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军的跳跃作战①

(一九三九年六月四日)

敌军侵略,在策略上自汪精卫[1]出走后,基本上仍然没有改变。但整个战线上的活动,已没有从前的积极,也没有像最初发动侵略时期如京沪会战[2]时候那样大规模的作战,所以在最近时期内某些战线比较沉寂。然而,军事进攻虽沉寂,而政治进攻却加紧了。日本军阀得到汪精卫供给许多中国真实情报之后,正利用党与党之间的间隙,中央与地方中间的间隙,地方与地方中间的间隙,实行政治的进攻,实行各种破坏工作,使全国政治上起离心作用,并使之严重化,以便利他的继续侵略,灭亡中国。

现在第一个问题,是日本军阀的战略方针有没有新的改变? 从战略原则上一般说来,他们进攻目标有二:(1)我们的军队特别是其主力;(2)中心城市。过去日军曾集中力量,向一个中心城市进攻,像上海、南京、武汉, 企图夺取政治经济中心,求得胜利,屈服中国。其次,是以我军队主力所在地为目标,尽可能的作迂回歼灭战,企图消灭我们有生力量。根据过去的作战事实,日军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战略方针,现在看来已经是失败了的, 然而敌军采择这一方针,不是没有根据的。在中国历史上,也确有这种前例。比如楚汉相争[3],先入关者王。当时据日寇的估计,以

为南京是全国首都,若南京陷落,便可使我们屈服。其次论到乡村

与城市关系。照欧美社会情形看来,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人口集中地,乡村只能依附城市的。日寇用这种眼光来观察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因此敌人以城市作目标,不是毫无根据的。但他们可错了。第一,今天中国的社会情况不同于旧时的封建时代,以为夺取了京城,迫走了皇帝,就能统治天下。现在,中国是处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进步时期,而且有进步的政党, 推动着时局。第二,中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是否与欧美一样呢?不是的。在欧美如法国有人说:一个巴黎等于半个法国。但中国情形不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地大物博,物资人口均散布在乡村,日军虽然占领了城市, 反因我们力量分散在乡村,可以把城市包围在广大的乡村之中,使敌人孤立起来。由于敌人失败的教训,使日军明白,徒然用全力进攻城市,已不能完成政治任务。于是不能不转移目标,寻找我军主力,企图与我主力决战。在作战上采用迂回包围歼灭我们。但是这一着也没有成功。如武汉会战[4],日军使用在江南的兵力,只有八九个师团,而中国却有七十余个师与之抗战。在这样广大的地区进行运动战,敌军以这样少的兵力,是无法来歼灭我们的, 因为他既要以一部分兵力钳制正面,敌所能抽出兵力与我们作竞翼运动来包围我军的兵力就愈感不够了。欧战时候,德法都运用包围敌人的竞翼运动, 一直延伸到海边,假使日军也和我军作延翼的竞赛的话,那他的薄弱且暴露的翼侧,将受到我们很大的威胁和打击。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日军作战并非不知道迂回包围的利益,只是他兵力寡少,并没有得到他预期的战果而已。今天我们主力已隐蔽在蜿蜒的山岳地带待机突击,我们只以一部分兵力深入到日军后方,一部分在最前线与敌作运动战,因此敌军已找不到我军主力的所在。

从上面所说的看来,敌军目前的作战方针,中心城市既不作为目标,军

① 这是叶剑英对中国国际新闻社记者的谈话。

队主力也找不到,这样就使敌人在战略上迷失了方向,这是敌人第一个困难。第二,日军兵力不够,从沿海到内地,从西北到西南,这样宽大的地面都成广泛的战场。兵力过于分散,其后方又有我游击队活动,也牵制敌人不少的兵力,因此,敌军便不能集结主力继续作战略上大规模的进攻。所谓战略上大规模的进攻,就是说,假使敌军主力用在华北,那同时就要在华中、华南配置兵力进行助攻,这是敌人的兵力有限,不能办到的。因此,现在日军最多只能在战役上组织一个突击力量,一个突击方向。例如进攻南昌时,则其他方面就沉静下来,进攻襄樊时,其他方面差不多没有动作,不能配合。

然而有一个严重事实,对于作战有密切关系的,便是我国许多交通线, 无论铁路、公路、水路,大都被敌人占领了。这一事实,给敌人以一种便利, 敌人可以自由转用兵力,进行伺机的突击。这就是说,敌人在军事上,虽然有两种困难,却有一种便利。

在敌国内,自武汉会战后,总的说有三种意见:第一,不停止的进攻, 求得彻底的解决;第二,以军事为掩护,积极地掠夺占领地区的富源;第三, 继续沿交通线进攻,占领残余交通线。这第三种意见便是代表板垣、荒木的军事意见[5],也是敌人在两种困难一重便利条件下所产生的战略上的变化。这种新的攻击作风,我们叫它做“跳跃作战”。像南昌的攻陷与襄樊的突击, 都是这一新战略的实施。

从敌人进攻到现在,已在战略上迷失了方向,只是“投机性”的进攻,或者说是以“战役行动代替了战略行动”的投机战争。这种战争形式,充满了战略上没落的成分。敌人采取这个“跳跃的作战”的战略,有两个好处:第一,从华北到华中到华南,沿江沿海这样广延的战线,我不可能处处

