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时期的德国教育

共和时期是德国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对传统教育制度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对战后联邦德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初等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1919 年,德国颁布了魏玛宪法,该法对教育改革作了明确的规定,它要求废除等级的双轨制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单一的学校系统。为此,1920 年德国明令规定取消中学的预备教育阶段, 建立统一的初等国民学校——基础学校。凡 6 岁至 10 岁的儿童,无论贫富贵贱,都必须到四年制的基础学校学习。读完基础学校,通过考试,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中学,准备以后升入大学。大多数学生进入高等国民学校继续学习 4 年,完成义务教育。

4 年基础学校再加上 4 年高等国民学校,属于德国强迫义务教育阶段。6 至 14 岁的少年儿童,不能进入中学的都必须完成这段教育。8 年义务教育之后,还要尽可能到补习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这样,实际义务教育的年限被延长了。

在改革初等义务教育的同时,中等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1920 年,德国全国教育会议决定,从 1922 年起增设两种学校:上层建筑学校和德意志中学。

上层建筑学校建立在 7 年制的国民学校基础之上,与高等国民学校 7 年

级相衔接。读完高等国民学校 7 年级的学生,成绩优异者可以被送到上层建筑学校继续学习 6 年,将来有资格报 考高等学校。

德意志中学建立在基础学校之上。这是一种以“德意志文化”为主的中学。在这里,德意志文学、德意志历史、德意志地理等课程特别受到重视, 它集中、突出地浸透着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精神。它的创立,是与德国长期存在的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情绪分不开的。纳粹法西斯上台后,这种学校倍受重视。

②师范教育。德国历来重视师范教育。共和时期,德国对原来的师范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从 1924 年起小学教师必须由高等学校的师范学院来培养。高等国民学校的毕业生,不能进入师范学院学习,只有中等学校毕业生,通过严格考试选拔后,才能作为未来小学师资来培养。师范学院学制 4 年,前两年为理论学习年,后两年为实习年。这样,小学师资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了。

中学师资的培养制度也有所改变。根据 1917 年《中学教员培养规程》规定,中学教师由大学直接培养。在大学学习 4 年以上,经过“学业考试”, 成绩及格者获得见习教员资格;接着进行两年的讲习与试教,然后参加“专

业考试”,合格者成为助理教员。以后经过正式任命才能获得中学教员资格, 任期终身。

可以看出,德国非常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长期以来,形成了尊师重教的传统,这是德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③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方面,德国非常重视科技教育和学术研究,大学成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场所。同时,实行大学自治,教授、系主任和校长由大学会议定期改选。高等教育的改革 使这一时期德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居世界各国首位。

总的说来,在共和时期,德国教育改革幅度较大,发展速度很快。但是, 在这一时期,“公民教育”、“宗教教育”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一定地位,教育领域充斥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精神,这就为纳粹法西斯上台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