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馆”系统的建立及活动

进入民国以后,以武术、养生健身性活动及各种民间游戏为代表的我国传统体育,继续在民间存在和发展。其中武术和部分其它项目逐渐进入学校体育和各级竞赛中。尤其是武术发展很快,成立了各种民间武术团体,在国民党政府时代,逐渐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国术馆”系统。

1926 年 12 月,张之江、李景林和钮惕生在南京共同创办了武术研究所, 后改为国术研究所。1927 年 3 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在国术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中央武术馆,6 月改为中央国术馆,由张之江任馆长。

根据《中央国术馆组织大纲》的规定,中央国术馆的宗旨是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其任务是研究和教授中国武术与体育,编著有关国术及其它武术方面的图书,并且管理全国武术。

中央国术馆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就通令各级行政区普遍设立相应机构。30 年代初,各地相继成立了地方国术馆。据不完全统计,到 1933 年底, 共有 24 个省市建立了国术馆,县级国术馆达 300 多所。县以下许多区、村也成立了国术支馆。各级国术馆均受上级国术馆和同级政府领导,这样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术馆系统。

国术馆系统成立以后,举行了一系列的“国术考试”,组织了一些比赛、训练和出国访问等活动。由于许多武术家和社会活动人士的努力,不少国术馆在推行有组织的武术训练和比赛,整理传统文化遗产,编辑武术书刊和教材,促进武术的改良和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贡献,对推动二三十年代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