设防,像法兰西沿着他的国境构筑一道完整的国防线一样,这在我国是不可能也不应该的。因为在军事配备上,容易暴露空隙与弱点,敌人也很容易找出我们的空隙与弱点,以迅速的攻击,取得便宜的胜利。在今天,敌人也需要这样便宜的胜利来掩饰国际上的视听,来刺激被长期的战争拖得力竭声嘶的敌国民众。

第二,他保存着交通线的便利,可以迅速地调动兵力,无有定向的向全面中某一点作跳跃进攻。造成疲劳我全线兵力的效果。此外,敌人的全面跳跃作战,还可以用少数兵力进攻我多数

兵力。为说明这一点,我们用数字计算做个比方。我在华北布置二十个师,华中、华南各二十个师。敌若以二十个师来犯华中时,我华北、华南两地军队,因交通限制无法应援,仅华中二十个师单独对抗。将来敌转移兵力向华北或华南时亦然,这就是说,我六十个师的兵力只能当作二十个师用。而敌之二十个师则可利用交通工具迅速调动,自由进犯我华北、华中、华南。这就是说敌二十个师可能当作六十个师用。

敌人所采取的新的作战形式,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对付?

第一,我们首先要认识敌人这一新战略,是在他失败之后,失掉了战略方向中间所产生出来的,因此不能将它的价值估计得太高。

第二、在战略上没有方向的跳跃进攻,虽然像沉在海水里的潜水艇,不易发现他进攻的动向,但他的跳跃作战是有一个依存条件的,那就是交通工具;任他怎样无定的跳跃,他总离不开交通路线。像进攻南昌是依凭南昌铁路、南万公路与修水航线;像进攻襄樊是利用钟京公路、汉宜公路以及随枣公路等线。既然敌人的跳跃作战依存于交通线,则主要的判断与兵力的配备

我们还是有依凭的。

第三,我们不要被动地跟着敌人跳跃,要在每一个作战地区,配备着能够独立抵御敌人跳跃进攻的兵力。已故的军事家蒋百里[6]先生说得好:“英雄跳,我们笑!”我们要以“静”的“笑”来制服敌人“动”的“跳”。就是说,当敌人在他依存的交通条件下,发动了某一点的“跳跃进攻”时,我们要在敌所利用的交通线的两边集中兵力,静待敌“动”时予敌以迎头痛击。这是乓家所说“以静制动”的实施。

第四,利用敌人兵力不够,在作战上只能发动一点进攻的缺点,我运用大部队或小部队,经常以运动战的形式出击敌军,扰乱与杀伤敌部队兵力, 这叫做“以动制静”。

第五,加强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努力达到“破坏重于作战”(这是我们所提出的一个口号)的任务,粉碎敌人“跳跃作战”的依存条件——交通路线,逼迫敌人改换装备。他为了适应山地战放弃现代化的装备时,则跳跃作战将失去效用。

注释

  1. 汪精卫,曾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国民党副总裁等职。一九三八年十二月逃离昆明至越南河内,公开投降日本帝国主义,

    后任日本帝国主义扶植的南京傀儡政府主席。

  2.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

    淞沪战役开始。八月二十三日,日军两个师团从上海以北吴淞至浏河一线的长江沿岸登陆,向西南方向迂回上海市区,与中国军队在浏河、罗店、刘行、大场、江湾一线展开激战。九月下旬以后,中日双方陆续增调援军,战斗呈胶着状态。十月十六日,日军在刘行突破守军阵地,二十六日攻占大场、苏州河以北的中国军队腹背受敌,被迫退守南岸。十一月五日,日军三个师团在杭州湾的金山卫一带登陆,从背后包抄上海地区的中国军队。九日,日军攻占松江,直指上海以西的青浦、安亭,守军因后路受到威胁被迫全线撤退, 十一日上海失陷。随后,日军长驱直入,于当年十二月十三日攻陷南京。

  3. 楚汉相争指项羽和刘邦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公元前二○六年秦王朝灭亡后,按当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首先入关中攻克秦都咸阳的刘邦本应领有关中之地,但项羽背弃诺言,自立为西楚霸王,将刘邦封为汉王,并分封了十七个王。不久,刘邦自汉中起乓攻楚,楚汉双方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公元前二○二年,刘邦在垓下(令安徽灵壁东南)决战中最终战胜项羽,建立了统一的汉王朝。

  4. 武汉会战是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以武汉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的一次战役。一九三八年五月,日军占领徐州,随即调集兵力准备进攻武汉。同年六月至八月,日军先后占领了安庆至九江一线的长江沿岸地带,打开了进攻武汉的通路。自八月下旬起,日军以第十一军为主力沿长江两岸向西推进,以第二军为侧翼经大别山北麓向信阳、式胜关方向实施迂回,兵分两路会攻武汉。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了一百多个师的兵力,在武汉外围对日军的进攻作了比较顽强的抵抗,但未能阻止日军的前进。十月中旬,日军从东、北、东南三面逼近武汉。十月二十五日,守军被迫全线撤退,二十七日,武汉失陷。这次战役之后,日军停止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5. 板垣即板垣征四郎,日本战厄。曾参与策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

变。后历任日本关东军参谋长、第五师团师团长等职。当时任日本陆军大臣。荒木即荒木贞夫,日本战犯。曾积极专与侵略中目的活动,是日本”皇道派” 法西斯军人的领袖。历任日本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陆军大臣、最高军事参议官等职。当时任日本文部大臣。板垣、荒木的军事意见,即将以前日军沿交通线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改变为分散配制、逐步推进,由点线扩大力面的占领。

  1. 蒋百里,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陆军大学代校长等职。其军事著作大部收入《蒋百里先生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