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路军在华北发起大规模攻势作战

1944 年底,日军华北方面军主要部队有:第 1 集团军(第 69、第 114 师、独立混成第 3 旅,驻山西),第 12 集团军(第 110、第 115、第 117、

①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4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年版,第 414、417 页。

②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4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年版,第 433 页。

师、坦克第 3 师、骑兵第 4 旅,驻黄河以南河南省新占领区),驻蒙军(第

118 师、独立混成第 2 旅),直辖部队(第 59、第 63 师、独立混成第 1、第

5、第 8、第 9 旅、独立步兵第 1、第 2 旅、第 12 野战补充队、华北特别警备队)等。根据中国派遣军的命令,1945 年,华北方面军除确保现有占领区外, 尚须对老河口国民党军进攻,对美、苏进行作战准备。另外,依据中国派遣军下达的《沿海方面对美作战准备纲要》,预定从华北方面军现有 9 个师中

抽调 7 个师开往上海方面,第 12 野战补充队改编为独立混成旅调往徐州。为此,1945 年初开始,日军加紧整编部队,充实预定对美作战的部队,为接替预定调出部队的防务新组建了第 3~第 7 独立警备队(独立警备队编制定员8857 名,相当于旅)。为在山东半岛准备抗击美军登陆作战,1945 年 3~4 月间,在济南新建第 43 集团军,下辖第 59 师、独立混成第 5、第 9 旅、独立步兵第 1 旅。1945 年春,日军华北方面军警备兵力约 125 个营,19 万人, 另有伪军 50 余万人。日军兵力明显不足,士气下降,忙于部队编组和调动, 基本处于守势。八路军为执行“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任务,从1945 年春开始对日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反攻。

山东军区

1945 年 1 月 17 日,山东军区下达 1945 年作战部署,提出:1945 年山东我军作战主要方向,是求得开辟胶济路东段南北两侧宽大地区,使我胶东、渤海、鲁中、滨海互相联系进一步缩短和巩固,而对 1944 年所开辟之地区, 主要争取巩固。继续开展攻势,拔除某些突出孤立据点,继续扩大解放区。为此,确定 1945 年的作战分为两步。第一步,各军区拔除各自周围孤立突出的日伪据点,同时为第二步作好各方面的准备;第二步,总的战役行动准备在 4 月开始,主要作战目标是:胶东军区向西、向胶河上游一带发展,鲁中军区向安丘方向发展,滨海军区向北配合上述两区行动,求得共同完成开辟胶济路东段南北两侧地区、进一步打通相互联系的任务,渤海军区以消灭伪军张景月为主,求得歼其一部。

1~3 月,山东军区实施第一步作战,主要战役战斗有:讨代伪军荣子恒部战役、讨伐伪军赵保原部战役和蒙阴战役等。

伪暂编第 10 军荣子恒部,原驻临(沂)费(县)边,1944 年底,日军因其在原防区多次遭八路军打击,难以支持,为对其进行整补,调驻临近津浦铁路的泗水县城及其周围地区,以加强对津浦铁路的防护。2 月 1 日晚, 鲁南军区主力奇袭泗水城,一举攻入城内,至 2 日 19 时,击毙荣子恒及其参谋长和日本顾问,全歼城内敌人,同时,八路军还攻克泗水城外围的故县、杨庄、杨公村等据点,击退日伪援军。这次战役,八路军共歼敌 2000 余人。

赵保原,原是鲁苏战区暂编第 12 师师长,1944 年 8 月公开投敌,所部

被编为伪“剿共第 7 路军”,总兵力约达 1.8 万人,盘踞于胶东胶济铁路以南以玩底(今万第)为核心的五龙河及大小沽河中游地区,鱼肉人民,一贯与八路军为敌,是胶东军区巩固与发展的严重绊脚石。胶东军区集中主力 5

个团又 5 个营(含 1 个迫击炮营),并动员 5 万民兵和群众,于 2 月 11 日

夜,首先向伪军指挥部驻地玩底发起攻击,至 12 日夜将其攻克,赵保原率残部向南窜入即墨。14 日八路军又攻克另一重要据点左村。2 月 19 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毙伤敌 2000 余人,俘虏 7370 人,击溃 2000 余人,给予赵部毁灭性打击,消除了胶东军区执行第二步作战计划、向西发展的后顾之忧。

蒙阴日伪据点,伸入鲁中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腹地,孤立突出,驻有伪

军 12 个中队和日军 1 个排。鲁中军区集中主力 4 个团和地方武装、民兵各

一部,于 3 月 8 日夜攻击蒙阴县城,至 10 日全歼守敌,并歼灭新泰援敌一部,

共歼敌 1300 余人,拔除蒙阴城敌据点,使得沂蒙与泰南联成一片。

4 月 12 日,山东军区下达执行 1 月 17 日指示中关于第二步作战计划的具体部署,确定从 5 月初开始,用 5~7 三个月时间实施第二步进攻战役,歼灭盘踞在胶济路南北大股伪军之主力或一部,并控制该地区,俾求胶东、渤海、滨海、鲁中 4 个战略区相互联系进一步巩固与缩短,使胶济路沿线之敌进一步孤立和暴露,为将来大反攻准备更有利条件。军区确定酋先置重点于胶济路南,集中约 10 个团的兵力,先后歼灭张步云、厉文礼部;再将重点转

