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战略失误

喜读《三国演义》的人,总是为蜀汉的败亡而惋借。

那么,蜀汉之败,源出于何事呢?毛泽东认为,祸根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就种下了。

苏洵曾写过一篇《项籍论》,文中谈到剑门相隔的西蜀盆地的地理特点与历史上拓展政治基业的关系。他认为那里作为防守自安的根据地尚不理想,作为进取中原,经营天下的基地则更有诸多不便。为此,他举了一个例子,说:“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力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 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正是前面那句“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的话,引出毛泽东对诸葛亮经营西蜀的战略规划的评论,认为:“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在他看来,三国时蜀汉终不能进取天下,首先是因为诸葛亮出茅庐时为刘备设计的战略本身有错误。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告诉他:“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百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 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章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后来刘备基本上是按此战略来经营的。这个战略的弊端,是使本来兵力有限的刘备又分散兵力。毛泽东的批语是颇有史家见地的。刘备在占据荆州这块虽然重要但却是是非之地后,要前去取西川,便只好让关羽领重兵把守, 这是毛泽东说的“二分兵力”。占了汉中、成都后,诸葛亮又长期领兵经营汉中,这是毛泽东说的“三分兵力”。结果关羽失掉了荆州,刘备尽起倾国之兵伐吴,又大败而归,蜀汉的鼎盛期就过去了。余下来,尽管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劳而无功,只不过以攻为守、勉强维持罢了。

史载,诸葛亮也不是以军机见长的人,街亭之战,是一个例子,《资治通鉴》记叙:“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大破之。”毛泽东读至此,批注道:“初战,亮宜印临阵。”

在毛泽东看来,此次战役诸葛亮自己呆在后方只管调兵遣将,是街亭之败的一个重要潜因。接下来,史家叙述:“六月,亮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邻迫之,邻进至木门⋯⋯与亮战,蜀人乘高布伏,弓弯乱发,飞矢中邻右膝而卒。”毛泽东批注道:“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意思是诸葛亮吸取了街亭之战不在前线而招致失败的教训,由此肯定了诸葛亮“不贰过” 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