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履制

古人称鞋为履。《说文》云:“履,足所依也。”《小尔雅》云:“在足谓之履。”履是足衣,也即今人说的鞋。履又有许多异称,《说文》中有:

屦,履也。一曰鞮也。扉,履也。

鞮,革履也。(《玉篇》谓:“鞮,单履也。”《急就篇》颜注:“鞮, 薄革小履也。”)

诸如此类,不备列,这里举的履、屦、屝、鞮四种,主要因见于下文所述商代以前古文物。它们同是一物之别名,按清桂馥的说法,“履者,足践之通称。”

履之起,是对跣足行走原始生活习性的一种进步,有御寒暑和护足的实际功能。《诗·魏风·葛屦》云:“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进入文明社会, 履成为一项关及形象仪态的社交标准,并演成一种“礼”教文化范畴和等级制服饰系统的要素。故《释名·释衣服》有云:“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

履既然在古代有各种异称,除了有地缘人群各自习惯称法上的原因外, 履制的不同当是主要的。《世本》云:“于则作屝履。”宋衷注:“于则,

① 《1953 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 9 册,1955 年。

黄帝臣,草屦曰屝,麻皮曰履。”其在《字书》则说:“草曰屝,麻曰屦, 皮曰履,黄帝臣于则造。”《仪礼·士冠礼》云:“夏用葛,冬皮屦可也。”

《方言》又立一说:“丝作者谓之履,麻作者谓之屝。”此由看来,古代鞋的质料,履有麻、皮革、丝帛作之者,屦有麻、葛、皮革作之者,屦有草、麻作之者。大凡说去,履的制工精,而屦、屝无疑粗些。《左传》僖公四年: “共其资粮屝屦”,注谓:“屝、屦,皆古之粗履。”

履的产生,言黄帝臣于则发明,无非是一种托古。今所知者,新石器时代已有之。甘肃玉门出有一件立式人形彩陶罐,双足即着翘头鞋,相当肥厚, 类似今所见胖靴①,显然已非初制。夏代之履尚未见出土,商代履制颇见规度,从人文发展的承续意义言,夏代有履是毫无疑问的。

商代履制,其在前节所举 35 例立、坐人像雕塑中已经可得一窥。

首先应看到,这些人像雕塑,足部着履者有 8 例,约占总数 23%,可知当时大部分人尚未脱却跣足的古习。跣足者中,有高级权贵,有普通贵族或亲信近侍,也有平民和罪隶,尤以第三类人差不多均作跣足形象,反映了在古习相沿中,已注入了社会贫富有分的重要因素。富者跣足,固因之习惯偏好,贫贱者无履,恐多出势所不能。

其次来看商代履制。

商代高级权贵好以皮革或布帛裹腿,足着翘尖鞋。此种形象见诸西北冈M1217 大理石圆雕人像,另外西北冈 M1004 同类人像残块也为裹腿。(分别见前述第 1、11 例)翘尖鞋的款式厚而不肥,平底,高帮,圆口,不用系带, 颇如《古今注》所云:“履者,屦之不带者也。”从其外表挺括坚实而十分合脚看,似属一种单层革履,用《说文》中的一个现成名词,可称为鞮。鞮有作翘头者,如《说文》云:“■,■角,鞮属。”■就是指鞮上翘的履头,

《广韵》:“■,履头。”《广雅》则称之为“■角履”。

山西柳林高红一商代贵族武士墓,除出有铜胄及一批青铜兵器外,又发现铜靴一只,靴尖上翘,平底无跟,靴底横纹 11 道,帮为高长统,脚面两边

各有直纹 8 道,高统近脚弯处有 4 道弦纹,靴筒口缘下一边有一圆穿,另一边有半月形穿①。(图 54)靴为窄瘦型,制作精致,当亦为鞮之一型。此铜靴高 6.3,靴筒口径 1.3,脚长 4.1,宽 1.1 厘米,重 50 克。显然非实用品, 乃是仿自实际生活中的鞮或■角履,然革制的意味是十分浓烈的。可见商代高级权贵和各地的贵显或贵族武士,广为流行穿革制之鞮,鞮有高帮、高统之分,均为平底无跟,履头上翘,穿之而有练达英爽气概。

