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芒果的主要病害

(一)芒果炭疽病

芒果炭疽病(图 9-5)是芒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果实期发病迅速, 为害很大,并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常造成贮运中的严重损失。

  1. 症状 芒果炭疽病发生在叶片、花穗、果实上。

嫩叶受害症状 最初产生针头大小黑褐色、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小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小病斑扩大或多个小斑融合形成大的枯死斑,枯死斑常破裂脱落而形成穿孔,病叶常脱落。

嫩梢受害症状 嫩叶上的病斑扩展至嫩梢上,形成黑褐色病斑,当病斑扩大围绕枝条一圈,则病部以上枝条枯死,枝条表面生无数黑褐小点。

成长叶受害症状 病斑多数近圆形至多角形,直径小于 6mm。斑点两面都产生黑褐色小点。

花穗受害症状 花梗上病斑初时细小,褐色或黑褐色,逐渐扩大后多个病斑融合而形成不定形大斑,使花朵受害而凋萎枯死。

幼果受害症状 果核还未形成以前的幼果感病后,产生小黑斑引起幼果部分或全部皱缩变黑而脱落。果核已形成的幼果感病后,病斑通常只有针头大,基本上不扩展,待果实将近成熟时才迅速发展。但如天气潮湿,小斑也会迅速扩大并产生分生孢子。病部初呈朱红色,后转为黑色。在果实接近成熟时,病斑黑色,形状不一,略凹陷,有裂痕,多个病斑往往融合成大斑块。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真菌,属于两种半知菌亚门。一种是有刚毛炭疽病,另一种是无刚毛炭疽病,病部上出现的朱红色后转黑色的小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内有 1—2 个油球。

  2.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第二年越冬的分生孢子和病部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引起发病。病部再产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辗转为害。病害发生流行要求高温(24—32℃), 高湿。在嫩梢期、开花期、幼果期,如遇高温多雨的天气,此病严重发生。如果干旱,此病发生很少。

  3. 防治方法

  1. 加强栽培管理 种植时注意适当的株行距,以利于通风透光;如密度过大要适当修剪,降低果园温度。冬季进行清园,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消灭侵染来源。

  2. 掌握关键时期进行喷药防治 一般认为在开花期当 2/3 的花朵开放时喷 1 次,隔 10 天再喷 1 次,当大多数花朵已结果时喷 1 次,隔 1 个月后再

喷 1 次,连喷 2—3 次。如能在冬季休眠期喷 1 次药,其效果更好。幼苗在 3

—5 月及 9—10 月病害发生较多时各喷药 2—3 次。有效药剂:

①1∶1∶100 波尔多液。

②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③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④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二)芒果白粉病

芒果白粉病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嫩叶。在感病部位先出现一些分散的白色霉状的小斑块,以后小斑块扩大互相连接,形成一层苍白色霉状层,霉粉层下的病组织变紫色或褐色。花受害,停止生长,不能开花,2—3 天后脱落,嫩叶多半是叶背感病,但有些品种叶背和叶面都可感病。

白粉病主要在春季发生,为害花序、嫩叶及幼果,引起花序、叶片、幼

果脱落。此病在高温干旱的春夏季节最易发生。

防治方法 花序伸长至幼果期,连喷 2—3 次药剂,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药剂:

①50%硫黄悬浮剂 200—400 倍稀释液。

②20%粉诱宁乳剂 1500 倍。

③25%多菌灵 500 倍稀释液。

④0.3 波美度硫黄合剂。

(三)芒果梢枯流胶病

芒果梢枯流胶病主要为害芒果茎、枝条。茎或枝条感病后,皮层坏死而出现溃疡症状,流出白色后转为褐色的树胶,病部以上的枝条枯萎。在枯死枝条上生小黑点。病部下面有时会抽出新枝条,但叶片褪色。剥开病部树皮观察,形成层和邻近组织变黑色,变黑病部迅速向上扩展,致使枝条受害枯死。花梗有时受害发生纵走裂缝,病害扩展到幼果上,致使幼果变黑脱落。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子囊壳(内藏子囊孢子)及分生

孢子在病树和病残体上越冬。环境适宜时,越冬的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芽管由伤口侵入寄主组织,而使寄主发病。病部上不久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重复侵染。

高温(30℃)高湿和阴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本病发生流行。受天牛为害较严重和树势衰弱的植株发病较多。

防治方法

  1.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使树体生长健壮,以增强抗病力。

  2. 防治天牛等蛀食性害虫。

  3. 切除病部和病死枯枝,枝干发病初期,迅速将病部割除,然后用波尔多液浆(1

    份硫酸铜、2 份鲜石灰、3 份牛屎混合成软膏状)或托布津浆(200 倍托布津混牛屎)涂封伤口。枝干枯死的要从病部下 20—30cm 处锯断,锯口用上述药剂涂封。

  4. 结合防治炭疽病、白粉病进行药剂防治。具体方法可参照芒果炭疽病和白粉病的有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