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技术进步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

技术进步的含义很广泛。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除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之外的所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对技术进步的理解是狭义的,主要包括发明、创新和扩散三个阶段。发明是指构思对人类生活或生产活动有用的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以及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创新是指发明被第一次应用并导致一种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出现。扩散是指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被广泛采用。

技术进步速度反映的是动态经济效率,它是衡量市场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经济学家对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特别是,在什么样的市场结构下,技术进步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下面我们介绍一些有关的研究成果。

(二)企业规模与发明和创新

有一种理论认为,发明和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着正向联系,即发明和创新主要是由大企业承担的。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可以列举如下:

  1. 筹资能力,创新一般需要有较大砚模的资金投入,大企业比较容易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小企业一般没有这个能力。

  2. 承担风险能力。发明和创新活动是有风险的,大企业有足够的经费,

    可以同时从事多项发明和创新活动,这样可以分散风险。小企业由于经贺较少,如果全力投入一、二项发明和创新活动,则风险太大。

  3. 物质和人才条件。大企业和小企业相比拥有更多更好的专门设备、仪器和实验条件,技术人员的数量多,质量也高一些,这些都有利于发明和创新活动。

  4. 经营特点。大企业一般都从事多样化经营,一般从事某项发明和创新活动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相关成果,其中某些成果可以在多样化经营中得到应用,能够获得收益。

  5. 预期收益。大企业在市场占有率、销售渠道等力面占有优势,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发明和创新的成果,因而对发明和创新的预期收益比较高。

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能够全面证实发明和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这一理论观点。有一些实证研究则显示了相反的结论,下面介绍这类研究的二点结论。

1,如果从研究经费投入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来看,有数据表明在对发明和创新的投入中大企业所占的比重要大于其规模的比重。但是在产出方面还缺

乏有说服力的数据。所以只有投入方面的数字还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大企业对发明和创新的贡献。例如,小企业和大企业相比可能更多地采用非正规的方式进行发明和创新,可是这些成果并不能在研究经费投入和技术人员的数字上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小企业侧重于一般应用性的开发研究,而大企业多侧重于较昂贵的商业性开发研究。还有,大企业的效率可能比较低,如果仅根据投入多来评价可能夸大了他们对发明和创新的贡献。

2.在一些部门中,并不存在随企业规模扩大,发明和创新会增加的趋势, 美国一经济学家考察了 1955 年到 1960 年间 387 家企业的情况,根本没有观测到发明和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的正向关系。

(三)市场结构与发明和创新

可以分别从动力和能力两方面来分析市场结构与发明和创新的关系,即分析什么类型的市场中企业更愿意从事发明和创新;什么类型的市场中企业更有能力从事发明和创新。

1.市场结构与发明和创新的动力

发明和创新的动力是与对未来获利大小的预期有关的,对发明和创新能够带来的利润预期越大,动力就越大;预期利润越少,动力就越小。

下面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发明和创新的动力

在图 4 一 7 中,假设一产业,其产业需求曲线为 D,该产业内单位产品成本不变,单位产品成本曲线也即边际成本曲线为 C。现在分别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发明和创新前后超额利润的变化情况。

(1)完全竞争。假定该产业为一完全竞争产业,在发明和创新之前,因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时,MR=MC= ,故此的价格定为 C,因而超额利润为零。现在假定有一项发明和创新使单位产品成本从 C 降低到C',在产量未变情况下,这项发明和创新所节约的成本总额为面积 CabC′,发明和创新者通过收取专利权转让费把他的发明和创新扩散到所有的竞争企业,显然他收取的转让费最高限为面积 CabC′,即他至多能把成本节约总额全部占为已有,此时的价格和产量与发明和创新之前相同,所有的竞争企业都把他们因成本节约而获得的超额利润作为专利权使用费交给了发明和创新者。这里我们把面积 CabC'定义为发明和创新者预期发明和创新给他带来的收益。

