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①

(一九五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去年军委扩大会议以后,全军批判了教条主义[1],解放了思想,掀起了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和总结我军经验的高潮。这是我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真正的开端。

一、关于继续开展全军科研工作,提高研究质量问题。

(一)继续深入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切实作到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针。

毛主席的军事著作是完整的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内容无比丰富,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实践考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连我们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军事思想家,都不能不承认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对现代战争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全军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要想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内领会其全部精神实质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下苦功继续深入学习、不仅要学习他的思想、方法和作风,尤其是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党、为人民不辞劳苦、不避艰险、顽强战斗的高贵品质。

毛主席的一生是为人民而战斗的一生。为了人民的彻底解放和保卫人民革命胜利的果实而战,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赢得战争的胜利,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认为: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外强中于的“纸老虎”。因此, 人民战争、人民军队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基本观点,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必须“以人民为纲”。编写战斗条令,要作到以毛主席军事思想为指针,首先就要贯彻人民战争与人民军队的思想。所谓贯彻人民战争与人民军队的思想,绝不能满足于专写一章或专写一本,更重要的是贯彻于全部条令的各章各节之中。绝不能认为条令一分二之后,有专门一本论述人民战争、人民军队,问题就解决了。如果在我们编写的战斗条令的各章各节中没有体现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与人民战争的作战原则,那末我们的条令就仍然是没有贯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针。

“实事求是”是毛主席研究战争的基本方法。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必须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战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理论结合实际,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基础上不断与错误的军事路线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主席坚决反对脱离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与各种错误的军事路线作了斗争。在他领导期间,尽管受到多方的排斥与打击,他仍然能坚持真理,顽强斗争,同时又顾重大局,严守纪律。

毛泽东军事思想所以是正确的,就在于他紧紧掌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因此,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和他所制定的原理、原则,首先要研究当时的历史条件,研究这些原理、原则是在什

①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四日至七月二十二日,由军事科学院组织召开了全军编写合成军队战斗条令概则专业会议。本文是叶剑英在会议闭幕时的讲话。全文共四部分,收入本书时删去一部分。

么历史情况下、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产生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运用毛主席制定的原理、原则,更要贯彻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首先是对现实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从中掌握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灵活地运用原理、原则,不是单纯地搬用毛主席的军事著作的词句。

时代的发展,现实条件的发展,不仅给已有原理、原则带来新的特点和问题,而且必然会产生新的原则。科学研究工作的最艰巨、最困难而又是最光荣的任务就在于此。马克思曾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各国同时胜利,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井已在苏联实现。毛主席也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基础上大胆创造新原则的最杰出的代表。以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都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依靠长期的工人运动,依靠工人罢工斗争,发动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然后普及全国。但毛主席却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了另一条路,即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首先在农村建立、发展和巩固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进而夺取全国政权。所以,不断发现事物的新规律、创造新原则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源泉,不承认新原则的产生,科学的发展就会停滞。所以,我们不但应该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毛主席制定的原理、原则,还应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研究探讨新的原则。

当然,这绝不是说、我们可以离开毛主席军事思想谈创造,恰恰相反, 必须严格遵照毛主席的人民战争、人民军队的思想,并学习他运用唯物论辩证法研究战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从事研究和创造。

(二)学习“一论”、“再论”。总结我国战争经验。

我军经验是极其丰富的,是发展我国军事科学的物质基础。编写条令必须以我军为基础。

总结经验是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这些普遍真理, 不仅对我军今后建军与作战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具有国际意义。怎样从经验中抽象出普遍真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是我们的典范。这两篇文章把无比丰富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加以抽象概括,提出了五条基本原则(后来莫斯科宣言写成九条,内容基本同)。这五条基本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是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把普遍真理与具体经验混淆起来。经验是可贵的,是普遍真理的基础,但经验有待于提高。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普遍真理则无局限性。所以,不能把任何一条具体经验都看成是普遍真理。建议同志们再学习一下“一论”、“再论”,学习它总结经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军的经验,毛主席已作了高度的、全面的、系统的概括,但他主要是从军事思想和战略的角度来阐述的,虽然同样指导着战役、战术,但主要的还是讲的战略问题。许许多多战役、战斗方面的经验,还散藏在历史档案中和许多同志的脑子里,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总结,以便从中抽出带普遍意义的原理、原则,并把它贯彻到条令中去。

