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教育的“民主化”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开始了教育的“民主化”与“现代化”进程。1918—1919 年,一些进步的社会人士和教师组成“新大学联合会”,提出了“新教育”和“统一学校”的主张,要求改革法国的教育制度。该团体的宗旨是:实现学校制度民主化,消除人为的阶级鸿沟,为一切人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具体建议包括: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 14 岁,扩大免收学费的范围; 废除双轨制,实行“统一学校”。中学按性质分为人文和职业两大类。儿童在初等教育阶段进行统一的教育,然后接受智力选择,根据能力与性向的不同决定进入哪一类中学。两类学校的学生均可升大学。

以“新大学联合会”的努力为契机,“统一学校运动”在法国逐渐展开, 并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初等教育方面,1923 年法国政府规定,在 6—13 岁的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必须按同样的教育计划实施教学。1925 年以后,这项规定普遍得到实施,初步实现了小学阶段的“统一学校”。全国所有的初等学校包括小学和中学预科班都开设同样的课程,由同等资格的教师任教,同样接受初等学校视察员的监督,从而取消了以前中学预科班所享有的各种特权。1933 年,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中学入学统一考试制度,以保证两类学校的儿童升学机会均等。1936 年,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 14 岁,小学毕业生一律参加入学考试,合格者升入中学,落选者进补习班或职业学校。

中等教育方面,1930 年,法国政府规定,国立、市立中学一律免费。1936 年,法国教育部长翟(M.J.zay)宣布设立初等教育指导局和中等教育指导局, 以确保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1937 年,翟向国会提出在中学初级阶段实行统一学校制度的方案。其主要内容有:将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的初级阶段改为独立的公立学校,以实现初等中学教育的统一化,并与初等统一学校衔接起来;儿童在 11 岁举行“初等教育证书”考试,对持有初等教育证书的小学毕业生设一年“指导班级”。然后按照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于第二年进行分流,分别升入古典、现代和技术三类中学。此项改革建议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并于 1947 年被法国政府正式采纳。

在普通教育进行改革的同时,一战后法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也开始发展。1919 年,法国议会通过了阿登省议员阿斯蒂埃起草的一份职业技术教育法案。法案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为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使学生获得各门科学知识和工艺知识。

阿斯蒂埃法案的主要内容是:18 岁以下的青年有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的义务;全国每个市镇必须设立一所职业学校,雇主每周都要让学徒抽出 4 小时

工作时间去上学,年学时累计不得少于 100 小时,学校经费由国家和雇主各负担一半;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普通初等教育内容、职业技术课程和劳动实习三部分,设立职业能力证书考试。

阿斯蒂埃法在法国被称为“技术教育宪章”,它的实施为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