(2)完全垄断。假定该产业只有一个企业,为一完全垄断产业,因而其边际收入曲线 MR 在需求曲线 D 之下。在发明和创新之前,根据利润最大化原理把他的价格定为 w,超额利润为面积 WXYC。在发明和创新之后,完全垄断企业把他的价格定为从此时超额利润为面积 PUVC',通过发明和创新,他增加的超额利润为面积 PUVJC'——面积 WXYC。现在如果发明和创新者是垄断企业自己,那么这两个面积之差就是预期发明和创新给他带来的收益。如果垄断企业不是发明和创新者,那么发明和创新者可以收取的专利权转让费最高限为这两个面积之差,我们就把这两个面积之差定义为发明和创新者预期可以得到的收益。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比较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发明和创新动力的大小,就是比较面积 CABC'和面积(PUVC'- WXYC')的大小。

因为,面积 CABC′-面积(PUVC'- WXYC)

=面积 CABC'+ 面积 WXYC - 面积 PUVC'

= 面积 TABV+面积 WXYC - 面积 PUTC

又因为面积 WXYC 和面积 PUTC 为完全垄断企业在发明和创新之前两个不同价格和产量组合下的超额利润,而面积 WXYC 为最大化利润,故面积 WXYC 大于面积 PUTC。

所以,面积 CABC'- 面积(PUVC - WXYC)>0 即,面积 CABC'>面积(PUVC'- WXYC)

结论,完全竞争产业相比完全垄断产业有更强的发明和创新动力。2.市场结构与发明和创新的能力

现有的理论大多认为垄断企业相对竞争企业来说具有更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有下列理由支持这个观点。

  1. 发明和创新存在风险,故所需经贪难以从资金市场上筹集,而只能主要从内部筹。由于垄断企业得到了垄断利润,所以被认为从内部筹集资金相对容易,而竞争企业则相对困难。

  2. 发明和创新项目一般具有规模经济性,即项目必须要达到一定规模之上才有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垄断大型企业就有能力在有效规模之上进行发明和创新,而竞争性的小企业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3. 垄断大型企业有能力以较好的条件吸引优秀的人才从事发明和创新活动。

综合前面的分析,竞争性的产业比垄断性的产业具有更强的发明和创新动力,垄断性的产业比竞争性的产业具有更强的发明和创新的能力,这显然意味着过多的竞争和过多的垄断都可能不利于发明和创新,而竞争和垄断的某种组合形式可能最有利于促进发明和创新。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实中的寡头垄断市场比较接近于这种组合形式。

(四)新技术的扩散

技术进步的第三阶段是新技术的扩散。在这部分内容里主要讨论新技术的扩展速度及影响因素。

图 4 一 8 显示了一个产业中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所占比重随时间而变化的一般趋势。这条特殊的 S 形状曲线表示,在初期阶段当多数企业不能肯定创新的价值并且把它看成是担风险的投资时,新技术的扩散相对来说是缓慢的。然而,一段时间以后,随着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证明了它的价值而且这一信息传开以后,扩散的速度就会加快。随着没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剩下的少数一般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这时扩散的速度又会慢下来。

有一些研究认为,决定新技术扩散速度的有五个主要因素:1.创新的获利能力,2.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程度,3.产业增长,4.产业内企业的数量,5. 产业内企业规模之间的差距。实证研究的数据表明,创新的获利性越大,劳动密集程度越高,产业增长越快,企业数量越少,企业规模之间的差距越小, 则新技术的扩散速度就越炔。

对上述实证结果的解释一般是,创新的获利性越大表明创新的动力越大;劳动密集程度越高表明企业越是需要采用新技术替代劳动;产业增长越快,则企业采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能力,扩大销量的可能性就越大;关于企业数量,一方面企业数量多意味着竞争压力强,这有利于加快新技术的扩散, 但另一方面,企业数量多,则有关新技术的信息传播慢,这又会延缓新技术的扩散,总起来看,企业数量少有利于新技术的扩散;企业规模不同会导致

企业的目标、企业的市场行为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越不利于新技术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