已经总结起来的经验,要很好地研究和利用。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写了几大本。对这些经验,我们是否做了充分的研究?在我们写条令中是否充分利用了这些经验?比如,后勤工作在抗美援朝中的确创造了奇迹,敌人使用了一切残酷毒辣的办法,但我们始终保持了钢铁运输线,粉碎了敌人的绞杀

战、细菌战,保证了部队的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这中间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对于未来卫国战争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我们的条令中必须加以吸收。

更多的经验正在进行总结,尚未完成。各个方面军、各个野战军的战史都正在编写。我们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编写战史的成果,同时又不能依靠等待,而应该广泛地搜集各种有关的资料,加以研究总结。务必把我军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体现在我军的条令中,这个问题很重要,关系到我们的条令是否贯彻了以我为主的方针。

(三)学习外国经验。

我们重视自己的经验,因为它是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更适合我国我军的情况与特点。但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观察问题。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历史继承性,不能割断历史。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孤立的, 一般是从特殊中产生的,一般寓于特殊之中。因此,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经验,尊重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经验。在这方面,不能狭隘保守。一切科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有它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来就注意吸收前人理论的精华,毛主席也是如此。他们都做到了“集大成”。当然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以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加以扬弃和改造。

军委扩大会议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以我为主的思想,不是反对学习外国的苏军的经验,而是要我们更好地学习外国经验。应该承认,苏军的确有许多好的东西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参考。苏联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苏军拥有尖端武器技术装备、进行过广泛的试验,又有丰富的现代各种合同作战经验,而我们还没有尖端武器技术装备,现代诸兵种合同作战经验也比较缺乏,为什么不可以学习、研究和参考苏军经验呢?比如未来战争问题,苏联正在进行研究。最近有一位苏联中将克拉西里尼柯夫,就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现代战争的特点》,刊载在一九五九年第三期《军事思想》上。他分析未来战争,首先着眼于时代条件的变化。第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出现了两大阵营,社会主义体系威力有了巨大的增长;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矛盾日益加剧;各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第二是军事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新式武器。根据这些基本特点, 他认为:未来战争愈来愈难以局限于一个地区,局部战争常常是燃起世界战争的火苗,往往会引起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更大的新的世界战争;未来战争既然是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而这个阵营又包括几十个国家和几乎全世界的丰富资源,那末,不管现代武器的破坏力多大,要想用几次突击就把对手彻底击败,是不可能的,因而这一场殊死战自然会演变为持久性的战争;既然是持久战争,则战争初期的军事行动,虽然由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出现而增加了重要意义,但战争仍就会有中期和后期。此外,他还对军队的发展方向,前线和后方,争夺制空权,争夺制海权,以及后备兵员,联盟之间的战争等问题作了探讨。

又如一九五七年中苏朝联合演习,苏军总导演在总结讲评中对现代进攻战役的特点曾作了如下分析:

  1. 大大加强了火力,使军队有可能在短促的时间内歼灭和压制最坚固的支撑点、同时向深远纵深实施突击。

  2. 扩大了战役规模,尤其是增加了进攻的速度和战役深度。

  3. 提高了战场上机动的作用,军队应充分利用原子突击效果,迅速集中实施突破,尔后迅速向两翼和纵深发展;疏开战斗队形,使其不成为敌人原子突击的目标;发展进攻的过程中,善于迅速将兵力从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以迅速实施迂回和包围。

