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产业政策的主要特征

在上面一个问题里,我们分析了产业政策与一般经济政策的关系,说明产业政策是经济政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经济政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是并未回答产业政策本身的特殊属性问题。

产业政策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产业政策直接体现了经济发展战略的意图,并以其相对稳定的长期政策效应引导随机性政策的短期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政策是根据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因此,与其他经济政策相比,产业政策更具有中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产业政策可以给随机性政策调节起导向作用。在一个迅速变化和不确定的经济运动中,当然,短政策的随机调节是很重要的,但是,随机政策调节必须要有导向目标,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选择时机和确定调节程度,避免短期调节的无序、断裂等副作用。例如, 我国 80 年代未 90 年代初的治理整顿期间,加强宏观调控要以产业政策为导向。

95 年 96 年实行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样地要以产业政策为寻向。

(二)产业政策主要是解决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益或者说结构效益问题, 并以其动态均衡政策效应引导着其他经济政策的静态均衡政策效应。

如果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主要是解决总量平衡问题,那么产业政策则主要是解决结构协调、均衡问题。结构优化意味着宏观效益的提高;结构失衡引发的结构性矛盾比社会供求总量的矛盾更难解决,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更深远。

从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均衡性的影响来看,一般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往往是以“反周期”方式来调节经济波动,取得静态均衡政策效应。然而,静态均衡只是在即期或短期内强制地缓和了总量矛循,同时为下一轮的经济波动留下隐患,所以,采取单纯的静态均衡的政策是不可取的。静态均衡的经济政策调整要以动态均衡为背景。而产业政策作为一种结构调整政策,寻求的正是动态均衡。它通过结构调整,打下一个较好的结构基础,从而当经济再一次扩张时,扩张期的持续时间会相对长些,矛盾相对少些。这说明在某种程度上,产业政策可以通过动态均衡的政策效应引导其他经济政策的静态均衡。

(三)产业政策对经济的干预更直接,更深刻、更具体,以其供给管理引导其他经济政策的需求管理。

产业政策是对产业实行区别对侍的政策,它既可以采取软性政策又可以采取硬性政策的富于弹性的政策。但从总体上说,它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

对经济的干预更直接、更深刻、更具体。例如,产业政策对成长产业的保护和培育,对衰退产业的援助与调整,对中小企业的特殊待遇等等。因此,产业政策具有相当强的政策力。

产业政策的政策力度,还表现在宏观上以其主要功能为供给管理的属件引导需求管理。需求管理主要是总量管理,它在短期内具有较大的政策效应, 但它不足以引导有效供给的增加。比如在需求膨胀的情况下,不管是压缩最终需求还是压缩中间需求,也只能是低水平、低质量的总量平衡,又比如当有效需求不足时,刺激需求仅仅是满足已有供给能力的要求,其本身也不能提高有效供给的质量(结构合理化)和数量。而产业政策的供给管理属性进行宏观调控,它既可以解决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大问题,又能从扩大供给出发, 通过中介要素来引导需求,实现结构调整。

(四)产业政策具有浓厚的本国特色,以其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引导其他经济政策的一般性功能。

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相比,更能明显地反映该国的经济发展,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文化和传统等特点。在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产业政策最具有本国特色,它集中反映了一国经济在特定阶段和环境中的特殊性。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如税收,控制货币发行量、关税等,只有融于各国经济调整的特殊内容之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政策效果。例如,为了实现产业政策目标,对重点发展产业实行差别利率、差别税收、差别关税,就体现出产业政策的特殊性引导其他经济政策一般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