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最早的旅舍“羁”
殷商时代,在中心统治区内的干道上,王朝直接建有食宿交通设施,专供贵族阶级人员过行寄舍,甲骨文称之为“羁”。其字构形作■,像系马于栅栏意;繁形作■①,从手持鞭,勒马驻止之意更显。羁有过行寄止义。《广雅·释诂》云:“羁,寄也。”《周礼·地官·遗人》云:“以待羁旅,” 郑注:“羁旅,过行寄止者。”甲骨文“羁”用为专名,是殷商王朝设立于干道边的旅舍。许进雄先生释羁“可能是驿站一类之特别设置”②,意亦近似。
羁与枼陮一样,也是按数目顺序编次: 贞至羁。(《甲》1790)
至二羁。(《京人》2138)
弜至三羁。吉。(《安明》2092) 贞四羁,祐。(《甲》199)
在五羁。(《合集》28153)羁舍共编至五站,首站也省却一字,与前述路守兵站“枼陮”同,乃当时固有习惯。如它辞云:“惟犬,此雨。二犬, 此雨。三犬,此雨。”(《合集》31191),一犬即省称犬。一羁至五羁,次序井然,应是顺道路依次编置的,据甲骨文云:
贞羁⋯⋯五羁⋯⋯牢,王受又。(《合集》28156)辞有残缺,大意可知。一羁至五羁,自此及彼,由近而远,相互关系明确,各羁舍间应保持有一定的距离。《逸周书·大聚解》谓周观殷政,“辟开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远旅来至。”《周礼·地官·遗人》云:“凡国野之道, 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诗·小雅·六月》“我服既成,于三十里”,毛传: “师日行三十里。”《管子·大匡》云:“三十里置遽委马。”后一说是指节级递送的驿传之制,在殷商尚未形成这种倒换车马和传者的驿传法,消息一般是由专人传送到底。以当时条件论,“二十里有舍”、“三十里有宿”, 比较近乎实际。羁与羁间大体保持在二、三十里距离,则第五羁已距王都百五十里左右。商代道路交通呈中心玉都向四外平面辐射状,如果王都通往四方的各条干道都没有此等羁舍,可以想见殷商王朝的直接控制区,方圆直径
③ 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卷中,13 页上,东方学会石印本,1927 年。
① 《合集》28162。
② 许进雄,《明义士收藏甲骨释文篇》,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77 年,163 页。
约为二、三百里。在此范围内的过行食宿寄止,可由工朝专设的羁舍提供便利,过此范围,力量不抵,大概沿途臣属方国族落有义务承担。甲骨文有云:
- 戍兴伐,邲方食⋯⋯。
⋯⋯千方既食,戍乃伐,■⋯⋯。(《安明》2106)
-
⋯⋯食众人于泞。(《合集》31990)
-
丁卯,王其寻牢■,其宿。(《粹》1199)
-
庚申卜,翌日辛,王其■囚■,亡尤。(《屯南》2636)
以上(1)辞之邲字,有及、至、临近之义;谓临近某方就食后再行战斗,
(2)辞谓众人就食于泞地。(3)辞牢为族氏地名,西周初有“■”尊①,可以为证;谓商王出行巡视,宿于■族之障塞。(4)辞■字,像一人在室中食肉状,有寄止食宿之义;大抵是言商王在路途中食宿于族邦邻地。
概言之,殷商王朝的心中统治区约略有二、三百里方圆,在王都周围半径百里开外的干道,王朝专设有过行食宿的“羁”舍,其他各地或出此范围的远地,沿途臣属方国族落有义务提供过往食宿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