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提高战役速度问题
关于现代进攻战役,速度要求这样快,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志还是有怀疑的。我就这个问题说明以下几点:
提高战役速度,乃是现代战役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要了解,提高战役速度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在地面上有坦克,有机械牵引的炮兵和自行火炮,有摩托化的步兵,就是说有装甲坦克和机械化的快速兵团,这一快速兵团因为有高度的快速力。有猛烈的突击火力、有强固的防护能力,能够把火力与运动结合于它自己的本身,这样就能够在防空兵和炮兵及其他兵种保障下,进行边走边打边打边走的从行进间人交战,从行进间一举突破防御敌人的可能,有了这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提高战役的速度那就成为有可能了。
要提高进攻速度必须克服敌人在正面上加强的防御,或由纵深内调集预备队增强纵深的内抵抗;或实施反突击、要克服地形、天候等条件对进攻的影响。
要提高进攻速度必须加强政治工作,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与连续作战的作风(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第六条)。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但是要提高进攻速度还要依靠主观指挥。指挥高速度的进攻战役,必须:
(一)密匿我军的企图,造成敌人的错觉,并且乘敌之隙,运用新颖的战役、战斗方法,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突击。
(二)编成强大的突击集团,采取纵深的战役布势;并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既能实施初次的威烈突击,并能从纵深增加突击力量,始终保持对敌优势。如本想定中红军第一集团军除用一个师的兵力担任掩护外,其集团军的全部兵力及加强兵器都集中在主要突击方向上,组成了纵深的战役布势, 并在战役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兵力兵器的对敌优势。
(三)迟滞敌人的战役预备队向前开进,这就首先要求以航空兵对敌战役预备队实施威烈的突击和原子突击,阻止其集中和向前开进;投掷空降兵占领重要地区。截断敌人战役预备队的来路;使用登陆兵上陆,阻敌从海面增援;使用游击队破坏交通迟滞敌人预备队的前进,以此隔断敌人的战役布势,孤立当面之敌而歼灭之。
(四)在战役过程中,实施高度的机动,迅速变更部署,将主要兵力集中到主要突击方向上,并同时抽调兵力组成新的第二梯队预备队,保持不间
断的突击力量。
(五)打破敌人束缚我军的机动(如航空兵保障及钳制行动),并对战役行动给予确实的保障(特别是对空防御、道路保障及对原子防护)、以便既能发展胜利,又能巩固战果。
(六)坚定的军队指挥,及时组织与保持各兵团各兵种的协同动作。这样一面制止敌人战役预备队向前开进,使其增调不来;一面提高我军进攻速度,迫敌撤退不及,而将突击的锐锋一举透贯敌人防御的全部战役纵深,而各个歼灭敌人。
注释
-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七日德军对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发起猛攻,先后使用一百五十万以上的兵力,企图占领该域,切断伏尔加河,控制高加索地区,北攻莫斯科。苏军先后以三个方面军的兵力同广大人民一起艰苦奋战,在顽强的防御战中消灭了大量敌人。十一月十九日转入反攻,二十三日包围了三十三万德军,一九四三年二月二日将其全部歼灭,生俘德军第六集团军司令、陆军元帅保卢斯。这一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一九四四年初至一九四五年初,苏军在对德军的战略大反攻中连续实施了十次进攻战役,史称“十次打击”。第三次打击指一九四四年四月苏军为解放克里木半岛等地而实施的进攻战役。又称克里木战役。苏军先后以陆、海、空两个方面军四十七万人的兵力协同作战。四月八日正式发起进攻,五月五日开始攻敌坚守的塞瓦斯托波儿城,十二日解放克里木半岛。此次战役,
改善了苏军在苏德战场南翼的态势和黑海舰队的驻泊条件,并为进攻巴尔干和东南欧创造了条件。
-
见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毛泽东选集》第 4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2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