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政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或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产业政策的效应与作用范围是不同的。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干预程度较大的硬性产业政策; 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需要有干预程度较小的软性产业政策。因此,产业政策具有明显的历史性。但是,这些情况并不能揭示产业政策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产业政策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现代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现代经济增长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是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不发达经济状态向发达经济状态转变过程中的经济增长,这种转变过程的历史分期,可以按照经济学家提出的种种标志加以区分。按照产业革命是人类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的标志来分,迄今最完整、全面的划分,是人们已经或正在经历六次产业革命,即:第一次产业革命是指 18 世纪下半叶纺织机、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以蒸汽动力的首创为其主要特征,以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变动力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为其主要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是指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电力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包括电机、电讯、汽车、铁路等在内,使社会生产由蒸汽时代步人电气时代,第三次产业革命是指二战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突破,以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和生产线为其主要标志。第四次产业革命是指从本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它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的出现和应用,第五次产业革命是指从本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信息革命,以“信息高速公路”复盖全球村为远景目标。第六次产业革命是指从本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的绿色革命,又称农业产业革命,以 1992 年 6 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 世纪议程》为主要标志。按照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标志来划分,国外有的学者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以在 13 世纪后个叶完成产业革命的英国为首,由法国、美国等国为中心组成。这一代在总体上重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避免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实行自由贸易。第二代是包括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在内的国家组成。这一代的国家采取市场经济体制大约晚了 100 年。为了赶超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重视对经济的干预,努力扶植和发展国内产业。第三代是指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以及东亚地区。这一代国家和地区注重引进外资,发展速度快。无论从什么角度或是以何种标志来研究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可以看到现代经济增长和以往经济增长相比,具有如下的显著特征:

一是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随着信息革命和新的产业革命的到来,现代生产技术日新月异,新的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正在结成全国性和全球性的网络。巨额的国际资金以分秒计的速度在金融市场上移动,跨国公司在全世界寻找投资场所和贸易机会。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大国的经济联系和资金周转日益紧密,既相互需要而又相互依存。为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同力。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应运而上。北美、东亚和欧盟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经济中心。各中心区域内的合作自不待言,区域间的合作在继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之后,又有亚欧高层会议。

二是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多极世界是在两极格局的解体中出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加快发展,各大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力量对比出现了变化。一方面,苏联解体,美国力量受到削弱,而另一方面,不少国家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两极格局已不适应世界局势变化的潮流。在多极世界中,不少发展中大国已成为新的格局中不可低估上不可缺少的强大力量。这些国家近些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影响不断增强。世界不再是少数发达国家争权夺利、讨价还价的场所,而是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殿堂。

三是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和地位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关系多极化的形势下,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安全和参与国际竞争, 已成为世界各极事关其国际地位和民族命运的大事,各大国纷纷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经济问题上,以振兴本国经济作为首要目标,加速发展经济科技, 增强综合国力。以争取在未来世界上占有较多的优势地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继续发展,一方面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相互关系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各国的经济、科技竞争也在迅速展开,各国争夺市场的角逐将会更加激烈。因而今后的世界安全和国家安全,就不单是军事问题和武器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经济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应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十分注意经济科技问题,把扩大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大力加强经济实力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力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跟上世界形势的发展。

显然,从上述分析看到,现代经济增长远不是第一次产业革命时代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时代,也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时代,而是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面前各国致力于现代经济增长的新时代。

各国致力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任务已经和本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等相融合,成为各国在国际关系中的首要任务。在此情况下,单靠一般的经济政策(如宏观总量政策),是难以较好地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任务的。现代经济增长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过程,而是经济、科技、社会三者紧密结

合,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经济过程。它本质上反映了一个宏观结构效益问题:(1)现代经济增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特点,从而使结构效益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支撑点。(2)现代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大量运用,然而科技创新不可能在现有各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展开,它总是首先在某些特定部门出现,然后通过结构关联效应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3)现代经济增长加快了产业结构变动转换的频率,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而自觉调整这种迅速变动的产业结构,使其不断优化,又将把经济增长排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更适应现代经济增长的要求,必须采取新的促进结构优化与成氏的经济政策。

研究促进结构优化与成长的经济政策,一般是与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相联系的。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初期,可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往往是数量型或速度型发展战略,但一旦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这种发展战略就不再适宜了。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主要伴随着结构优化和技术不断进步。当经济发展战略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时,或者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时, 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技术进步要效应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就成为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这种新的发展战略,就必须采用相应的产业政策。

由于市场机制是一种短期的事后调节,而对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及贸易结构等的事先调节,单靠市场机制是难以胜任的。市场机制的灵敏信息可以反馈到宏观与中观层次,但“高于市场”的调节其自身是无能为力的。因此, 还需要通过政府实施产业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尽管市场机制对于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功效,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行政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如资产存量的转移对结构调整的作用,但它在新产业的开发等具有战略意义的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必须指出:产业政策对市场调节不足的补充,实际上是以现代经济增长为背景的。如果不以现代经济增长为其背景,那么用总量政策也可弥补市场的不足,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这样,就会把产业政策形成逻辑与一般经济政策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