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邑
商代王邑今已发现三座,为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前面曾就其地理位置、总体布局安排、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诸“人工生态”措施等,作过粗线勾勒。由于建都时间不同,都城建制、内部框架结构和平面区划形态, 存在着若干差异,多少反映出都邑主要生活内涵和社会功能的演进系列。
偃师商城,据说是成汤灭夏立都西毫所在,具有内城外郭的平面规划配置。外郭略呈长方形,南北长 1700 余米,东西宽 1200 余米,面积约 190 万
① 《尔雅·释地》。
② 襄锡圭:《释殷墟卜辞中与建筑有关的两个同——“门塾”与“■”》,《出土文献研究续集》,文物出版社,1989 年。
① 《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 年 3 期。
平方米。已发现 7 座城门可供居民出入,北垣 1 座,东、西垣各 3 座,南垣不详,城门之间均有大道相通,纵横交错,形成棋盘式城区交通网络。城门还设有“马道”,与主干大道联通,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士兵可顺马道直登城头。城外又有 10 多米宽的护城壕。内城包括一座宫城和左右两座拱卫小
城,均位于大城南半部。宫城呈正方形,边长 200 余米,四周筑有 2 米厚的夯土高墙,里面居中建有一座长宽各数十米的大型主体宫室,座北朝南;四座面积与之相仿的自成一体的封闭式建筑,亦分别由正殿、中庭、庑室、门道等儿部分组成,二二分置左右两侧,中间一条平坦大道直通宫城南门之外, 道路两旁另有数座小型附属夯土基建筑。主体宫室背后还有儿座中小型宫室。宫城外四周又有 10 余座建筑。两座拱卫小城,亦呈正方形,边长近 200 米,里面遍布排房式建筑,据说是作为储藏粮食军需的仓库或驻军营房之用
①。(图 5)显然,惬师商城具有明显的政治功能和军事攻防功能,当与灭夏后建国初的不稳定政治背景有关。
从城区平面区划看,宏大而有机组合的宫室建筑群体,包括两座拱卫小城,几乎占据了大城南半部,面积约占全城的 7.11%。大城北半部曾出土坩埚碎块,在西二门内侧还发现灰坑和一般墓葬地。北半部又发现普通居址和水井群,以及为数众多的窖穴灰坑,有的居室为平地起建式中型双室建筑, 有的是为小型长方形单室建筑,附近有较密集的窑址和墓葬群②。可见,都城居民维持了较严密的分片分等级的居住体系。以商王为首的贵族统治集团均集中居住在城区南部居中的宫城一带,持有雄厚的武装力量和经济财产。城区北部广地则为平民居住区,居址通与小型墓地相属,自成体系,显示了以族为纽带的生活共同体特征,其成员或又组成各自的家室,但这些族共同体每每直接服务于官方手工业作坊,隶属性十分明显。若以城南多政治色彩和城北多经济功能言,此城规划实已开后世“前朝后市”的先河。
郑州商城是商代前期另一座王邑。(图 6)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北垣长1690 米,西垣 1870 米,东、南垣均为 1700 米,城区面积约 317 万平方米,
四垣共发现 11 个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考古发掘表明,这座城当初似曾有内城外郭的营筑构想。西垣和南垣外 5~600 米处发现部分“外郭”夯土墙, 分别长约 700 和 1100 米①。唯后来或因工程浩大,放弃而未建成。
上层统治集团的宫室区,座落在郑州商城内北部中央迤至东北部一带, 占地面积近 38 万平方米,为城区总面积的 11.99%,由 20 多座夯土基址建筑组成,土台一般高 1~2 米,面积小者百余平方米,大者达 2000 多平方米。至少可分成三组宫室群体:一组约有 7 座基址,其中一座南北长约 34 米,东西宽约 10 余米,以 35×37 厘米的方形石头为柱础,还出有铜簪、玉簪等贵
族头饰品。一组约有 3 座基址,最大的一座东西长 65 米以上,南北宽 13.6
米,面积 884 平方米,可能力一座面阔九间的重檐带回廊式宫室。一组也是
① 参见赵芝荃、徐殿魁:《偃师尸乡沟商城的发现与研究》,《中国古都研究》第 3 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S7 年。《偃师尸乡沟商代早期城址》,《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 年。刘忠伏:《偃师商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1)》,221~222 页。
