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发展的略的途径选择

(一)产业发展是从重工业搞起还是从轻工业搞起的战略途径选择过去理论界片面地将途径的选择的依据只归结于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制度,因此,认为从轻工业发展搞起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道路,而从重工业的发展搞起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导致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实际上,在发展战略的途径选择上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依据,特别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在不同阶段的轻重工业所生产的产品的经济用途。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途径反复证实:当经济发展处于向工业化过渡阶段或工业化的准备阶段时,生产力水平决定社会劳动主要用于解决人们的吃饭、穿衣问 题,即温饱问题,因而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剩余产品,不可能提供发展重工业所必须的大量资源积累。如果强行发展重工业。只会导致物资短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这一途径显然是不可取的;当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阶段时,工业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劳动手段的彻底改进,是用机器生产取代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手工劳动。霍夫曼根据20 个国家的时间系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指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可见,工业化阶段的发展战略应当选择注重重工业发展的战略;当经济发展处于现代化阶段,发展战略的途径主要将不再是在轻工业、重工业或生产资料生产、消费资料生产之间进行选择,主寻部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生产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化上。在这一阶段,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从消费耐用消费品转向消费社会服务,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及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唯独第三次产业的上述两项指标都保持着向上的势头,出现 “经济服务化”现象。

我国在产业发展战略的途径选择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今后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二)内涵外延扩大再生产途径的选择

从产业发展过程各阶段来看,一般说,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实现产业发展的一般途径,内涵扩大再生产是实现产业发展的特殊途径。在向工业化过渡的阶段,由于大机器工业生产刚刚起步,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潜力十分有限。产业发展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积累的速度。在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大量的投资,这时产业发展的程度取决于由投资决定的固定资产的形成规模。即使在现代化阶段,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取决于资金所代表的社会劳动的追加程度。所以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实现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一般途径。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基础差,底子薄, 资金积累困难,只能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内涵扩大再生产途径。经过 40 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但认真回顾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从总体上看,我国选择的基本上是以外

延扩大再生为主的发展途径。因此,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等各个领域,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的问题都很突出。这种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方式,是当前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再靠消耗大量资源来求增长,是不取的。今后应注重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途径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特殊途径转变。

(三)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战略途径选择

所谓平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全面发展来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理论基点是贫困恶性循环论

①。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贫困的恶性循环是其不发达的主要原因。

贫困的恶性循环存在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在供给方面表现为储蓄与投资之间的恶性循环,即:低收入→低储蓄→低投资→资本形成不足→低劳动生产率→低收入。在需求方面表现为收入与需求之间的恶性循环,即:低收入

→低购买力→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狭小→投资引诱不足→低劳动生产率→低收入。上述两方面的恶性循环相互影响,使不发达状况难以扭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因此,为打破恶性循环,就必须通过投资活动来创造需求,在各个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使它们互相提供供给,相互给予投资引诱,使各产业同时发展,以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平衡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应大规模进行;另一个是各部门均衡发展。从供给平衡的角度看,通过全面投资使各部门相互提供投入,避免了供给瓶颈以及辅助生产要素缺乏所引起的资本浪费,从需求平衡角度讲,各部门的均衡发展使所创造的收入刚好吸收各部门的产品。通过平衡发展的战略克服了发展中的各种供求阻碍,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保证经济中各部门的获利,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平衡发展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善,单靠价格机制,很难在短期内调集大量资金并在各部门按比例配置以求平衡发展,而必须借助国家的行政手段,通过宏观计划才有可能。

平衡发展的实质是要克服经济当中的不可分性的障碍,以获取内部经济的好处和扩大经济规模而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以此迅速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但是,平衡发展要求各部门齐头并进,同时发展,这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在资金短缺、外汇稀缺,人才不足的条件下,分散出击只会一事无成。此外,平衡发展战略对国家的管理水平、统计资料的丰富和详实都提出一系列的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因此,尽管平衡发展的策略从理论上看起来十分诱人,但实际上实施起来却很少能成功。

平衡发展理论后来受到一些发展经济学家的批驳。他们指出,平衡发展战略所需要的资源正是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否则它们就不成其为发展中国家了,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在传统的落后的经济上面强加上一个现代化部门那是不恰当和不现实的。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更指出, 发展中国家的最大欠缺在于对机会的理解和作出投资决策的能力。应设法制造出一些能强使人们作出投资决策的局面来弥补这种缺失,要想出现这种局面,就要有意使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不平衡”。他指出,不发达国家需要特殊的“压力机制”或“起搏器”,以发挥它们的潜力。他认为,发展并不那么多地依赖找到既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佳配合,而依赖于为发展目标唤起