  4. 提高了遭遇战斗和遭遇交战的作用。

  5. 提高了突然性的作用。

我们也在研究未来战争,像上述的观点为什么不可以研究和参考呢?依我看,上述的某些观点是与我们一致的,取之,可收互相补足的效果;有些观点虽与我们不一致,但也有他的论点和根据,作对比研究可以加深我们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当然,学习外国经验必须以我为主,也就是说学习外国经验是为了有利于我军建军和作战。因此,不能盲目地迷信外国经验,而应采取有选择、有批判的态度。适合我国我军情况和需要的,我们就学;不适合的,或违背我军建军原则与人民战争指导思想的,就不学。

值得提一提的是,反教条主义之后,有些同志产生了另一种倾向,就是不敢再提学习苏联,怕沾苏联的边,就好像一沾边就有犯教条主义错误的危险,这是不对的。苏军的先进经验,我们应大胆地吸收。

苏军的经验产生于苏联和苏军的战争实践,他们的武器装备、作战对象、地形、战斗作风与传统都与我们不同。毛主席说过:“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2]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照套。但是不适合于我们的,不一定不适合于他们自己。用我们的情况去衡量人家的经验,也是不客观的。

(四)必须认真研究敌人。

战争是解决敌我双方矛盾的特殊手段。战争的双方都力求隐蔽自己的意图,用尽一切办法来消灭对方。所以,我们研究战争指导规律就必须熟知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朱总司令讲过,对什么样的敌人,打什么样的仗。毛主席也一再讲:“学

习和认识的对象,包括敌我两方面⋯⋯。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 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3]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必须重视研究敌人。研究敌人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敌人的特点和行动规律,明确敌人的长处和短处,以便趋利避害,采用有效的方法战胜敌人。我军过去在许多战役战斗中, 采取灵活的战法,迫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牵着敌人的鼻子走,都是建筑在对敌人透彻了解的基础之上。

我们未来卫国战争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帝国主义。我们必须着重研究帝国主义。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集团交过手,对他们有一些了解,但很不够,而且敌人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还应继续加强研究。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甚至朝鲜战争以来,美军在作战指导思想方面就有不少的变化。如现在比过去重视运动战,认为在现代杀伤武器和现代交通工具普遍发展的情况下,机动战斗已成为典型的战斗样式,很强调运动进攻、机动防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美军实施战役,扩大了进攻地带和突破地带的宽度,增大了任务纵深,提高了进攻速度。在一九五七年“黑子”

演习中,集团军战役深度扩大到三百五十至四百公里,比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六年的演习增大了一倍、第一天的进攻速度由过去的二十至二十五公里增大到三十五至四十公里。考虑到双方都可能使用原子武器,美军认为:军队应该疏散隐蔽配置,在发起进攻时迅速集中兵力兵器形成优势、充分利用己方原子突击的效果。以高速度的扩张战果的行动歼灭敌人,而当完成每一具体任务后就要很快分开,以免成为对方原子武器突击的有利目标。为了适应战斗行动的要求,美军在试验与演习基础上,不断改变军队的编制和改善军队的装备。如一九五七年即将陆军步兵师、空降师改为五群制,现在又在作进一步的改变。军队摩托化的建设大大加快,以大量坦克、自行火炮、履带式输送车装备军队,并广泛使用飞机和直升飞机。

总之,美军的作战指导思想,战术以及军队编制装备等都在不断地变化。我们作战是为了战胜敌人,如果不适应敌人情况的变化来研究我们的战略战术,就成为无的放矢,也就不可能战胜敌人。

在编写条令时,确定我们的作战原则与作战方法都必须考虑到敌人方面的情况。要考虑这个敌人的国家社会性质,政治情况,经济力量,军队编制装备和战略战术等方面有哪些长处,有哪些短处。不考虑作战对象的情况, 我们编写出来的条令就不能作到有的放矢。

(五)关于照顾将来。

总结过去,是为了从过去的实践中找出经验教训,运用于现在和将来, 古为今用。我们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贯彻厚今薄古的方针。着眼点不放在现在和将来,总结过去就失去了意义。