② 刘忠伏:《偃师县商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文物出版社,1991 年。
① 陈嘉祥:《郑州商城外发现商代夯土墙》,《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182~183 页。又《郑州商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187~188 页。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城外夯土墙基的调查与试掘》,《中原文物》1991 年 1 期。
由若干基址组成,内一座南北长 38.4 米,东西宽 31.2 米,面积达 1198 平方米,也是采用基上挖槽置础石,再立木柱的建筑法,为一座带宽回廊的重檐高台式大型宫室② 。近年又于宫室区附近发现一道北偏东走向的夯土墙,宽
6.8 米左右,残高 2 米,已探明长度 110 米③,似为宫墙。又有大型人工砌蓄水池和水井。
值得注意者,宫室区东北百余米处紧靠北垣内侧的斜坡上,有一处以立石堆、狗坑、祭房、烧坑组成的祭地④,共有 6 块大石,中心一块最高,四周
又放 5 块⑤,可能类于前面所述“立邑祭社”遗迹。如果将目光扩大到郑州商
城周围地区,近年在其西北 20 公里石佛乡小双桥村一带,新发现一处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的同一时期建筑遗址,出有一件重达 6 公斤的华美青铜建筑构件,据说是门枕木前端的饰件,另外还出有特磬、石圭等礼器①。这里当属王邑总体规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能属之商王室的寝庙或行宫所在。《墨子·明鬼下》云:“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 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脩茂者,立以为菆位(社)”。郑州商城正包容有诸如此类的祭政内涵,都邑的平面规划,要在“定其人神所居”,与夏代二里头都邑有其共同点,但经营视野无疑更大。
郑州商城宫室区在北部,城区南部为广地,官方铸铜、制陶和制骨等主要经济坊址置于城外南北近地,另有不影响城区环境净化的制骨作坊置于宫室区附近,这样的经济布局与偃师商城大为不同,表明当时社会的稳定和统治的强固,已没有必要把这些经济要素直置于城内安全保障地带。
一般的民居分布在郑州商城内城根和城外工业作坊区,各自与小面积墓地相属,大致维持了以族氏或家族为单位的分片聚居形态。应指出的是,城内的民室,尽管居住条件不如城外民室,是些长方形或正方形半地穴式小住所,但却有人畜奠基现象,如有一座面积不足 5 平方米,地坪下奠有一俯身屈肢人架和一人头,北壁下埋祭一猪②。住宅的主人,社会地位当为小奴隶主或上层自由民之流。城外作坊区的工官及其族氏家室的住所,一般要优于城内民室,如城北郊铸铜遗址,发现 6 座双连室地面式建筑,分东西两徘排列, 每徘 3 座,自南而北横列,各房间距 6~10 米,门南向,每座面积 25 平方米上下,室内筑有供睡眠的土床。但工奴的住所,条件很差,如城西北郊制陶作坊窑址周围,在 1500 平方米范围内,发现 17 座半地穴式长方形窝棚,均
为单间,面积仅 5 平方米左右,门向不一,室内有炊食或取暖火池,个别的筑有床台①。可见,工官、小奴隶主或上层平民,据其所在族氏或家族的大小、
② 河南省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商代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77 年 1 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郑州商代城内宫殿遗址区第一次发掘报告》;《文物》1983 年 4 期。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
③ 陈嘉祥:《郑州黄委会食堂商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184 页。