① R·纳克期:《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1953 年英文版。

和获得被掩盖、被丢散或利用不佳的资源与能力。譬如,赫希曼认为,在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生产性投资之间,假如先对前者进行大规模投资,其后并未造成使生产性投资处于一种非投资不可的地位,那么这样做的结果并不一定会达到增长的目的;反过来如果政府只提供最低限度的基础设施,而通过诸如保护性关税、补贴等办法鼓励企业投资于生产性活动,那么随着生产性投资的增长,经常性设施的缺少就日益突出。这样,这种压力就会成为政府合理分配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一种标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基础设施落后可直接生产性投资,经济发展反而更快一些,资源分配也更合理一些。

不平衡发展战略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将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集中配置在某些产业部门和地区,首先使这些部门和地区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地区间的联系效应与驱动效应,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不平衡发展战略中怎样选择部门先后顺序?赫希曼提出了“联系”的概念。比如钢铁工业在生产中必须向采矿业、运输业、工业机械业等提出需求,这对钢铁工业来讲是一种“后向联系”, 而钢铁工业产品又为其他产业买走,这对钢铁企业是一种“前向联系”。联系的概念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与传统经济分析不同的分析概念。为了保证生产性投资不断进行,赫希曼建议选择那些具有最大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的部门优先发展。因此,选择社会初始投资时,不是选择生产最后制成品的产业,而是应当选择那些靠近投入产出矩阵中间部分的部门,即那些既有后向联系又有前向联系的部门发展。

那么究竟应采取平衡发展,还是不平衡发展的策略?从行政管理角度讲,不平衡发展的要求虽然低于平衡发展,但是要求也还是相当高。因为, 政府为作出有利的决策,必须收集大量数据,必须选择一些部门和领域,比较它们的相对利益,决定适当的制度以刺激投资等等。因而这个任务决不是十分简单的,赫希曼强调决策的困难和机会认定的困难所造成的发展的停滞。那么,究竟是资源决定经济增长,还是人为决策上的不当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或者说究竟是资源的短缺,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现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导致了经济的落后和停滞?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一个贸易收入比率比较高的国家中,执行不平衡发展战略较为适合。而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则需要平衡协调发展。从长期看,平衡发展应当是一个目标,而不平衡发展可以作为实现平衡发展这一长期目标的手段。

(四)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途径选择

进口替代战略主张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国外的经济依附。这一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选择新的发展模式和建立新的对外经济关系曾产生过广泛的和重要的影响。

进口替代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是在二次大战后提出的。然而,最初的进口替代却起源于 30 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二次大战后,印度等一些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开始实行进口替代。同时,一些发展经济学家也开始对进口替代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他们认为进口替代战略的提出主要基于下列两种考虑:一是为了加快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二是使发展中国家减少或摆脱对外国的经济依赖。

进口替代战略对一些国家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一,它突破了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束缚;其二,它极大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为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和加快了这些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使得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多样化的工业生产,形成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通过多样化的增长,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始趋于一体化;其三,随着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一些方面明显地减少了对国外的依赖。但是,进口替代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也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技术上的落后;二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三是臃肿的官僚行政体制。此外,这一战略还有可能造成二元结构的延长和劳动力的长期过剩

①。尽管进口替代战略存在着一些局限,但正如许多人所认为的,进口替代是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必须采取的发展战略。只有在进口替代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进行新的发展途径的选择;或者是在更高层次上继续实行进口替代;或者是转向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主张优先发展出口产业,通过扩大出口来增加资金积累、扩大市场和实现规模经济,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从 60 年代起这一战略开始陆续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采用,对于推动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生产的专业化和出口增长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由来以久的观念。这一观念同自由贸易理论相连,其主要理论根据是比较利益原则和生产要素禀赋原则。这些理论虽有其局限性,但仍具有其合理性,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就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特别是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发展制成品出口的实践来看,发展中国家通过大力发展出口能够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在任一时点,比较利益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不能获得出口的不断发展。最后,发展中国家必须重视寻求和争取动态的比较利益,根据需求的变动和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及时地和不断地调整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

近 30 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出口导向战略对于促进和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一战略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这才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次,这一战略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摆脱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所造成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出口导向战略能力实施进口替代战略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作出新的选择,使那些及时转向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能通过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积极发展国内主导产业的产品出口,带动关联产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进口替代战略所导致的困境。再次,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例如,香港、南朝鲜、新加坡通过采取出口导向战略,使得经济获得快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

① H·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1979 年英文版。

但也应看到,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实施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其一,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导向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由于当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在相当程度上阻碍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使得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障碍重重。其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产业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关税保护和价格补贴,从而造成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实际换汇成本高昂, 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其三,突出和强调出口产业的发展,常常导致其他产业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流向出口产业,造成其他产业投人不足,直接影响到这些产业的发展,甚至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调和经济的畸形发展。其四,加重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对于这两种发展战略的选择,需要结合具体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需要注意其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和具体结构。这两种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互为因果和相互促进。依一国所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现为相继性、替代性和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