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确立南进战略
(一)ADB 协定与大西洋宪章
日本向南方扩张造成了对美、英、法、荷等国的极大冲击,各国对日本政策与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1940 年 12 月 17 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广播讲话阐述他的租借法案,强调应给予战争受害国家以物质援助,还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来回避战争危险。”“在亚洲,中华民族进行的另一场伟大的防御战争则在拖住日本人⋯⋯,不使欧洲和亚洲的战争制造者得以控制通向本半球的海洋,乃是对我们最为生死攸关的问题。”①
1941 年 3 月,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案在国会通过,首批拨款 70 亿美元, 美国还决定采取措施防御德国和日本有可能进行的对美国发动的奇袭,决定在太平洋方面强化以夏威夷基地为中心的防御态势。
为了协调在欧亚各地的战略,美英两国参谋部代表,于 1941 年 1~3 月在华盛顿进行了协商研究。双方决定为避免分散兵力,确立大西洋方向为首要战略方向,要首先打败德国,在远东采取战略守势,这就是通称的《ABC
—1 协定》。
为具体研究远东太平洋方向的战略,美、荷、英等国在东方驻军的官员, 据上述协定于 4 月 21 日至 26 日在新加坡举行会议。
① 〔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2),朝云新闻社,1968 年版,第 378~379 页
② 〔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2),朝云新闻社,1968 年版,第 325 页。
③ 〔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2).朝云新闻社,1968 年版,第 380 页。
① 《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 261~265 页。
其形势判断和预测是:
“1.美英荷与日德意进入战争状态。
-
日本在远东的进攻,最初指向马来亚、英属婆罗洲,其次为消除侧背威胁,将指向菲律宾及香港。估计同时攻击数地区的可能性较小,而将逐步扩大占领地区。
-
日军将在占领泰国之后进攻英领缅甸。
-
日军进攻爪哇、苏门答腊、澳洲、新西兰,必将在香港、菲律宾、马来亚的作战成功后方可实行。
-
日军可能企图以舰队攻击以上整个地区的海上交通线及前线基地。”
在日本挑起战争之后,联合军的战略方针是:
“1.为使我等击破德意的主要目的不受牵制,在远东暂时采取守势作战,但如有条件即采取攻势。
-
远东的三大重要战略、即保护西南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确保新加坡, 以及保持吕宋岛的安全。
-
对日本本土及日本占领地区,坚决以航空作战进行攻击。空袭日本本土是对日本的最大威胁。为此,在吕宋及中国部署空军。
-
以财政援助和提供装备,支援中国正规军,同时加强中国的游击战, 牵制日军。”①
另外还就对日作战协同的要领作了若干规定,决定以“ADB 协定”的形式分别向本国政府提出建议,以形成“联合战略”。美国对该协定以英国的远东权益为中心很不满意,没有同意上述协定。但是该协定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远东反法西斯各国的联合。
同年夏天,德国进攻苏联,日本侵入法属印支南部,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更为密切。8 月 9 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加拿大纽芬兰海面美舰“奥古斯坦”号和英舰“威尔斯亲王”号上举行会谈,3 月 14 日双方达成协议《英美共同宣言》,即通称《大西洋宪章》,强调了维持国际社会和平基本原则, 主要有:不追求领土扩张,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略所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的权利,等等。双方讨论了对日政策具体问题,但对于当前日益恶化的战争局势的解决,《宪章》却只作了抽象的规定。其中第 8 条说:“两国相信世界所有各国,无论为实际上或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倘国际间仍有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军军备,致在边境以外实施侵略威胁,或有此可能,则未来和平势难保持。”①这一声明虽然阐明了反法西斯的和平要求,但对于当时已经大规模进行侵略的战争炮制者,语调显然过于温和。制定这种基调的文件,主要原因是美国不愿意同日本发生直接冲突,罗斯福还希望避免国内孤立主义的攻击。因此,美英首脑大西洋会谈后,罗斯福于 6 月 17 日接见日本大使,提出警告:如果日本使用武力采取进一步扩张措施,美国将不得不立即采取它认为必需的一切手段,继而声明: 如果日本愿意并能够停止扩张主义活动,美国政府准备考虑恢复于 7 月中旬中断的非正式的探讨性会谈。日本对于美国的警告没有理睬,却抓住其和谈的愿望表示,向美国正式提出进行日美首脑会谈,力图改变在远东的外交困境。
① 〔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2),朝云新闻社,1968 年版,第 278~279 页。
① 《国际条约集》(1934~1944)第 337~33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