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人服象

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当还有过“服象”之举。晚至西周中叶以前,中原地区尚保存着大片茂密的森林,又有广大的草原沼泽,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约比今高 2℃,如亚热带的竹类植物,曾在黄河流域广泛生长,而现在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纬度 1°—3°。大约在一、二万年以前,中原地区的年平均温度更比现在高出 7°—8℃①。这样的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合象的生存栖息。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一些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不少象化石。殷墟商王邑也曾出有象的亚化石。五期甲骨文中有商王狩猎“获象七”的记录②。西周中叶以后,气候变寒,加上人们的开发活动,造成中原地区生态植被的严重恶化,才迫使象逐渐向南方迁徙。

驯象以供人役使,可能很早就在中原地区出现了。传说“舜葬于苍梧下, 象为之耕”(《论衡·书虚》),透露了远古人们对驯化野象进行尝试的讯息。

徐中舒先生曾推测河南古称豫州,乃因产象而得名,并指出甲骨文中的获象记录是土产象,不是从南方引进,象在殷商时代已成为日常服用动物①。甲骨文有一“为”字,从手牵象,罗振玉即据以推测:“意古者役象以助劳, 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马以前。”②

《吕氏春秋·古乐》有云:“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是记商人把驯化的家象用于对东夷的战争。《韩非子·说林上》谓商末纣王使用“玉杯象著”,有象牙筷之制作。甲骨文有“以象侑祖乙”(《合集》8983),象被用为祭牲。诚如学者所指出的,商代贵族统治者用象祭祀祖先,间或也服用战争,还将象牙象骨制成各种用品,表明当时不但有不少野生象存在,而且

① 参见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 年。

② 《合集》37365。

① 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2 本 1 分,1930 年。

② 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卷中,东方学会石印本.1927 年,60 页下。

还有经过驯化并进行自行繁殖的象存在③。甲骨文中有一类象是为野生象,如:

丁未卜,象来涉,其呼■射。(《屯南》2539)记野象来水滨觅食徘徊, 命令武士射猎。另又有一类是驯养中的象,如:

于癸亥省象,肠日。(《合集》32954) 贞生□月象至。(《合集》4611)

省象,犹它辞言“省牛”、“省黍”、“省舟”、“省右工”④,省为察看、省视之意,所省者,大抵为人能所及而在握中之品类。确定癸亥日天气晴况便于察看象,则该象应是驯养中的象,而非出没无定的野象。言来月象送至,似亦指已驯服的象。

殷墟考古发掘中,屡有象牙象骨制品出土。妇好墓出有夔鋬杯一对,带流虎鋬杯一件,皆用象牙根段制成,极其精致⑤。整象也有出土,1935 年第12 次殷墟发掘,在王陵区东区 M1400 号大墓附近,发现象坑一个,长 5.2 米、

宽 3.5 米、深 4.2 米,内埋一象一人①,乃祭祀祖王的牺牲。1978 年在王陵

区西区东南方约 80 米处,又发现象坑一个,长 2.4 米、宽 1.7 米、深 1.8

米,内埋一象一猪,象体高约 1.6 米,身长约 2 米,门牙尚未长出,系一幼象个体,身上还佩带一个铜铃②。前一象的大小不详,但据两坑长度和后一象已知身长的比例推算,前一象的身长似应在 4 米开外,属于一头处于成熟期的大象。这大小两头象,当均非野象,幼象身系铜铃,决为家象自不待言, 而大象的同坑内埋有驯养象的人,显然也表明是经驯化的象。此外,妇好墓中出有圆雕玉象一对,一大一小,作站立状,长鼻上伸,鼻尖卷起,口微张, 小眼细眉,大耳下垂,体硕腿粗,尾下垂③。观其形态,憨然可掬,毫无凶猛骇人之感,似属以家象为模特的雕琢品。

殷商时期既有不少被人们驯化或殖养的象,役象或乘象出行自非难事, 文献所谓“商人服象”,应该说是可信的。

在利用兽力以再服务于人类生活方面,商代人似还有其他一些尝试。如甲骨文有。一■字(《明》570),像鹿行道中之意。《穆天子传》有谓“驾鹿以游于山下”。民族学材料中有鹿车、鹿拉橇之事。商代如何,现提出以存厥疑。

③ 王字信、杨宝成:《殷墟象坑和“殷人服象”的再探讨》,《甲骨探史录》,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年。

④ 分见《英国》459、《合集》9612、《怀特》1456、《合集》28971。

⑤ 《殷虚妇好墓》,215~218 页。

① 见胡厚宣:《殷墟发掘》,89 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武官村北地商代祭祀坑的发掘》,《考古》1987 年 12

期。

③ 《殷虚妇好墓》,16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