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角色替换法

人们长期从事某项工作,因为总是基本相似的过程,因而对该项工作的兴趣可能会逐渐降低,这时如果能变换角色进行另一项与之相关的工作,则可使原有的兴趣得到发展。

例如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 1920 年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结构力

学时,就曾经利用此法。按常规原本应该是老师考学生,每次上课前 10 分钟总是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根据答对的程度给分,但结果是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这种考试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学生不能彻底理解老师教的东西。因而茅老就采用角色替换法,即由学生提问,老师回答。根据学生提问的难易程度来打分:有意义的,比较深的,多给分,反之就少给分。遇到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茅老就干脆请他当“老师”,要其他同学提问题,由他来回答,答对了给满分,答错了给零分。这样一来,大大地鼓励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后来,学生不仅提的问题愈来愈深,而且愈来愈有意义。提出一个好问题,全班都受益。如果提出的问题很难,老师回答时。大家全神贯注,教学效果大为提高。后来常常是同学们事先约好, 相互竞赛,谁先难倒老师,谁就是第一名。由此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而且由原来的表面浅层的领会理解变为深层次的理解,学生在这种方法中得到了甜头,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角色替换,改变了学生原来的地位,使他产生一种新鲜感,并能从两种角色去思考问题,收获就更大,兴趣就更浓厚。

在应用角色替换法时应注意:①所替换的角色应当与原角色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从事的工作具有相通性。②所从事的新角色的工作应难度适宜,即通过学生努力能够顺利完成的工作。③在学生从事新角色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以免学生因难度较大而产生悲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