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过河和用舟

(一)过河方式与渡津之设

远行外出,大大开拓了人们交通地理的视野,久之,人们相继发明了许多不同的交通工具。《列子·汤问》云“水舟陆车,默而得之,性而成之。” 人们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上的有所作为,乃创造出利于不同地貌的交通工具。《夏本纪》:“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是对古代几种主要交通工具性能的总结。

舟楫的发明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传说舟揖的发明者是黄帝①、黄帝臣共鼓或货狄②、尧工官巧垂③、帝俊时人番禺④等等,未必属实,但《淮南子·汜论训》说的“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箭木方版以为舟

① 见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② 参见贾兰坡:《山顶洞人》,龙门联合书店,1951 年。

③ 《前》2·19·1 。

④ 分见《三代》12·46·8 、《甲》916。

⑤ 《甲》2903。

⑥ 分见《续殷》下 31、《合集》39456、35225。

① 《易·系辞下》。

② 《世本·作篇》。

③ 《墨子·非儒下》。

④ 《山海经·海内经》。

航”,《说山训》说的“古人见心领神会窾木浮而知舟”,是有深刻道理的。

《易·系辞下》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独木舟的出现,是造船技术改进的初级形态。

楫是船桨,浙江河姆渡遗址出上的 7000 年前的木楫,是目前所知最早的

楫,残长 63 厘米,用一根整木剡出柄和桨叶,翼宽 12.2 厘米,做工细致,

还刻有线型图案⑤。此外钱山漾遗址也发现过一支 5000 年前的楫,用青冈木

制成,柄长 86 厘米,翼长 96.5、宽 19 厘米⑥。目前所见最早的舟,是胶东

荣成县毛子沟出土的商周之际的独木舟,舟长 3.9 米,舟身平面近长方形, 底纵剖面呈弧形,是用一段原木刳成,有三舱。舟前翘后重,舱壁外鼓,设计结构合理,已脱离了独木舟的最原始形态①。这是沿海地区古代居民从事近海或江湖交通的考古实物资料。

在中原地区,夏代有舟当无问题。《今本竹书纪年》载帝相二十七年, “浇伐斟◻,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论语·宪问》云:“■荡舟”;

《皋陶谟》云:“无若丹朱傲,⋯⋯罔水行舟”。闻一多先生指出,浇、■、丹朱傲系同一人,其事即《天问》所云:“释舟陵行,何以迁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②当时能动用舟船交战,恐怕已不是容积和载重量过小的独木舟了。《帝王世纪》载夏粱“与妹喜及诸劈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③。夏代贵族统治阶级乘坐的舟,有可能已是较大较精细的木板船。相反,在民间,直至商周时代,笨重而结构简单的独木舟犹是主要的水行交通工具。

商代水陆交通并举,陆道与水道相交处,或设梁桥得过,或水浅而人可持杖得涉,此已见前述。另有在浅河道中置石块,人可履石渡之。甲骨文有“贞■人于■奠”(《英》547 正),于省吾先生释■为砅的初文,是履石渡水之形④。甲骨文有“贞涉■”(《天理》219)、“王其涉东■,田三录”

(《屯南》2116)、“令子商先涉羌于河”(《合集》536)等事,大概均与徒步涉水相关。但倘若水虽浅而没顶,又无梁桥,就得另缘它法。甲骨文云:

惟母■用祖丁必。

惟■万用祖丁必。(《美》488)

这是讲用两种祭祀活动祭祖丁,后一种是让■其人行万舞。前一种的一个■字像一人手足舒浮于水流中,或即后世汓的初字,《说 文》:“汓,浮行水上也,从水从子”,子亦人形,与此字意同。《淮南子·说林训》云: “舟覆乃见善汓”,旧注谓汓为浮水而游。《列子·黄帝篇》载仲尼答颜回问,有云:“能游者可教也。”古代礼俗有浮水活动,《诗·小雅·菁菁者莪》云:“泛泛杨舟,载沉载浮”,颇类后世的弄舟玩水,场面当然可观, 恐怕与早期的浮水泳游之礼是有渊源关系的。汓水与万舞对举,性质相属, 是问是否浮水或举行万舞纪念祖丁。它辞又有:

⑤ 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 年 5 期。劳伯敏:《一支七千年前的船桨》,《光明日报》1981 年 1 月 12 日。

⑥ 浙江省文管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 年 2 期。

① 王永波:《胶东半岛上发现的古代独木舟》,《考古与文物》1987 年 5 期。

② 闻一多:《天问疏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年,67、71 页。

③ 《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

④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 年,150~152 页。

惟■用祖丁必。(《合集》30353)

疑■与汓乃同类字,■或即■的初形。《说文》云:“■,没也,从水从人。”■字从水从手,意义相合。■没是潜泳,《庄子·达生》云:“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注云:“没人,谓能鹜没干水底。”■ 字像手在水中划动,似为潜泳之意。此辞与前辞对应,一为浮游,一为潜泳, 皆为纪念祖丁的祭祀活动。然则从甲骨文汓、■两字的推定,当时人应有游水过河之举。

在殷商时代,若干要道与河道交凑处,似已专设渡津,供贵族阶级成员过往之便。《尚书·说命》记武丁之言云:“若津水,用女作舟。”《泰誓》: “大会于孟津”,也属这类渡津口。《说文》谓:“津,水渡也。”旧说: “都道所凑为津。”①甲骨文有地名字■②,像水陆道交凑形,疑即津字之初形,大概其地是渡津口岸,因以为名。渡津口岸是设舟摆渡口。据甲骨文云:

丁未卜,贞亚勿往茧,在兹祭。贞勿呼涉河。

贞勿呼伐,舟惟橐用。(《安明》695)三辞同卜一事。舟惟橐用,是讲用舟载渡橐囊包裹过河。祭,地名,当为设舟摆渡口岸。辞谓亚这个人要在祭的渡口过河往茧地,从事某项军事使命,用舟载渡行李包裹。

在殷商时代似乎还有皮橐的渡河交通工具。甲骨文有云: 乙亥卜,贞立二使,有□囊舟。(《合集》5507)

洀鬯惟橐用。(《合集》31137)橐舟并举,橐或亦为浮水之具。我国西南地区纳西族和普米族土人,有拴皮囊渡河之法,取整畜掏其骨肉,扎紧缺口,里面鼓气,过河时系在人腹,藉其浮力①。由橐字形结构,商代的浮具似亦用兽皮为之,两端扎紧,靠里面的空气增大浮力。橐可渡人,也能渡物, 如鬯酒之类,由上二辞或以知之。

《诗·邶·谷风》有云:“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看来,古人涉水渡河,方式方法不拘,或借助方桴、舟船、皮橐,或游泳过去,或徒步趟涉,大抵取决于水道深浅和水势缓急诸具体因素。但备舟而设摆渡津口,则恐怕是专为统治阶级成员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