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年代末到 30 年代的乡村教育

本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农村经济急剧萎缩。农民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来改善农村生活,稳定社会。他们受美国教育实验的影响, 从 1925 年起纷纷建立农村教育实验区,形成在中国教育史上颇有影响的乡村

教育运动,到 1935 年,全国民众教育实验区有 193 处。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以下这些。

①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最早提出划区进行农村教育实验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925 年 8 月,黄炎培在“山西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计划”中提出了选择实验地区的标准,推行乡村职业教育的计划,实施这种教育的组织以及实用的解决办法等内容。随后,职教社又提出《试验农村改进计划》,本着富教兼施的原则,列举了包括农事、工艺、义务教育、平民教育等 21 项事业。1926 年 7 月,在沪宁线上的徐公桥创办了第一个实验区,

成立乡村改革进会,下设总务、建设、农艺、教育、卫生、娱乐、宣传 7 部, 试验期 6 年。6 年中,他们建立农艺试验场,设立农具农产品陈列室,散发改良种子,组织信用合作社,开办夜校,举行露天识字、讲演等,于 1934 年试验完毕交地方办理。此外,职教社还在镇江黄墟、吴县、养人桥、沪郊等地办理过农村改进实验区。

中华职业教育社希望通过改进的办法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这只能是一种改良主义幻想,但它采取“富政教合一”的方针,把发展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这是很有独到之处的。

②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 1926 年,陶行知提出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生活教育的主张,他说:“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创办一百万个乡村”,“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①。为此,1927 年 2 月他创办了晓庄中心小学,3 月又创办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29 年 3 月改名晓庄学校。

晓庄师范是完全按“生活教育”的观点办理的,晓庄学校以万物为导师, 宇宙为教室,生活为课程,主张目前的教育要进行根本的改造。晓庄学校附设小学师范院、幼稚师范院及中心小学 8 所,中心幼稚园 4 所,还有民众夜

① 陶行知:《生活教育论集》,生活书店 1937 年版,第 83—86 页。

校、晓庄医院等,并在当地提倡修路,设联村武术会。这是陶行知实施乡村教育的最新实验。1930 年 4 月,晓庄学校被国民党封闭。

1932 年,陶行知发表教育小说《古庙敲钟录》,描述了他关于以学校为中心改造农村的理想,提出要把中国建成无数个工学团,使人人生产,人人长进,人人平等互助,这样中华民族将焕发新的生命。根据这个理想,他草拟了《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提出工学团要把工场、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在工学团中要实施普遍的军事训练、生产训练、科学训练、识字训练、民权训练和生活训练。1932 年 9 月,陶行知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

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等。其中,儿童工学团采取小先生制,把失学儿童组织起来,采取大的教小的, 会的教不会的办法,人数多的三四十人,少的五六个人。学习内容主要是陶行知编的《老少通千字课》。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鱼池的堤、办合作社等。1939 年以后,山海工学团的试验因战事停止。

陶行知开办的晓庄师范在当时颇有影响,全国各省也都开始创办乡村师范。

③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试验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成立之初,主要在城市中进行识字教育。 1930 年 10 月,平教会成立定县试验区, 并系统地提出了乡村教育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为了改变这些,就要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是公民教育。教育方式采取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定县试验区调查了当地历史、地理、人口等社会概况,创办了平民学校,还建立了农场、合作社、卫生院等。1932 年,晏阳初替国民党政府拟定《县政改革方案》, 这以后平教会的乡村改革实验就与国民党政权结合起来,为蒋介石实验管、教、养、卫的“新县制”服务。

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梁漱溟十分重视农村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命运取决于“乡村建设”。在他看来,中国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中国社会是以伦理为本位,靠伦理维持的社会,因此,维持社会秩序不在政权而在礼俗,以此为出发点,他提出实行“乡村建设”的主张,通过政教合一的途径, 用乡农学校去实行对农民的精神陶冶、自卫训练和生产知识等的教育。

1929 年,由河南省政府决定,梁漱溟在河南创办“河南村治学院”,设农村组织训练和农村师范两部,培养基层政权人员和乡村教育人员。后来又在山东邹平、荷泽办实验区。具体作法是:由县政府下办学公文,在各区组织乡农学校校董会,开办乡农学校。乡农学校分初高两级,对象为 18 岁以上

的成年人,时间在冬季 3 个月。内容主要是精神陶冶,以《三字经》、《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为初步教材,从而在农村恢复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