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衣着装饰之原始一 先民的衣着和发式

(一)衣着装束

人类初始,受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制约,只能顺乎自然,男女老少尽皆赤身裸体。《庄子·盗跖》形容说:“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 故命之曰知生之民。”人类为谋生存,求发展,在与自然世界的长期艰苦斗争中,逐渐有粗简的原始衣饰之作。

文献对此有不少追述。《礼记·礼运》云:

昔者,⋯⋯未有麻丝,衣其(鸟兽)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 以为布帛。

《墨子·辞过》云:

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干刍草索),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圣人以为不中人之情,故作海妇人,治丝麻,捆布绢,以为民衣。

《韩非子·五蠢》云: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尧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葛衣。

《易纬乾凿度》郑注:

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①《白虎通义》亦云: 太古之时,衣皮韦,能覆前而不能覆后。

《淮南子·汜论训》云:

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抒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

这些追叙揭示的基本事实,是原始衣料大抵不外乎两大类,一类获自动物,有兽皮、毛、鸟羽等;另一类取之植物,有草叶、树皮或葛、麻之类的植物加工品。最初不过是衣皮带茭,极简单地披挂拴结而已,其后乃有緂麻索缕,手经指挂,编织衣料,或加工揉制皮革,略事割裁缝缀,制成种种衣装服饰。季节气候不同,其衣亦异。所谓先知蔽前,大概原始先民于服装款式,很早就注入了羞耻意识,而不单单为了掩形御寒。

考古发现的事象表明,约在 18000 年前,山顶洞人已懂得缝制皮衣技术,

出土的一枚骨针,长 8.2 厘米,针身略弯而圆滑,是经刮磨制成②,显然已非初始作品。利用骨针、骨锥缝纫兽皮制衣,旧石器时代晚期并不鲜见,东亚如此,欧洲亦然,文化发展大致是同步的。进入新石器时代,更得以广为流行,还出现了骨梭、纺轮的编织衣料工具。如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早期遗址, 第一层文化层出土骨锥、角锥、牙锥达 110 件之多,骨针 33 枚,又有骨、角

梭 9 件,网梭 8 件,骨梭针 4 件③。河南临汝中山寨裴李岗文化遗址,时代相

近,也有骨锥、骨针等出土④。浙江河姆渡遗址也出土了距今约 7000 年前的

① 《春秋左传正义》桓公二年,孔疏引。

② 裴文中:《中国石器时代的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 年,26 页。

③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 年 3 期。

④ 《河南临汝中山寨遗址试掘》,《考古》1986 年 7 期。

骨锥 58 件,骨针 15 枚,管状针 12 枚,还有木纺轮,以及据说是用于纺织的木纬刀和骨纬刀①。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出有距今 7000 年左右的骨锥 25 件,骨针 36 件,一些器物上还发现了一经一纬、三经三纬和多经多纬的人字形编织物遗痕②。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每有用植物加工成的各种布料出土,如吴县草鞋山遗址曾发现葛布三块,都是纬线起花,属于罗纹组织,花纹为山形或菱形斜纹,经纱密度约每厘米 10 根,纬纱地部密度每厘米 13~14 根,其罗纹部分则每厘米为 26~28 根,显示了相当进步的织造工艺技术③。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有麻布、丝线、丝带和绢片。麻布为苎麻织物,密度每时 40~ 78 根。绢片是用家蚕丝织成,密度每时 120 根④。种种迹象表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来,我国原始先民的衣着,不仅有羽皮制品,又有韧皮类植物纤维麻、葛织物等制品,还育蚕缫丝,织而衣之,衣料来源可谓多种多样。

随着人们逐渐脱离赤身裸体的蒙昧状态,衣以蔽形亦很早被引入丧葬领域,作为一种原始宗教观而流行于各地。《仪礼·士丧礼》说的“衣尸者, 覆之若得魂反也”,实由来甚久。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发现的距今约 7000 年左右的墓葬,人骨往往用编席裹卷⑤。山东泗水尹家城大汶口文化时期墓葬,男性墓主身上发现有一层白色纤维状灰痕,可能是麻布衣着或盖布⑥。曲阜西夏侯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一些女性和儿童的尸骨上也盖有黑色或白色布纹痕织物⑦。黄河上游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发现的距今约 4100 年前后的马厂类型墓葬,人骨周围均有布纹①。“衣尸”的事象,大致是现实生活中服饰俗尚的再构。

