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
桑代克用实验法对动物的心理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他设计了迷路圈、迷箱、迷笼等实验工具,研究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行为。例如,他将饿猫关在迷笼里,笼外放着鱼,猫要出来吃鱼,就要做出乱跳、乱抓、乱咬等许多无效的动作,随后偶尔拉了绳子或推动了其它装置,突然把门打开, 走出笼外吃到了鱼。他认为动物就是这样通过尝试错误而偶然获得成功的, 他把动物这种偶然成功的行为称作学习。桑代克根据这些实验,认为动物的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连结,并把这种看法照搬到人类的学习,提出了学习过程的三个基本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①准备律。桑代克认为,一切反应都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共同决定的。内部状况主要指反应者的内部心理状态。个体要学习是因为有某种需要,具体体现为兴趣和欲望。兴趣和欲望是否跟反应一致,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他认为,良好的心理准备还应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不可缺少的素养与能力方面的准备,良好的素养与能力有助于心理准备的完善。具体体现在教育上,就要求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②练习律。练习律是指学习需要重复,其实质是强化刺激与反应的感应结,所谓“业精于勤”、“熟能生巧”可为这条定律的说明。
③效果率。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前的内部心理状况,满足感比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这条定律要求学习要有严格的计划,使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控制环境,消除一切不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干扰因素。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应注意学生是否疲劳和厌倦,可先将作业中的乐趣讲给学生听或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儿童的心理准备。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感到太困难,以免使他们感到苦恼,最
终导致气馁。从练习一开始,就要严加监视,尽量避免错误和失败,即使出现过错,教师也不能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迅速加以肯定和鼓励。桑代克的这些方法对教授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会有较好的巩固作用,但明显带有刻板和机械训练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