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产业组织理论形成的过程,是与实证性研究分不开的。张伯伦除上述理论贡献外,也开创了经济理论研究从规范到实证的转变。在张伯伦等人的理论创新与方法转变的带动下,1938 年,梅森教授建立了一个包括他的学生贝恩在内的研究产业组织的小组。该小组以哈佛大学为基础,以深入的个例研究为手段,分析主要行业的市场结构,1939 年出版了第一批主要行业在 1935 年的集中程度的资料。这为以后的计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1940 年,克拉克继张伯伦之后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有效竞争”的概念。其旨意在于解决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的矛盾。他认为,从短期看,完全竞争并不完全是好事,因为根据厂商理论中的均衡原理,需求是恒定的,它不随产量和价格变动,而实际上当经济衰退时,需求必然萎缩,完全竞争的无限制性生产、受需求萎缩影响,必然导致生产者无法弥补平均成本,造成亏损,从而面临破产局面,而从长期看,有效竞争才是合适的,因为市场存在着潜在竞争者和替代产品竞争。在一个行业中,原有寡头垄断能获得垄断利润,必然要招致新企业的加入,增加商品供给,降低垄断价格。加之生产者对市场的预见性与主动调整产量和价格的应变能力,制约着价格过分抬高。同时垄断组织,生产者的多样化经营,亦使竞争手段多样化。多样化的竞争手段,不仅使竞争有效,而且使成功的厂商不必垄断任何一种产品就能成长起来,从而保证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的前提下, 使竞争有效。这样,多样化竞争手段提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的可能性和途径。克拉克还认为,判断一个市场或一种行业是否存在竞争不能仅从几条理论上的条件来看,而应从具体情况着手分析。即要根据市场或行业的结构及其中各企业的行为和成效来判断,因而他提出了有效竞争的判断准则即“市场绩效基准”。连同后人提出的“市场结构基准”成为正统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大市场竞争有效性判断准则。

自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的概念后,许多产业组织理论学者对什么是有效竞争,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竞争,进行了研究。梅森曾经归纳了这些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将各种见解归纳为两大类:一种

是寻求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以及形成这种市场结构的条件;另一种见解是从竞争中可望得到的市场成果出发,寻求竞争的有效性。前一种意见是从市场结构寻求有效竞争,并规定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这些条件被称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基准”。后一种意见是从市场效果来判断市场竞争是否有效,而不管结构如何,因此,就被称为“市场效果基准”。两种基准比较起来,各有利弊。梅森指出,要把握有效竞争比较现实的是将两种基准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从 30 年代到 50 年代末期,梅森及其第子贝恩、科斯和威廉森、席勒等,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竞争和垄断关系及市场问题,并将研究重心向行业转移,十分重视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果的影响。这样, 以哈佛大学为主要基地,以梅森、贝恩为主要代表的正统产业组织理论就正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