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任务与方法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研究产业经济学对我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从理论意义方面看,研究产业经济学,必将极大地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经

济学宝库,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体系中,增添一门新兴的马克思主义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重要的是要充实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同样地,马克思主义产业经济学,也应当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中场经济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产业经济的实践中去,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产业经济学。

从实践意义方面看,研究产业经济学,对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实现“两个转变”(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产业经济学中两大基本内容,即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现实经济的指导意义。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结构变革或结构调整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世界经济全球比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凭藉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水平,通过跨国公司经营,充分发挥本国的国际比益利益优势,使其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转变,以便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处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落后阶段,还是处在经济起飞、赶超发达国家的先进阶段,它们的产业结构也必须围绕本国的经济发展目标而相应地变革。产业结构的僵化、停滞就意味着经济落后,落后就意味着挨打。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增长绝不是单纯的数量扩张,而是由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构成的经济增长过程。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产业经济运动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增长中的数量扩张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大及其总和,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结构转换是指伴随着数量扩长而带来的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出现某些产业相对增长较快、某些产业增长较慢,甚至还有的产业收缩、消失的结构变化现象。经济增长中的水平提高,是指经济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三方面的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如果经济增长是一种没有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的纯数量增长,则不仅经济效益低,导致一种无效益和质量的增长,而且还由于无法适应需求变化而不能持续增长。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和水平提高,要想在静态中对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进行再分配、改善结构、提高效益,则会遇到重重阻力而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应当学习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结构理论,掌握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性和特殊规律性,从而制定正确的产业结构政策, 促进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更是源远流长,紧密与实际相联系,为解决市场有效竞争服务。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历史上可上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以及由分工产生的生产专业化、协作,它系统地研究了合理的生产组织所造成的全社会的节约问题,以及,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剑桥学派有关规模经济效益的论述一直被认为是标准的生产组织理论。再以后,

熊彼特提出并论证了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50 年代后,美国学者梅森和贝恩承袭了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提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所谓“三 M”范畴,并把这三个范畴和国家的产业组织政策联系起来,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科学体系。

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又从交易费用、产权理论等角度对产业组织的演变作了新的解释。所有这些研究都表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是寻求最有利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市场秩序,实现市场的有效竞争和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因此,我们研究产业组织理论,对于实现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都是十分重要的。包括鼓励企业兼并、联合、发展企业集团,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反对抑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处理如竞争与垄断的关系,既要反垄断,又要实现规模经济,使有效竞争与规模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