褐色,前胸背板淡灰绿色,有深色斑点。小盾片土赭色,基部有三个黑斑, 中间一个横形或长形,两旁的尖突成角,紧靠中间斑后方和两侧缘稍后处还各有两个小黑点。前翅青铜色,半透明。前缘中区土黄色,其后方和翅端各有一个长形的黑斑(图 9-3)。

卵 长椭圆形,初产无色半透明,后变淡土黄色。

若虫 末龄若虫体长 4mm,土黄色,头大,腹部黑色,背面前方有一个大黄斑。

  1.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代数尚不清楚,每年 4—5

    月是为害盛期。成虫、若虫群集在芒果树上的新梢(嫩芽、嫩叶、嫩茎)、花穗和幼果等处,刺吸汁液,使叶片萎缩、落花、落果,其分泌的蜜露,可诱发煤烟病。成虫在嫩芽和嫩叶中脉组织内产卵,斜插在表面,3—5 粒或多到 10 粒连接成行。成虫、若虫从 4—5 月到 10—11 月都有发生,可为害春、夏、秋梢。

  2. 防治方法 在若虫盛发期间,用 50%马拉硫磷乳剂 800 倍液,或用 40

%乐果乳剂 1000 倍液喷雾,每隔 7—10 天喷 1 次,效果很好。为了保花保果,

在开花前和幼果黄豆大小时,必须各喷 1 次药。

(二)芒果尾夜蛾

芒果尾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俗名叫芒果钻心虫,芒果蛀梢蛾,是芒果的首要害虫。芒果产区都有该害虫的为害。

1.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 11mm,翅展 23mm。体背黑褐色,腹面灰白色。头部棕褐色, 前额披盖有白色鳞毛,下唇须黑色前伸,末端灰白色。胸部背面黑色,胸腹交界处有白色的“八”字形纹。腹背各节两侧各有一个白色小斑点,前翅灰褐色或茶褐色,各横线黑褐色,翅上肾形纹浅褐色,周围镶黑边,后翅灰褐色。

卵 扁圆形,直径约为 0.5mm,初产时呈青色,后变赤褐色。卵壳表面有隆起线 54—55 条,并有 7—8 条横向环圈。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 13—16mm,头部棕褐色或黑褐色,前胸背板棕褐色, 胸腹部青色带紫红色。各体节有浅绿色斑块。

蛹 体长 9.5—11mm,短粗,黄褐色,腹末钝圆光滑,无臀棘(图 9-4)。2.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约 8 代,世代重叠。以预蛹或蛹越冬。第二年 3—

  1. 月温度回升时陆续羽化,成虫白天静伏于树干或叶背,晚上活动,取食花

蜜,交配产卵。雌虫交配后,一般经 3—5 天即可产卵。卵散产,多产于老叶、

枝条上或嫩梢上。每只雌虫可产卵 58—342 粒,一般 200 粒左右。成虫期 10

—19 天。卵期 4 天左右(夏秋约 2 天,冬春 4 天)。

初孵幼虫先为害嫩叶的叶脉和叶柄,近三龄时,才转移钻蛀嫩梢、花穗,

被害后枯梢、干尾。幼虫共五龄,老熟幼虫爬出被害梢到枯烂枝、枯枝、树皮上或其他虫壳,天牛粪便等处结茧化蛹。幼虫期夏秋季 12—14 天,蛹期

10—14 天,世代历期长短与温度高低有关,夏秋季 8,9 月完成一个世代需 1 个月左右。

3.防治方法

  1. 诱杀虫蛹 根据幼虫化蛹习性,可在主干、主枝或侧枝上绑扎稻草、木屑等疏松柔软物,诱使成虫入内化蛹,定期检查烧毁。

  2. 冬季清园涂白 冬季剪除枯枝烂木,树干涂刷 1∶10 的石灰水,以减少越冬虫口数和造成不利于化蛹的环境条件。

  3. 药剂防治 在嫩梢长 3—6cm,花蕾未开放前,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

①90%敌百虫 800—1000 倍液。

②50%敌敌畏乳油 800—1000 倍液。

③50%杀螟松 800—1000 倍液。

(三)脊胸天牛

脊胸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芒果主要的害虫之一。幼虫钻食枝条和树干,使枝条干枯,刮大风时,常造成断枝或树干倒折,严重时影响植株生长。

  1.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 25—35mm,宽 5—8mm,栗色到栗黑色。额上有刻点,头顶后方有许多小颗粒。雄虫的触角长度约为体长的 3/4,雌虫的触角稍短。前胸背板前端比后端稍狭,前胸背板前后端有横脊,中间有 19 条纵脊,脊沟丛生淡黄色的绒毛。前翅翅面粗糙,有灰白色的短毛和金黄色毛组成的长条斑, 排列成断续的 5 个纵行。每翅各 5 行,体腹面和足密被灰色或灰褐色的绒毛。

卵 长圆肾形,长约 1mm,青灰色或黄褐色,表面粗糙,无光泽。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 47—63mm,圆筒形,淡黄白色。头前端褐色,大颚黑色,前胸背板平滑,前缘有断续的褐色条纹。腹部第 1—7 节具有突起移动

器。气孔 9 对,分布于中胸 1 对,腹部 8 对。

蛹 体长 43—47mm,初黄白色,后变淡黄褐色。翅芽达第三腹节,后足达第四腹节。

  1.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 1

    代,主要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也有少数以蛹、成虫越冬。第二年 3—4 月成虫开始钻出孔道,交配后,雌虫在老叶的叶腋、树叉口等处产卵,每处产 1 粒,一只雌虫可产几十粒。4—5 月间,卵孵化为幼虫,随着蛀入枝干,从上向下蛀食,每蛀 0.33m 左右的孔道开一个呼吸和排粪的孔洞,幼虫老熟后即在蛀道内化蛹。成虫羽化后要在蛹室内停留一段时间,才咬宽排粪孔外出活动。11 月份有少数化蛹和变为成虫,但成虫不外出,在枝内越冬。

  2.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园内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2)5—6 月在低龄幼虫为害时和冬季幼虫、蛹、成虫越冬期间,剪出虫蛀枯枝或用钢丝刺杀内部虫体。

(3)幼虫蛀入木质部较深时,可用棉花蘸 80%敌敌畏乳剂 5—10 倍液, 或 40%乐果乳剂 5—10 倍,塞入虫孔内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