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史前的居宅

人类初始,不懂得建造居宅住屋,或利用岩荫和天然洞穴作为栖身之所, 如史前人住过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河南安阳小南海北楼顶山洞穴、江西万年仙人洞穴、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等等,地理分布南北皆见,是比较普遍的事象。也有过在树木之上栖息的,文献每有描述,如《庄子·盗跖》云: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韩非子·五蠹》有类似之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号曰有巢氏”。大概最初只是直接缘树叉栖迟,后来才发展为“构木为巢”,利用树枝搭出了简单的树屋。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和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创造居住条件的工具之不断改进,地穴式、半地穴式、窑洞式、地面式、土台式、干兰式等建筑形式不一的居宅相继出现了,其造型变化也导入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迂回曲折的渐进过程。

居住条件的变革这一事象,古人早已指出。《礼记·礼运》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墨子·节用中》说:“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焉。”《淮南子·主术训》说: “民有掘穴、狭庐所以托身者。”《汜论训》说,“古者民泽处复穴,⋯⋯ 圣人乃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易·系辞下》说:“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淮南子·修务训》说:“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吕氏春秋·召类》说:“明堂茅茨蒿柱,土阶三等。”《岭外代答》说:“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这里不仅对史前居宅从地下上升到地上、从巢居到发明架空于地面的干兰式建筑诸发展进程作有总体勾勒,而且也揭示了史前居宅多洋性的事实,但同时又证明,筑土构木、上 栋下宇等特色始终是我国建筑造型的主流。

史前居宅形式多样性的形态,是与自然环境的差异紧密相关的。黄河中上游的黄土地貌,具有土层单一、胶结紧密、粒度较细和垂直节理极为发育的结构,经流水侵蚀及其它地貌营力作用,造成了以塬、梁、峁为代表的沟深坡陡、沟壑纵横的景观①。这里的原始居民通常在沟壁横向打洞,筑成窑洞

① 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83 年,119~123 页。

式穴居住宅。如甘肃宁具阳坬遗址②和宁夏海原菜园村遗址③,均发现了 4000 年前的这类居宅。甘肃镇原常山遗址还发现一种由门道、门洞、住室、顶盖四部分构成的地穴式住宅,门道和门洞是在黄土中挖成,住室呈袋状,打破地表,口小底大,再立柱敷设草泥顶,外观似一扁圆形土丘④。乃属于窑洞式穴居住宅的变异。

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雨量充沛,地下水位较高,比较流行干兰式居宅⑤。人们通常先在湿地上栽桩安柱,再在其上架大小地梁,铺上木板,筑成高出地面的木构房屋⑥。浙江河姆渡遗址曾发现了距今约 7000 年左右的干兰式术构长屋三座。

在华北沿海区和中原地区,居宅的演进基本表现为穴居住宅、地面筑室、土台建屋三个发展阶段,穴居住宅以挖入地下的竖穴土坑作为居住空间,以坑壁作为墙体的一部或全部,顶盖有木架结构,据穴坑的深浅又可分为地穴式和半地穴式两种。从考古发现资料看,半地穴式住宅远比地穴式住宅多得多,更具有普遍性,出现的时代可早到 8000 年以前。大体说来,半地穴式住宅由圆形向方形转化,似乎更能反映出当时建筑技术经验的提高和深化。圆形半地穴式住宅面积一般都在十几千方米以内,方形半地穴式住宅面积往往有几十平方米,像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西安半坡遗址等甚至发现有达百平方米上下的方形半地穴式住宅,可称之为 5000 年前这类住宅的杰作。居住空间容积的增大,木架空间结构的营造工艺水平的提高,墙体有了更大的荷重力,因此人们创造出了穹形顶、攒尖顶、一面坡顶、两面坡顶、四面坡锥体顶等等,屋顶外观颇为多形多姿。

不过,原始居民选择何种形式的半地穴式住宅,固然与当时建筑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恐怕与某一地域的生活习俗和崇尚心理也是分不开的。陕西宝鸡北首岭聚落遗址,发现 50 座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地穴式住宅,绝大多数呈方形或长方形,只有 1 座为圆形①,仅占 2%。时代晚得多的河南汤阴白营聚落遗址,在发现的 63 座龙山文化时期房址中,地穴式、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均有,但只有 1 座呈长方形,而圆形或椭圆形者占到 98.41%②。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习尚不同,住宅的形式也会因之而异。现实对住宅形式的择取,与住宅的宏观演进,并非同处一个层面,因此一种形式的出现, 不一定即是否定或断然扬弃前此的形式。