④ 裴明相:《商代前期国都的结构和布局》,《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1987 年;同:《郑州商代王城的布局及其文化内涵》,《中原文物》1991 年 1 期。
⑤ 参见郝本性:《试论郑州出土商代人头骨饮器》,《华夏考古》1992 年 2 期
① 《郑州发现商代前期宫殿遗址》,《中国文物报》1990 年 11 月 22 日。又见《光 明日报》1990 年 11 月
26 日。
② 河南省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商代城遗址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 刊》(1),1977 年。
①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市商代制陶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 年 4 期。
社会技能、经济实力,以及与商王室关系的远近,在王邑的居住位置、居住条件和安全保障系数方面,有相应的安排和优下之分,至于各片的聚居点内部,居住的等级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
这一分片系、分等级的居住体系,后为商代后期都邑安阳殷墟所继承, 并更趋系统规范化。殷墟王邑早期范围,东西宽约 3000 米,南北长约 4000
米,面积约 1200 万平方米,但其间呈现为大小不一的聚居点与农田生态参差
间隔的半城半乡框架结合型特色。到晚期,范围扩大到 3000 万平方米,聚居点增多,规模益大,内部人口大大增长。从都邑总体平面规度看,宫室区在中部偏东南位置的今小屯村一带高畅地,背托恒河弯道,副以人工挖掘深壕围起,构成安全防御屏障,里面占地面积约 70 万平方米,超过郑州商城宫室区面积近一倍,占殷墟遗址总面积早晚期的 5.83~2.33%。在其周围 2~3 公里范围内,分布着许多聚居点、工业作坊区、农田、大小族墓地和道路。王陵区在宫室区西北方,隔洹水相望。宫室区东南方洹南后岗一带,又辟有高级权贵墓葬区。(图 7)
殷墟王邑宫室区内曾揭出 53 座夯土基址,分甲、乙、丙三组。甲组 15
座,门向大多朝东或朝西,配置有左右对称的特点。乙组 21 座,重要基址多向南,组合有序,混然一体,由南而北要经过 6 座建筑,5 道大门,前后走距约 200 米,直抵最北面的一座土质纯净的方形高台。丙组 17 座,组合配置据说可概为“大五、小五、南五、二路”八字,“大五”指主体布局面貌, 即中心为一座 20×17 米的土台,外围四隅各配置以一座方基;“小五”指中
心土台上有 5 座呈嚣布列的小型基址;“南五”指中心土台南面有一座基址居中,东西两侧各分列两座长方形基址;“二路”指两座狭长形基址相夹峙, 可能力长廊式建筑①。这三组基址自北而南簇集一地,既有区别,又形成有机联系整体。
在丙组基址西南约 200 米处,又发现房基 10 余座,面积都不大,其中两
座长方形基址,东西平列,间距约 5 米,门向均东开,同属一组,靠东面一座,其下压着著名的“妇好墓”②。
近年又于乙组基址东南约 80 多米处新发现一组大型宫室建筑基址群,占
地面积约 5000 平方米,由 3 座长方形基址组成,呈■形配列,缺口东向,面对恒水,3 座基址长度为 50~60 米不等,进深均 7.5 米左右,主殿座北朝南, 面积达 450 平方米,中间的庭院面积达 2100 平方米,形成一自成一体的半封闭式宫室建筑群体③。
殷墟王邑的宫室建筑群体,组合复杂,主次有别,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前后左右对称照应。宫室大多为土台式,有长形、方形、凸形、凹形、曲尺形、圆墎形等等。在空间结构上,有单层排屋,也有双层楼屋。这与殷墟甲骨文中名类繁多的建筑称名是相应的,如除前丈列举的各类宫、室专称外,又有南宣、官(馆)、宗、升、旦、家、祊、过■、庭、寝、宦、■、
① 石璋如:《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田野考古报告》第 2 册,1947 年;《小屯第一本·殷虚建筑遗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 年;《殷代的夯土、版筑、与一般建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41 本 1 分,1969 年。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6 年安阳小屯西北地发掘简报》,《考占》1987 年 4 期。又《殷虚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 年,1、6 页。
