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第二次高潮

中国人氏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后,帝国主义发动了干涉中国革命的第二次高潮。

英帝国主义除了自己增派军舰和军队来华外,还策动美、日、法、意等帝国主义派遣军舰和军队来华。英国驻华公使兰浦森照会美、法、日、意四国提出订立出兵协定,增派海陆军至上海。1927 年 3 月中旬,帝国主义集结

在上海和长江流域的军舰共 170 余艘,其中英舰 76 艘,日舰 48 艘,美舰 30

艘,法舰 10 艘,意舰 4 艘,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各一艘。帝国主义在上海

的兵力达 3 万以上,其中英军 1.27 万余人,美海军 3500 人,日海军 4000

余人,法海陆军 2500 余人,还有“万国商团”和巡捕的武装。帝国主义作了随时武装干涉中国革命的准备。

在吴佩孚、孙传芳相继被打败之后,帝国主义在武装干涉的同时,更多采取软的方法,以分裂革命统一战线。1927 年 1 月 28 日,中国共产党发表

《对时局的宣言》,明确地指出:“帝国主义者向中国国民运动的势力进攻, 不但用直接的和间接的武装势力硬的方法,而且还用软的方法,从国民运动营垒中诱惑所谓稳健分子、所谓温和派,和他们妥协,以打击所谓激进派, 根本削弱革命势力,破坏国民运动的联合战线”。

1927 年 1 月 29 日,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表演说,阐明英国对华方针, 表示英国“已准备抛弃其特权”,并“希望中国统一政府早日成立,俾能开始修约交涉”。英国对于“领事裁判权”、“关税束缚”、“租界制度”, “均愿予以变更”。表明英国政府实行炮舰政策为主的前提下,也企图以微小的让步,换取国民政府的妥协。同月,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发表对华外交政策宣言,宣称:“愿将吾人对华条约所规定的关税支配与治外法权从速解放”。关于关税自主权,他说:“美国自谈判华盛顿公约,迄至今日无时不准备与中国任何政府,或可代表中国发言之代表,开始谈判;‘俾不独立实行华盛顿公约附税,且亦全部解放关税支配,而将关税完全交还中国。”但是,他又说:“顾美国所期望者:中国当以最惠国待遇给予美国,未可在关税上或捐税上利于他国人民,或予以特殊利益,而歧视美国及其人民,当保持在华贸易均等机会之门户开放,并当对于美国人民及其产业与权利,予以种种之保证”。关于取消治外法权,凯洛格说:美国政府“于中国准备以法律与法庭保护美人及其权利产业时,即开议解放治外法权事”。“主张组织法权调查委员会,附以该委员会有权于其报告中载入逐渐放弃治外法权条陈之谅解”。表明美国政府坚持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政策。同月,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在议会演说中宣布对华外交方针:“第一,尊重保全中国之主权及领土,对于中国之内乱严守绝对不干涉主义;第二,期望增加两国间共存共荣之关系,及经济上之提携;第三,对于有理之中国国民的希望以同情与好意迎之,不辞协力进行使之实现;第四,对于中国之现状,尽量忍耐宽大之态度,同时觉悟用合理的手段,竭力拥护我国正当且重要之权利利益”。此外,币原在回答议员添田寿之时强调说:“对华不干涉内政主义, 与拥护我国正当之权利,系属两个问题,然两者并非互相反对者。余深信万一中国之事态竟至于波及我国家之存亡安危,日本仍当继续不干涉内政主义”。币原了解到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内部正在分裂,蒋介石就是“稳健派” 的首领,于是企图拉住蒋介石,利用他压制革命派,实现南北妥协,确保日本在长江一带的权益。至于法国政府的态度,“就各方面看来,法国的对华政策,似乎是和日本一致的。法国政府机关报的论调,都承认中国形势不致十分严重,没有出兵的必要。所以法国与英国一致行动,为不可能的事”。从可靠方面得情报察之,法国现在对于中国当维持其观望形势之态度,其意见以为非判明汉口事件之运动,是否系对在华外国人全部之运动,不能对中国加以干涉”。当然,法外长白里安会晤驻法英使克鲁时又宣称:“法国准备于必要时与英国合作,防卫上海以拒攻击。法租界有义勇队与水兵,足

资保护,此种事由法领事办理之,法领事有与英司令合作之全权”。至于意大利政府的态度,“意国因在欧洲方面的关系,比较的和英国更为接近。意政府曾表示对英国新提案相当的赞成。至于此次英国出兵,意国恐未必取一致行动,因为意国在远东的利益关系太少,她在目前实还没有向远东方面发展的趋势”

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所采取的软硬兼施的两手策略,更增加了革命统一战线分裂的危机,正如中共中央指出的:“帝国主义者此次联合向中国国民运动进攻,无论在硬的方面,在软的方面,都比前两次联合进攻凶恶而且阴毒。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