地面筑室的出现,比半地穴式住宅晚不了多久,两者在建筑工艺上虽有前后发展的承继关系,但始终是古代社会两种主要的住宅形式,并一直互相影响,互相补苴。顾名思义,地面筑室,居住面已上升到地表,内部使用空间不再有赖挖入地下的竖穴,而是运用屋架的造型,扩大居住的空间实体。有关承重的木骨泥墙,倾斜的屋盖,从此奠定了中国后世建筑木框架结构体

② 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省宁阳阳地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 年 10 期。

③ 庄电一,《海原县发现新石器时代窟洞式房屋》,《光明日报》1988 年 6 月 24 日。

④ 张孝光:《陇东镇原常山遗址 14 号房子的复原》,《考古》1983 年 5 期。

⑤ 安志敏:《“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考古学报》1963 年 2 期。

⑥ 杨鸿勋:《河姆渡遗址早期木构工艺考察》,《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 社,1987 年。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 年。

② 河南省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汤阴白营河南龙山文化村落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 3

集,1983 年。

系的基础③。半坡遗址发现一栋面积达 160 平方米的大房子,平地起筑,具有

“前堂后室”的内部空间布局。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发现 240 座房址,其中 F901 一座,占地面积约 420 平方米,由主室、东西侧室、后室和房前附属建筑五大部分组成,仅主室居住面积就有 131 平方米。房屋平地起建,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座北朝南。沉重的大屋顶是靠室内大柱和周围附壁柱、室外柱以及架设于其上的梁架支承,墙体只起荫闭作用①。另一栋大型木结构建筑 F405,占地面积约 270 平方米,基槽坑深 2 米,再填 12 层夯土,平铺圆木作础,平地起筑,似为四坡顶两侧重檐式建筑,室外还建有散水檐廊②。引人注目的是,这两栋大型建筑,室内地坪坚硬平整,色泽光亮, 呈青黑色,据说应用了人造粘土陶粒轻骨料和料礓石烧制的水泥胶结材料③。这些大型地面式术构建筑,做工考究,建筑材料新颖,具有“前堂后室”或“明暗套间”的格局,是吏前房屋建筑上的杰作。

大概在 4000 年前后,先民们又发明了土台式建筑。山东日照东海峪遗址

发现 12 座大汶口晚期至龙山早期的房址,都是土台式建筑,台高 0.3 米左右, 用黑灰土和黄粘土分层夯筑而成,然后在台基上挖槽立柱垛墙,室外四周培土敷石,以利散水和保护墙基,房屋基本呈方形,两面坡顶,面积 10 平方米上下④。河南洛阳吉利东杨村遗址发现一座龙山时期土台式建筑,平面则呈椭圆形,直径 2.9 米,台高 0.25 米,用两层黄胶土夯填而成,上面又铺以料腐石,周边用草泥培根⑤。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现一座龙山晚期的大型夯土台基,南北宽约 4.5 米,东西至少长 19 米以上,土质纯净,是用紫、褐、黄、灰白色土层层铺垫而成,每层厚 3~10 厘米不等①。河南淮阳平粮台发现的一座长宽各 185 米的龙山晚期方形古城址,城内亦有一座大型夯土高台建筑,

台高 0.72 米,宽 5.7 米,残长 15 米多,面积与煤山发现的土台基略约相等,

足有 85 平方米以上。高台上是一栋面阔四间的排屋,还发明了土坯砌墙的建筑新工艺②。

史前居民在各自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结合本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变化,因地制宜,不断改善居住生活条件。《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晏子春秋·谏下》第十四篇追述中原地区居宅形态变迁时指出:“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当居宅逐渐由地下升到地面,又向土台式演进中,原始先民在自然力量面前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积极进取姿态,正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墨子·辞过》云: “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工作为宫室”,可说是对史前居宅演进动因的初步总括。

尽管史前居宅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地的建筑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未必同

③ 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 年 1 期。·31·

①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 901 号房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 年 2 期。

② 《秦安大地湾 405 号新石器时代房屋遗址》,《文物》1983 年 11 期。

③ 李最雄:《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考古》1985 年 8 期。

④ 山东省博物馆、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1975 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考古》1976 年 6 期。

⑤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吉利东杨村遗址》,《考古》1983 年 2 期。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2 年 4 期。

②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 年 3 期。

步,且有其不平衡性和反复性,但基本上不存在孤岛式的独立演进模式,特别是在木架结构的建筑体系形成方面,反映出了尤为明显的协调和共性。史前居宅的多元多姿,为夏商居住形态的变迁确立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