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彝陵之役,刘备应打运动战

吴蜀彝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毛泽东在 1936 年 12 月写的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引用过这个战例来说明“双方强弱不同, 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读《三国志集解》对这个战役的批注,则是反过来从当时处于强者一方的刘备的角度,来总结经验教训,为其设想谋划。

彝陵在今湖北省宜昌县境内。公元 222 年,刘备率蜀国大军西进攻吴, 连战皆捷。进到彝陵,已入吴境五六百里,砍伐山木,连营扎寨,打的是阵地战。吴国都督陆逊则坚守不战,相持七八个月。直待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利用顺风放火,攻破 40 多个营寨,迫使刘备退到白帝城。卢粥在

《三国志集解·陆逊传》里,引用了清代学者钱振锽的评论,说陆逊破刘备的办法,不过是用火攻,如果刘备不用山木扎营,以上石垒营,陆逊又有什么办法攻破蜀军呢?毛泽东读至此批注:

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 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在毛泽东看来,土石垒营,虽不怕火攻,但由于粮草供应不便,也不可能保障刘备持久进攻。刘备欲胜吴军的办法,是“打运动战”,从吴军防守较弱的彝陵南边的澧水流域进攻,使吴军分兵,然后各个击破。很明显,这个设想,同毛泽东一贯的军事战略思想是一致的,也是他从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体会。

《陆逊传》还记叙,刘备在彝陵战败,退往白帝城。吴国将领徐盛、潘璋、宋谦等纷纷上书说,刘备就要被抓住了,赶快再进军吧。孙权拿不定主意,就间陆逊。陆逊等人则认为,北边的曹丕已经结合了不少军队,表面上是要来帮助我们打刘备,其实别有所图,我们应谨慎从事,以撤兵回防吴国内地为好。接着,卢弼引何焯的评论说:大胜之后,将领容易骄傲,士兵容易懒惰。如果沿长江逆流而上去攻刘备,没有回旋余地,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况且刘备老于兵道,在四川建立蜀国已经牢固了,他退往白帝城,只是因为曹仁率军在靠近蜀国的南郡,担心两面受敌而已,并不是真怕东吴一方。东吴再连兵西进,转守为攻,到那时,主客异势,东吴必不利。读至此, 毛泽东批道:“何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