但商代高级贵妇好穿平头高帮履,亦无系带,圆履口,平底无跟。妇好墓所出圆雕跪坐贵妇玉人像(见前第 2 例),穿的就是这种履,履形鼓满, 鞋帮面上饰有圆环纹样,疑为丝履,也可能是以麻类织物村里,外罩丝帛, 宜于暖足而增雍容富态。

这种鞋面鼓满的平底高帮丝履,亦见诸小屯大连坑和四盘磨所出大理石圆雕箕踞人像,(见前述 22、23 例)大致身分为上层贵族。丝履的鞋帮上饰有圆环内带十字交花纹。

商代中下层贵族或亲信近侍包括一般臣属,有穿素面鞋者,如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藏安阳殷墓出土圆雕立式玉人,及妇好墓所出圆雕猴脸跪坐玉人

① 《中国文物精华》,文物出版社,1990 年,图版 12。

① 《山西柳林县高红发现商代铜器》,《考古》1981 年 3 期,212 页,又图版肆:

均是(见前述 25、4 例)。鞋作高帮,平底无跟,圆鞋口,比较合脚,鞋面鼓形逊于上述丝履,素而无华,疑指麻、葛制品,或即文献所称“麻屦”、“葛屦”。

商代一般贵族或中上层平民的孩童,有穿一种宽松软鞋,见于安阳文化馆藏玉雕立式孩童人像(见前述 27 例)。软鞋平底宽头,薄型,较适合儿童皮肤细嫩易擦伤的特点,从其鞋绉翘的形态看,似为布帛制品,不妨以后世的“软履”称之。

商代还有一类粗屦,见于中下层社会。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在一座烧陶窑址紧挨的灰坑中,发现一只鞋底的中段,形状与现在的草鞋相似,束腰,系用四经一纬绳子穿编而成,绳子用两股线拧成,经线粗 0.5 厘米,纬线剖面为椭圆形,直径 0.5~0.7 厘米。(图 55)鞋底的编法是以经绳一上一下压纬绳,周而复始,层层抵紧,与今日民间的“打草鞋”雷同。据北京造纸研究所检测,样品已碳化,用各种方法处理均分散不开,只有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分散,其纤维较粗,视野中无禾草类杂细胞,均为纤维状纤维, 鉴定为韧皮类纤维,属树皮的可能性较大①。这只宽约 9.4 厘米的粗屦,尺幅与成人脚宽相一致,是目前所见唯一商代鞋的实物。据《方言》云:“屝, 粗屦也”,凡麻类、树皮类、草类制成的粗屦,古代常称之为屝。这只粗屦可定名为屝。另据《释名》云:“草屦曰屝”,“◻,草屦也”;《说文解字义证》谓:“◻有耳有鼻”;今之草鞋也是以耳、鼻穿系脚上,孟庄出土的这只粗屦形同今之草鞋,穿着法当亦同,则其命名既可称屝,又可称为◻。

在周代金文中恒见一种贵族穿的“赤舄”,是双底鞋。《释名》谓:“复其下曰舄,舄,腊也,行礼久立地或泥湿,故复其下使干腊也。”《古今注》云:“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可知舄是安木底注腊的履,以其涂染红色,故称“赤舄”。殷墟甲骨文中有一地名字作■②,从止从佳,严一萍先生谓金文舄字与之形似,可释舄若鹊,后借为履舄义③。不过,商代是否有履下安木底注腊的双底履,因无明证,不敢遽信。

总之,商代在沿习跣足的同时,作为一种时代进步形态的鞋履之用,也已得到相应推广,特别是在中上层社会更为明显,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与等级制服饰紧相联系的履制。

商代的履制大致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高级权贵、各地贵显或高级武士,所穿为皮革制高帮平底翘头鞮,或高统平底翘头鞮,也可称作■角履。

第二层次为上层贵族集团成员或贵妇,所穿有高帮平底丝履。

第三层次为中下层贵族、一般臣属或亲信近侍,所穿有麻屦、葛屦,款式亦为高帮平底。

第四层次属中下层社会,所穿粗屦是用草、麻、树皮制之,类似今日民间之草鞋,式样简单,仅做一鞋底,其上用绳纽系于脚上,可称为屝,也可称为◻。

另外一般贵族或中上层平民的孩童,有穿一种用布帛制成的宽松软履, 较切合儿童生理成长的特点。

① 《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 年 1 期,66 页,又图一七。

② 《甲》3867。

③ 严一萍:《释■》,《中国文字》第 3 册,196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