要照顾将来,就必须总结过去,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不能凭主观臆测去空谈将来。将来是现实的发展,现实是将来的基础。从对过去和现实的研究中,才能科学地预见将来,否则就是主观主义。

什么是现实?时代不同了,一个是东风压倒西风并继续压倒西风,一个是科学技术发展到尖端,前者是新时代的政治标志,后者是新时代的技术标志,这就是所谓现代条件,一切战争都离不开这两个条件。因为这是现实, 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是我国我军在未来反侵略战争的作战指导规律,因此,除充分考虑时代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应着重研究敌我双方的现实情况。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现实条件,还要考虑到最近几年内敌我双方可能的发展,这是照顾将来的另一方面。但是预见可能的发展,不能离开现实的基础。

针对现实情况,我们考虑问题还应贯彻从最困难的情况出发的精神。 未来战争是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我们研究未来战争必须考虑到国际条

件,但基点应放在自力更生上面。

在未来战争中,可能使用尖端武器,也可能不使用尖端武器,我可能有尖端武器,也可能无尖端武器,但基点应放在我以常规武器战胜使用尖端武器的敌人。

未来战争,由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出现,产生了速决的因素;但同时这一场战争又是两大阵营之间的殊死战争,要在这场战争中消灭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势必作垂死挣扎,因而战争又可能比以前几次大战更为持久;既有速决因素,又有持久因素,但我们的基点应放在持久方面。

时代不同,给未来战争带来许多特点,但未来战争的性质仍然是人民战

争,是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因此,毛泽东同志人民战争、人民军队的思想仍然是未来战争的指导思想,人民战争、人民军队的基本原则仍然适用于未来战争,但应根据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人民战争,是在全民战、持久战、运动战、歼灭战的思想指导下的战争。人民军队是革命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军队。

我们在编写条令时,应充分考虑到现实条件的影响。比如对于原子武器, 就不只是专写对原子武器的防护一章就够了,而应把原子武器对战术行动的影响贯彻到各章各节中去。如战斗原则中的各条是否考虑到了原子武器的影响,是否应该增加新的原则?军队指挥产生了一些什么影响?步兵以及其他兵种的地位与作用产生了一些什么变化?战斗队形、战斗部署如何才能适应迅速集中迅速分散而又要隐蔽的要求?后方勤务、战斗保障又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

这些问题是未来战争的问题,但都是建筑在现实物质基础之上的,不考虑这些现实问题就不能真正了解未来战争。

(六)发扬学术民主。

军委扩大会议以来,学术民主大有发扬,学术争鸣的空气逐渐形成。 学术民主、学术争鸣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争辩,

才能显现真理。真理愈争愈明。

目前还不能认为学术民主已发扬得足够了,有些同志还有顾虑,还不敢大胆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有些同志还不习惯争辩,沉不住气,所以,还应继续发扬民主,提倡学术争鸣。

民主与争鸣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毛主席军事思想基础上统一学术思想,统一认识。所以,必要与可能时就应集中,然后再在这基础上继续前进,否则,也不利于科学研究工作,并产生不必要的学术混乱。但是学术问题毕竟不是行政问题,不能急躁和简单从事(当然行政问题也同样不应如此)。学术问题只能在充分成熟的思想基础上解决,要在思想上解决问题, 不是靠一纸命令就可了事。当然,也不是说,要等所有的人都无不同意见了才能统一。任何时候,都做不到这一点。但目前钻研学术问题才刚开始,学术论文刚刚多起来,意见分歧是必然的现象,也是好现象。有分歧,问题的研究才能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就得钻研。

