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们的矛盾

毛泽东读诗评诗,常常习惯于从作品中挖掘作者内心的矛盾。这也是知人论世的重要途径。

这个习惯,在青年时代写的《讲堂录》笔记中即有体现。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原为晚明进士,是重要文学社团复社的魁首之一,著名的《圆圆曲》即其所作。毛泽东说他的作品“雄于一时”。清兵进关以后,吴伟业屈节为臣。他的两个好友苍雪、王瀚皆避清为僧,对吴伟业事清行径颇不以为然, 劝他保持晚节或出世为僧。吴伟业的心情是痛苦而复杂的。他写了 20 多首以

《杂感》、《扬州》为题的七律,感慨兴亡,关心时事,苍凉激楚,还有歌颂抗清英雄的作品,但他自己毕竟又大节不终。在《赠愿云(即王瀚)师》中,他说自己“寄身苍崖巅,危苦愁失脚”,又说“劝吾非不早,执手生退却;流连白社期,渐负青山约”。足见其矛盾而惭愧之情。青年毛泽东读吴伟业诗,感到他“每对苍雪、王瀚若有痛渐者然,其意常于往来诗中见之”。那么,吴伟业为什么不及早归隐呢?毛泽东又进一步谈到吴伟业的家境和社会环境:“吴亦有所逼耳,母老一也,清法严二也。”

毛泽东爱读山水诗人谢灵运的作品,也注重谢灵运其人。在《南史》列传九中,他仔细圈点了有关谢灵运及其家族的记载。作为豪族子弟,谢灵运自幼袭封康乐公,政治上“自谓才能宜参权要”,但终未被宋室委以军国要职,于是“常怀愤怨”、纵情山水。后被告谋反,“遂有逆志”,被杀。正是基于对诗人生平处境及志向的了解,毛泽东在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这首山水诗的经典之作里,看出了谢灵运潜在的、难以摆脱的矛盾,写下独具见识的批注:“通篇矛盾。‘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见矛盾所在。此人一辈子矛盾着。想做大官而不能,进德智所拙也。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这个矛盾中。晚节造反,矛盾达于极点。”接着,又引用《宋书·谢灵运传》中记载的谢灵运在临川内史任上被逮捕时写下的四句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说这是“造反的檄文”。虽寥寥百字,但对谢灵运创作心理的刻划却入木三分。

如果说毛泽东对谢灵运的内心矛盾是采用客观分析的态度,那么,他对王勃的评价,则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这二人都是郁郁不得志而发为诗文。毛泽东谙熟王勃的人生遭际,在读《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写的批注中说:王勃“作过英(沛)王李贤的幕僚,官‘修撰’,被高宗李治勒令驱逐,因为他为英王的斗鸡写了一篇檄某王斗鸡的文章。在虢州,因犯法,被判死,遇赦得免。”他推崇王勃的才华和文风,称其“高才博学, 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他读《新唐书·王勃传》,在“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 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诸句下,用红铅笔画下着重线,表明对其构思过程和创作才华的注重。毛泽东更同情王勃的命运,并把他的命运同为文气质联系起来,说“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在虢州几乎死掉一条命。所以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处,还有牢骚满腹一方。”毛泽东喜爱的《秋日登腾王阁饯别序》,便集中体现了王勃为文的风格,即光昌流丽与牢骚满腹的糅合:“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阁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怀才不遇、遭际危艰的苦闷,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