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方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欧和美国的土壤上培育出来的。而从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衍生出来的,产业经济学都是由日本经济学家完成的。这种现象井非偶然。二次大战后,不仅日本政府重视产业政策的实践,而且日本学者对产业政策与产业经济的理论研究寄予浓厚兴趣,理论与实践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结合,使产业经济村兴太郎编:《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l988 年版,第 2 页。2.克拉克(英)著《工业经济学》(原毅军译,经济管理出

版社 1990 年版);马丁(美)著《产业经济学》(麦克米伦出版社);植草益(日)著《产业组织论》(东京,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植草益(日) 著《微观规制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 年版)。

学最初的科学体系在日本应运而生。

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自本世纪 30 年代后,一般是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即单个生产者(或厂商)如何以有限资源从事生产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如何把有限收入从事消费以取得最大的满足。微观经济学由四个部分构成:(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和生产的优选行为理论;(3)市场理论;(4)分配理论。其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宏观经济学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组成部分,亡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如何决定和如何发生波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由以下部分构成:(1)国民收入决定论;(2)经济同期论;(3)货币与价格理论(是研究一般价格水平,而不是研究个别产品的价格问题);(4)宏观经济管理论。

无论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从它们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上看,“产业”这个范畴被抽象掉,产业分析方法也就无必要运用。从微观经济学看, 它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的抽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个经济细胞,研究的重点是

厂商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边际分析方法。如果说,在微观经济学建立之前的本世纪 20 年代,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 A·马歇尔提出过“产业”概念的话,他无非是以“代表性企业”行为去分析均衡价格理论,反映一个产业的动向而已,况且他对“产业”的释义是多元的而无严格界定。而现实的产业和产业内的企业关系是很复杂的。如果不运用一套产业分析方法,是很难对许多经济问题解释清楚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收入的形成、分配和使用,它并不研究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换句话说,宏观经济学只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最终产品的总量运动,而把中间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关系,也就是产业之间的关系抽象掉了。

而对于现实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求回答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问题,而且要求分析再生产过程中产业之间体现的中间产品复杂的交换与消费关系。从而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产业经济学正是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学未被研究的“产业”领域展开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系研究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学科发展史看,可以认为,以研究“企业”为对象的微观经济学和以研究“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学之间,再出现一个以研究“产业”为对象的中观经济学,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再从这三门学科的历史逻辑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的演变发展而来,产业经济学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宏观经济学理论不是主要的),对产业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应用研究,所以,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从产业经济学形成的历史渊源看出,产业经济学的许多原理与方法都是从西方经济学中衍生和引伸出来的。尤其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在本世纪 50 年代未由美国的梅森和贝恩创立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中,市场结构论源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市场行为论源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市场绩效论综合反映了微观经济学中消费和生产的优选行为理论和分配论等,总的来看,产业组织理论以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结构为对象,实质是研究微观经济学中关于价格理论特别是垄断价格理论的应用。

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联系理论,是以本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列昂节夫创立的投入产出经济学所奠基的。它填补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未能涉及的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变化关系的研究空白。但是,她的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受启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并引进了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的最终产品总值和国民收入相等的观点,并使这种均等关系多部门 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理论与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的结构分析上。本世纪 30 年代德国人霍夫曼对工业化中工业部门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40 年代初英国人 C·克拉克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经济发展条件所做的研究,是现代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结构理论的先驱。他们的结构分析理论多是些经验性的总结,被称为“经验性的法则”。这是“产业结构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色。

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宫泽健一著《产业经济学》的论述,“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联系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构成产业经济学的主体部分。图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