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教育理论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其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始终把教育视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了对教育领导机构和学校的改革,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出发,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教育理论、纲领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

①教育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就揭露了沙皇俄国教育的阶级性和反动性。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多次阐明资产阶级教育浸透着资产阶级精神,批判了教育超政治的观点。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教育必须贯彻无产阶级的精神,结合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和任务同无产阶级政治联系起来。

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1919 年)中提到:在国民教育方面, 俄共(布)的任务是把十月革命所开始的事业进行到底,把学校由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工具变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学校应培养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列宁指出,教育应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通过教育培养提高劳动者文化科学知识,从而不断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论文化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列宁在其晚年发出了进行文化革命的号召。他把文化革命看作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看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没有文化革命就不可能把经济落后的俄国变为先进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革命的任务是:扫除文盲,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广泛进行政治思想的宣传教育,造就新型的知识分子,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以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发展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的民族文化等等。

列宁对孟什维克和无产阶级文化派在文化问题上错误思想进行了批判, 为文化革命指明了方向。

③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列宁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的阶级性时,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教育和资产阶级政治的密切联系。列宁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整个教育中,我们都不能持有教育脱离政治的旧观点,我们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①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结合联共(布)党和苏维埃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使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利益服务的问题。

④培养建设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1919 年 2 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出了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的要求。1920 年 10 月, 在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题为《共青团的任务》这一演说时,详细论述了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要求。列宁要求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从全部人类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典范”,“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①,他还

① 《列宁选集》第四卷,第 363 页。

① 《列宁全集》第 39 卷,第 299 页。

提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是青年一代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列宁非常重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问题。

⑤论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十分关心培养新型教师的问题。列宁认为,教师肩负着培养建设新生活的年轻一代的重任,是向工农群众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可靠支柱。他分析了十月革命后教师队伍的状况,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和建设教师队伍的政策。

列宁在其晚年提出实行文化革命的伟大号召时,要求重视提高教师地位的问题。他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就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②“应当把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的地位。”同时,还提出要提高教师思想意识和各方面的素养,“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③

⑥论无产阶级政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权问题。列宁一贯重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严厉批判了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等对教育领域加强党的领导的恶毒攻击;论证了公开承认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的必要性。无产阶级文化派的一些领导人,以“独立”、“自治”为口号,想取消党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领导,列宁对此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如何实现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问题上,列宁作了许多重要指示,他要求在党的工作会议上,应经常研究和讨论教育问题,少谈些“领导”,而多做些实际工作,并且要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发挥工人和劳动农民在教育方面的主动性,注意吸收有实际经验的专家和教师的意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