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一)规模结构效率的含义

由于规模经济性的存在,资源在产业内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分配状况影响着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就是从产业内规模经济效益实现程度的角度来考察资源的利用状态。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通常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来表示。

一般来说,不同产业由于技术经济特点不同,实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最

小企业规模(最小有效规模)是不同的。如果某个产业相对于其市场容量而言,最小有效规模很小,那么市场就可以容纳较多达到有效规模的企业,从而既能利用竞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能充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但如果某个产业相对于其市场容量而言,最小有效规模较大,只有当这个产业中企业数量较少时,每个企业才能达到有效规模,在这种情况下,这少数企业已经成为具有垄断力量的企业。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充分发挥竞争的作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充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实际估计垄断与竞争对效率的影响时,必须对具体产业的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对由垄断造成的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和由垄断企业的大规模生产经营而获得的规模经济效益进行比较,也即根据垄断对效率的两个方面的影响来估计得失情况。

(二)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特点

产业内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可以分为三种:1.未达到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所必须的经济规模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给者,这表明该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不高,存在着大量低效率的小规模生产。2.达到和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给者。这说明该产业充分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处于理想状态。3.市场的主要供给者是超经济规模的大企业。由于这种超经济规模的过度集中,已不能再使产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降低,只是加强了企业的垄断力量,因此并不能提高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在发达国家,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多数产业,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给者。贝恩对美国汽车、水泥、石膏制品、铜、服装、食品、卷烟、打字机、农业机械、钢铁等 20 种产业的调查表明,70 一 90%的产品是由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生产的。日本、欧洲也是这个情况。在日本,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钢铁、石油化工、汽车、电视机等产业,主要生产厂家都是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规模结构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以乙烯为例,1960 年价格为 75—83 日元/公斤,随着整个产业的规模经济化,1971—1922 年降到 27—30 日元/公斤。

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使规模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得到发展,逐步淘汰一些低效率的小企业,最后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美国基本上是这种情况,二是政府推动。战后日本主要是这种情况,以乙烯生产力例,1955 年政策只批准年产 4 万吨以上的乙烯项目,1965 年只批准年产 10 万吨并能发展到年产 20 万吨的项目,1967 年只批准年产 30 万吨以上的项目,仅十余年,几乎所有的乙烯生产企业都达到了经济规模。

第二,在大多数产业,都存在一批非经济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利润率比较低,有的经常亏损,但不退出市场,长期存在。贝恩调查了美国的 20个产业,发现在这些产业中,有 10 一 30%的产量来自非经济规模的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一是企业设备早已超过折旧期,

未及时报废,已经不会增加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二是这类企业的经营者和工人的工资都很低,提高了企业的生存能力;三是小企业主往往是兼营企业, 没有业务就停工,有业务就开工,因此企业长期存在;四是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就业率或有利于就业结构的调整,与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和利益关系密切,有时能得到政府支持;五是一些有特色的传统地方工业,虽很小,但

有市场,因而能够生存但利润不高;六是在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存在这样一批小企业,给大企业拾遗补缺,增加了产业总体的灵活性;它是与市场的不完全性、要素难以流动有关。

第三,在相当部分产业,存在超经济规模的过度集中。这种情况,实际上降低了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贝恩发现,在他调查的 12 个产业中,至少有

6 个产业中大公司的生产成本高于较小规模公司的生产成本,这表明存在不必要的超经济规模的过度集中。许多企业之间的合并也有这种情况,生产成本并未因合并而降低,只是加强了大公司的市场支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