③ 郑振香:《安阳殷墟大型宫殿基址的发掘》,《文物天地》1990 年 3 期。
门、户、西仓等建筑名类。官(馆)有西官、公官、戍官;庭有盂庭、召庭、大庭、小庭之分;寝有王寝、大寝、新寝、东寝、西寝等;■有文■、大■、小■;门有庭门塾、乙门、丁门、丁宗门、宗门、南门、入出门、■门、■ 门、■门、尹门、亦门、设门、庸门、三门等细分;门又或称户,如丁宗户、宗户、庭西户、三户之类,殆指单门,以有别于双开门。
宫室建筑的形制和布列位置不同,性质功能当有所分。如甲组基址,有的铜础立柱,至为庄重华贵,似属商王室最高统治者居住、享飨和治事之所; 有的当为附属官署;有的屋内有灶,似为近亲或僚属住所。乙组基址以最北的方上高台为核心所在,附近密布祭把坑,可能为宗庙建筑群①。丙组基址大多有台无础,一些台上另有玉璧、人牲、兽牲、柴灰、燎牲、谷物、陶器、空坑等 8 种不同祭祀遗迹,应属祭坛一类建筑②。甲骨文有“内■土”、“外
■土”③,是内祭、外祭的祀天地神祗人鬼场所,疑即指这类祭坛。一些墓上或附近相关建筑,很可能是甲骨文所谓宗、升、旦、家之类的藏主致祭寝庙。总之,宫室的规度,融政、祭、生活为一体,充分围绕“定其人神所居”而展开,借重神权以强化王权的政治思想,在宫室的建制和布局中得到相应贯彻和体现,其形制的奢靡庄重与浩大气势,代表着商代后期首屈一指的国家级建筑层次。
与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两座商代前期王邑的显著不同,是殷墟王邑并未遵循“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都邑经营模式,这恐怕与商代中后期王畿区的稳固和国力的鼎盛有直接关系。但分片系的等级居住体系却得到全面深化,王邑内的聚居点,规模远胜前代,一般都持有各自的居宅、农田囿苑、作坊、墓地、宗庙、族众、隶仆等,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并以与商王室之间内在的社会政治关系和自具的经济实力,占据都邑一席之地。殷墟西区族墓地出有“邑云”铜鼎,揭示了这类聚居点大抵属于以族氏为单元的“小邑” 实体,由此形成了邑中有邑的“卫星城”式众星拱月格局。《左传·定公四年》有“殷民七族,陶氏、施氏(旌旗之工)、繁氏(马缨之工)、锜氏(釜工)、樊氏(篱笆之工)、饥氏、终葵氏(锥工)”,或许可以说明各“小邑”族氏生活共同体在王邑经济功能方面所起的作用。
殷墟王邑内小邑的居宅,大致可分三个等次。第一等是地面式住宅,套间居多,面积 30 平方米上下,室内地坪颇讲究,有灶坑,有用人奠基现象,
房屋周围埋有小孩陶棺葬,如苗圃北地铸铜作坊附近曾发现 7 座,当属族氏贵族、工官或上层自由平民包括其家族的住所。第二等是半地穴式住宅,单间居多,面积 15 平方米上下,屋内有烧灶,当属中下层族众家室或由奴隶松弛了隶属身份的劳动者所居。第三类是深入地下的穴居,小仅容身,阴暗潮湿,居住者当是地位卑贱的工奴或奴仆①。
由此可见,承夏代都邑规度注重“定其人神所居”,商代王邑也是始终
① 石璋如:《河南安阳小屯殷代的三组基址》,《大陆杂志》21 卷 1、2 期,1960 年。陈志达:《安阳小屯殷代宫殿宗庙遗址探讨》,《文物资料丛刊》(10),1987 年。
② 石璋如:《小屯殷代丙组基址及其有关现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 4 种下册,
1961 年;《殷代的坛祀遗迹》,《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51 本 3 分,1980 年。
③ 《安明》2331。
①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 年,14~20、
24~26、107~108 页。
以宫室区、寝庙、王陵区或上层贵族墓地构成邑内主体框架,唯邑制的确立每以时势、世态、实用着眼,从而决定城郭的营建与否。其总体区划安排, 则保持了分片系的族氏等级聚居体系,但随着王邑政治功能的强化,经济功能的上升,以及人口的日益增多,由内城外郭式、一城制至后期又出现了邑中有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