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
一、规模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导致的生产量的增长。规模经济可以分为产品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三个层
次。产品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产品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而带来的经济上的有利性。工厂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活动的不可任意分割性而带来的工厂大规模生产在经济上的有利性,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用性,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
一般来说,在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要想通过扩大生产批量来降低单位成本会很快达到极限,因而需要进一步投资,扩大生产能力,才能实现更大的生产批量,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所以,规模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降趋势,即随着生产设备的增加和生产能力的扩大,产品的单位成本呈有规律的下降态势。但是,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也不会是无限的,由于受市场容量,产业的技术工艺特征以及管理幅度等因素的制约,当生产能力扩大到一定规模之后,再扩大生产规模,单位成本反而会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见图 4 一 9。
从理论上讲,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最接近横坐标轴的点)所对应的产量 Q 就是最优经济规模。在 Q 点的左边,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下降, 被称为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在 Q 点右边,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上升,被称为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在很多产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到达理论上的最低点之前,其下降超势已非常缓慢,这一缓慢变化的始点 Q',亦即长期平均成本由剧幅下降转变为极不明显下降之间的连接点,往往被称为某一产业内工厂的最小有效规模,如果在这一规模上再扩大生产,所导致的收益增加就很小了。
(二)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
-
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生产规模的扩大,为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对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在经济上的有利性,亚当·斯密曾有精辟的论述:“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①
-
先进高效的生产技术和大型生产设备的广泛使用。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广泛采用先进、高效的生产技术和大型的生产设备,这就会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趋于下降。同时,单位产品的投资额也会下降,这也是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一个原因。
-
标准化和简单化生产。大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有利于实行标准化
①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 1974 年版,第 8 页
和简单化生产,从而有利于节约劳动、节约原材料、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而且也为开发和使用高效、专用机械设备创造了基本条件。这些都会增加收益。
- 市场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的节约。大企业一次性大批量购进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要素,可以比多次小批量进货节约交易费用,还可以享受较大的批量折扣;同时,大规模错售又能够减少单位产品的销售费用。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他们通过合理分工,
各自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有利于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这些都会节约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