二、关于健全军事科学研究组织,训练学术队伍。

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一支可贵的军事科研队伍正在形成和发展起来。

全军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之后,军以上都建立了科学研究机构,师也设了专门的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在编写条令和教材、教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支编写队伍。这支队伍是一支相当强大的力量,如沈阳军区参加编写条令和教材的人员就达一千四百余人,南京军区也有一千余人。但由于这支队伍刚刚建立,刚刚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总结我军经验,编写任务就压在头上, 所以还来不及深入地钻研理论,深入地调查研究,因此,我们这支队伍的学术水平还不是很高。

根据了解,目前有些单位的科学研究机构还不够健全。为了能在一两年内完成编写我军条令的任务,希望各单位党委在最近期间下决心抽调一批适合作学术工作的干部,把科学研究机构充实健全起来。还应保持科学研究干部的稳定性,不要轻易调动,使他们能够长期做下去,这样才有利于积累经

验,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这也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必需的条件之一。

除加强组织建设外,当前的任务,就是在完成编写任务的同时,努力提高这支队伍的学术水平,既要面向实际,又要认真钻研理论。把眼界打得开阔一些,古今中外军事家的著作都应涉猎,尽可能勿产生两种概念,否则各执一端,学术研究就变成了概念捉迷藏,失去了研究的对象,也失去了争辩的意义。

三、关于建立军事科学体系和统一军语。

科学愈发达,分工愈细。自然科学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部门。物理学中又分为力学、光学、声学、电子学等部门。分工愈明确、愈科学就愈有利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社会科学同样分成若干部门,军事科学是其中之一。但军事科学又应包括哪些内容?分成哪些部门?这是我们开展军事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苏联军事科学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军事学术三部分。军事学术中包括战略、战役、战术、军事地理、军事训练等。战略又分为军事战略和政治战略。我们不很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划分。到底应该怎样分?过去有一种意见,认为可分为军事思想、军事学术、军事技术三部分,军事学术中包括战略、战役、战术。但是军队训练学、军制学、战争动员学等应包括在哪里? 做为军事学术中的哪一项?还是放在战略学里面?

总之,这个问题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不弄清楚,学术研究中就常常碰到范畴划分不明确的问题,造成学术研究的困难。我们在编写条令概则中已经遇到不少这类的问题。请同志们注意这个问题,回去研究一下。

军语统一问题,也急需解决。由于军语运用不统一,常常给学术研究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比如反突击,按照过去军语的概念是属于战役范围的,但听说最近又出现了战术反突击,于是就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战术反突击与战役反突击有什么不同?战术反突击与反冲击有什么不同?等等。所以军语必须统一。军语统一,也就是概念统一。我想下半年军委举办的集训应能就某些学术问题作些统一工作。

当然,统一军语不仅是为了便于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为了在运用时特别是在作战时不致因产生误解而出乱子。不但要在全国统一军语,我们在统一军语时还应照顾到国际的习惯。

至于在军委统一前,怎么办?我的意见:第一、继续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上的争鸣;第二、各研究机关作好解决学术难题的准备工作,仔细的研究各种不同的观点,并整理出系统的材料供领导解决这些问题时作参考。

注 释

  1. 五十年代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号召学习苏联军队的先进经验。全军部队在学习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某些方面也出现过一些生搬硬套苏军做法的教条主义倾向。对此,中央军委多次明确指出:学习苏军经验,要与解放军的实际相结合,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防止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从一九五六年起,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人民解放军开始在高层领导机关、军事院校和部队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纠正在学习苏军经验中发生的偏差,

    因而,从全军总体上看,并没有形成全局性的教条主义错误。然而,在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二十二日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却发动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会议夸大了学习苏军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缺点, 把一些单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某些缺点夸大为全军性的系统的教条主义加以

反对,把本属于工作中的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上升到反对党的军事路线的原则高度加以追究,对负责训练和院校工作的刘伯承等领导人进行批判和斗争。会后,在全军自上而下地开展了反对“教条主义”和“单纯军事观点” 的教育和斗争。这次反“教条主义”的斗争,延缓了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进程,给军队建设造成了很大损害。

  1. 见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

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73 页)。

  1. 见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

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8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