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趣的指向性特点

任何一种兴趣总是针对一定事件,为实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心向神往,积极地把注意力指向并集中于该种活动。例如, 在同一个时间内,学校举办了舞会、卡拉 OK、乒乓球比赛、辩论会、足球比赛等多种活动。学校成员参加哪种活动是有选择的,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某种情感,促使成员趋向于某种活动,而且趋向完成之后,还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满意之感,这就是兴趣的指向性的表现。兴趣的指向性不是指偶然的、一时性地倾向于某种事物,而是指经常地、主动地去观察和思考某一事物,并渴望去研究它和获得它。

兴趣的指向性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和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对事物的暂时指向不同。这种指向性是社会实践要求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变成个人的需要,并在它的推动下产生的。兴趣的指向性不仅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也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在各种需要满足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需要,这就是兴趣的指向也得到丰富和提高。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学生时代非常喜欢搜集标本,对昆虫鸟兽有着特殊的爱好。七岁时,他就认真搜集许多风干的植物和死了的昆虫,他的小卧室简直像一个小型博物馆,每一件标本他都系上标签。当时守旧的校长骂他是“二流子”,父亲也认为他“不务正业”,但他不管,继续和小鸟、小鱼、小昆虫打交道。一天他剥开一块老树皮,发现有两只罕见的甲虫,便两只手各提了一只,然而,这时他又发现了一只新种类的甲虫,两只手不够用了,便把一只甲虫衔在嘴里。不料那虫子出于自卫,放出一股辛辣的液体来,把他的舌头灼伤了。正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兴趣,善于直接从大自然索取第一手资料,不断探索物种起源问题,最后才能创造生物进化的理论。由此可以看出, 达尔文起初是想要了解某些生物现象而对学习发生兴趣,当学习后又有新的发现,于是又要满足新的需求,同时产生新的兴趣,如此不断探索,这样就对生物学形成了丰富而持久的指向,最终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

一个人对什么优先表现出兴趣,对他所指向的客观事物的价值,不同时代的人和同一时代不同的人都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有其社会历史原因。

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人们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形成对科学、文化和体育等方面的兴趣,这具有普遍性。在阶级社会,人们的兴趣指向还表现出一定的阶级内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许多青年人,往往以自己利益为重,把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作为优先指向的第一乐趣。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则热衷于为人民服务,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的志趣。例如当前社会不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李素丽、徐虎、徐洪刚、李润五等同志,就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有着崇高志趣的典型代表。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也侵蚀着一些青年人, 如只注重外貌和服饰,把吃喝玩乐放在不恰当的位置,对庸俗低级的东西发生浓厚的兴趣等,这些都会导致他们误入歧途,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