不过,今天欲想具体考察原始先民的衣着装束,复原久已失落的先民形象,几乎已不太可能。所幸的是,各地时有史前时期刻绘与雕塑的人物造型艺术品出土,结合其他考古发现,或多或少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些信息。

长江下游地区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不久前出土了 3 件距今

约 4500 年前的玉雕写实人像,其中完整的一件,方脸,长眼粗眉,蒜头鼻, 两大耳穿孔,阔嘴,唇上留短髭,为成年男性形象②。(图 41)最难能可贵的是,玉人再现了当时本地区先民的衣冠装束款式。从头衣看,玉人头戴圆形无沿扁平冠,冠周饰两排方格纹,冠顶中间有一三角形小尖顶。玉人脑后刻四条横线,恰掩遮了后部发式,似与冠饰有关。玉人两耳垂穿孔,颇令人联想到今日女性穿耳带坠的爱美打扮,似当时成年男性自有戴珥饰的俗尚。从体衣看,已开后世上衣下裤的先河。玉人上装正面为直领无纽对襟无袖开衫,后背为半开口式,较适合东南地区湿热气候。裤为有前后裆的穷裤。束有腰带。玉人跌足直立,两臂弯曲,十指张开置于胸前,腕部饰弦纹,似表

①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 年 1 期。

② 《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 年 2 期。

③ 王裕中、裴晋昌:《中国古代的葛、麻纺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3),1980 年。

④ 汪济英、牟永抗:《关于吴兴钱山漾遗址的发掘》,《考古》1980 年 4 期。

⑤ 《一九七七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9 年 2 期。

⑥ 《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第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87 年 4 期。

⑦ 《西夏侯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 年 3 期。

① 《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考古》1976 年 6 期。

② 《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9 年 4 期。

示戴有镯饰。

戴冠束腰带,原始社会晚期在东南地区较为流行。如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的 11 座墓葬,除 1 座被扰不明外,有 9 座均出有一种冠状玉饰, 出土位置都在头骨一侧,体扁平,形如倒梯形,上端中间有一三角形小顶尖, 下端作榫头状,钻有等距离小孔,似作嵌插固定于某类冠帽之用。其中 5 墓还出有一种山字形玉饰,出土时也均位于头骨上方,中间一叉稍短,上有直孔,插有一根长玉管,也是冠帽上的饰件。此外有 4 墓的头骨上方均发现 4 件一套的半圆形玉冠饰,呈等间距围成一圈,原先当是缀在冠帽上的。另外又发现了许多束于腰部的玉管、玉珠。还出有 3 件精巧的玉带钩,一端有系孔,另一端挖琢成弯钩状,长 6~7、宽 3~4、厚 2~3 厘米①,类似的玉带钧, 在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淆文化墓地也有出土,形制稍小,也见于人骨架的腰部

②。束腰带的装束尚可上溯到 5000 多年前,苏北邳县刘林大汶口文化遗址, 曾发现一种腰带上的骨环,用长方形的骨料雕空而成③。可见在东南地区是有传统的。浙江慈湖良渚文化遗址还出有木屐两只。

黄河中上游地区原始先民的衣着装束,不同于其他地区,自具特色。1988 年甘肃玉门出土一件人形彩陶罐,作立人形,上身露体,但在胸肩

处饰有一周方格纹彩绘,似肩套之形,掩着胸前一部,唯两乳外露,知此肩套起有美饰作用。下着前后开裆穷裤,裤体肥大。脚穿翘头靴。头顶作器口④。由此可见新石器时代晚期本地区先民的衣装形象。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一座马家窑文化类型墓葬,出有一件彩绘陶盆,内壁纹饰主题在表现集体舞蹈,以五人手拉手队列为组,共三组,舞人下腹一侧均有一道饰物⑤。或以为是一种独特的衣饰,后襟装饰着一条尾巴,其衣为长裙,垂及膝部⑥。但也有人认为是胯间的“生殖器官保护带”装束⑦。据同墓出有牛尾骨、纺轮、骨珠、穿孔蚌饰看,似前说较妥。大概这种衣装还有各类饰品,服于宗教活动的特殊场合,另有一番情趣。

总而言之,中国原始社会晚期,先民的衣着装束,已呈现出地区性、群体性、多样性的多元发展形态。黄河中上游地区出现的肩套、穷裤、长裙带尾襟、无沿圆帽、翘头靴等,较之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上衣下裤,衣有对襟无袖开衫,裤有腰带并以带钩相系,又有扁平冠、玉饰高冠和木屐,构成了各自的服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