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皖中、皖南抗战,开展浙东抗日游击战争

皖南事变后,日军乘机对皖中的无为和桐城以东地区进行“扫荡”,并于 1941 年 3 月上旬侵占巢湖以南盛家桥、黄姑闸等地,构筑据点,以控制淮

南铁路。巢无地区完全成为敌后,坚持这一地区的新四军第 7 师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从日伪手中夺回了巢湖、白湖以东广大地区,并陆续收容了皖南突围人员。从此,该师担负起来起江浦、宣城,西至鄂皖边,南起青阳、绩溪,北至合肥、全椒地区的抗战任务。第 7 师即以巢无地区为基本区,在周围地区积极打击日伪军,扩大游击区,同时加强根据地建设,协同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发展地方武装,建立群众性抗日组织,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到 1942 年初,初步巩固了巢无抗日根据地,井在桐城、庐江、白湖、含山、和县等地区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辟了游击根据地,并一度与第 5 师打通了联系。同时,以皖南事变中突围的部分干部为骨干,先后成立了数支游击队,采取隐蔽分散活动的方式,紧密依靠地方党组织,在铜陵、繁昌、芜湖、径县、旌德、太平、绩溪、歙县等地坚持皖南抗日游击战争。

1942 年春,新四军第 7 师继续巩固与发展巢芜根据地,坚持皖南、桐庐地区。4 月,第 7 师以第 56、第 57 团各一部进入含和地区与当地游击队汇合, 成立了含和独立团。独立团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开辟了含和、江(浦) 全(椒)游击根据地,并订通了与新四军第 2 师的武装交通线。至此,新四

军第 7 师初步完成创建皖中、皖南敌后抗日根据地,打通与第 2、第 6 师联系的战略任务。

1941 年 2 月 2 日,中共中央军委在《关于今后华中战略任务的指示》中指出:“关于浙东方面,即沪、杭、甬三角地区,我们力量素来薄弱,总指

挥部应增辟这一战略基地,经过上海党在该区域创立游击恨据地(以松江等处原有少数武装作基础),中原局应注意指导上海党。”

1941 年 4 月,日军进犯闽浙沿海地区,连陷镇海、宁波、慈溪和余姚等地,打通了杭(州)雨(宁波)路。杭州湾以南、杭甬路以北地区沦为敌占区。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令苏南区党委组织力量,开辟浙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根据苏南区党委的指示,中共浦东工委于 5 月派淤沪游击队第 5

支队等部共 700 余人,先后进入余姚、慈溪、镇海三县的姚江以北(简称“三北”)。10 月成立三北总办事处,并以一部向姚江南岸发展,初步开辟了浙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2 年 5 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至 7 月初,打通浙赣路全线,浙江大片地区沦为敌占区。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浙东地区的形势,决心进一步发展浙东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广泛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建立和巩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同时,还派出一批干部到浙东,加强与统一浙东地方党组织和军队的领导。7 月 28 日,中共浙东区党委正式成立,8 月 19 日,成立浙东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浙东抗日武装力量。同月,成立“第 3 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并将部队统一整编为第 3、第 4、第 5 支队,作为坚持“三北”地区和发展四明山、会稽山地区的基本力量,井组成一支精干武装回浦东地区继续坚持斗争,以保持在上海外围的抗战阵地。

8 月初,进攻浙赣线和浙南的日军退守金华、兰溪,并在宁彼、绍兴及

“三北”地区增设据点,增调伪军第 10 师对该区的新四军进行“扫荡”。与此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制造反共军事磨擦,浙东斗争形势骤然紧张。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及时发出指示,指出:浙东游击区仍然存在着发展的可能,宜在沿海、山区打下长期坚持游击战的基础,利用各种矛盾,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一切组织和工作保持地方性、群众性,采取隐蔽方式,力求保存与发展自己,达到在浙东保持战略支点的目的。浙东区党委根据上述指示,在党内、军内进行了动员,并调整了部署:以第 3、第 4 支队向四明山挺进,开辟游击根据地;以第 5 支队分散游击,并开辟沿海地区及海岛工作, 加强海上活动力量,力求保持从海上与苏中的交通联络。

10 月初,第 3、第 4 支队进入四明山区,积极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同时,放手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成立抗日政权,逐步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 初步打开了四明山地区的抗战局面。第 5 支队在“三北”地区配合地方党政机关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渔民、盐民工作,并争取团结了部分国民党地方游击武装,分化瓦解了部分伪军。10 月上旬,日军“扫荡”“三北”地区,第5 支队在反“扫荡”作战中,取得了杨葛殿、竹山岙等战斗胜利,歼敌数百名,巩固了“三北”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1 年至 1942 年,华中敌后抗日军民艰苦奋战,粉碎了日伪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与“清剿”、“清乡”,保卫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夺取 1943 年反“清乡”、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