向胶济路北,集中约 6 个团的兵力,歼灭李德元、张景月、王豫民部;军区领导,除罗荣桓外,黎玉、肖华等均赴前线亲自指挥。

正当八路军准备发起攻势之际,日军为准备在沿海地区对美军作战,突然大举增兵山东,集中其中的 3 万余人,从 4 月底开始对山东实行全区性的“扫荡”,重点指向鲁中、滨海区。5 月 4 日,山东军区决定讨张(步云) 战役暂停,立即转入反“扫荡”,参加讨张战役的各兵团立即疏散。

大举“扫荡”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年初以来日军预谋已久、积极筹划的战略行动。日军大本营、中国派遣军命令,华北方面军应在 1945 年夏初在山

东沿海作好抗击美军登陆的作战准备。为此特在山东新组建第 43 集团军,山东日军兵力猛然增加。日军企图占领山东沿海地区及临近沿海的山地,作为抗击美军登陆的战场,并在济南集结重兵,以作反击之用。打击八路军是其作战准备的首要步骤,日军第 43 集团军判断美军的主要登陆点在青岛。

4 月 25 日至 5 月 26 日,日军实行名为“秀岭 1 号作战”,第 43 集团军

各部为确保其占领区,进行为期 1 个月的“扫荡”,重新占领了 1944 年、

1945 年春八路军攻占的一些重要地区,如蒙阴、莒县县城。“扫荡”结束后,

日军将独立混成第 5 旅部署于青岛附近,独立步兵第 1 旅部署于日照海岸附

近,第 12 独立警备队一部部署于海阳县海岸,构筑工事,作对付美军登陆的准备。

反“扫荡”结束后,山东军区分析新的形势,认为山东敌兵力(日军及由东北调来的伪满军,山东原有伪军不计在内)增至 10 万之众,但日军主要集中于铁路沿线及沿海地区,在其他地区守备兵力并未增强,渤海地区还有所减弱;尤其法西斯德国已经投降,日本军国主义已是日薄西山,灭亡在即,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总形势极为有利,山东日军又忙于准备抗击美军登陆,故此,争取完成原定 3 个月作战计划之大部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因此确定整个攻势作战由原计划的军区直接指挥,改为军区统一部署下的各区独立作战,并指示各二级军区适应情况变化,根据军区的指示,具体考虑其执行部署。按照这一原则,各区先后发起攻势作战,其中主要有讨伐伪军厉文礼、张步云、张景月等战役。(见附图 8)

厉文礼是伪鲁东和平建国军司令,所部共万余人,盘踞在以潍县(今潍坊市)、昌乐、安丘为中心的胶济铁路两侧地区。鲁中军区集中主力 5 个多

团和地方武装一部共万亲人的兵力,于 6 月 5 日黄昏发起讨厉战役,先后攻

克包括夏坡、景芝镇等重要据点在内的日伪据点 60 余处,歼灭日伪军 7300

余人,27 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解放了安丘以南、临朐以东、景芝以西 17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胶济铁路东段南侧的重要地区,为进一步向敌占重要交通线、城市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张步云是伪山东国民自卫军第 1 集团军司令兼第 1 军军长,所部共 1 万余人,盘踞在滨海区北部的诸城地区。其西北部的厉文礼部遭到鲁中军区沉重打击后,侧后失去屏障,被迫收缩防御。滨海军区和鲁中军区共集中 4

个团的兵力,于 7 月 15 日夜发起讨张战役,攻克相州、双庙、郑公、双羊店、朱马等据点,歼敌 500O 余人,30 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解放了诸城、高密、胶县之间 2500 平方公里的地区,使诸城敌据点更加孤立。

伪第 3 方面军张景月部盘踞寿光南北地区,掩护胶济铁路,阻断八路军渤海军区与胶东军区之间的联系。7 月 31 日,渤海军区在胶东军区一部配合下发起讨张战役,主攻寿光以北张部坚固设防的前哨据点田柳庄,至 8 月 12

日将其攻克。尔后乘胜扫荡残敌,又攻克据点 12 处,张景月率残部逃进胶济

铁路线上的日军据点内。此役歼敌 2540 人,解放了寿光外围大片地区,进一步打通了渤海东部与胶东、鲁中之间的联系。

山东军区部队在重点实施胶济铁路东段作战的同时,对其他地区的日伪军也进行了攻势作战。5 月中旬开始,鲁南军区在鲁中、滨海军区各一部配合下,先后发起临(沂)费(县)边、郯(城)马(头)等战役,共歼敌 7700 余人,收复邳县、郯城、费县等县城,进而进一步逼近陇海、津浦铁路。渤海军区从 6 月上旬开始在小清河以北进行了蒲(台)滨(县)等战役,共歼

灭日的军 3400 余人,收复蒲台(今滨州市)、滨县、南皮、沾化、德平、庆

云等 6 座县城,进一步孤立了敌在渤海区的中心据点惠民。晋冀豫边区

晋冀豫边区的两个军区——太行、太岳军区的作战行动直接由八路军总部指挥。两个军区各自提出自己的作战计划,由总部定夺,而后分别执行。

1、太行军区

太行军区接到毛泽东关于 1945 年的任务的指示后,即制定了 1945 年的

作战计划,以书面形式分别送延安和总部,太行区党委亦于 1945 年 1 月 6

日作出《关于 1945 年工作方针的决定》。太行军区、区党委确定 1945 年作战重点为豫北和平汉铁路沿线。在豫北(黄河以北)之温县、孟县至原武、阳武地带,求得在麦收前全部扫荡所有敌伪势力,变为游击根据地或根据地。沿平汉线则组织不断的出击,求得摧毁日伪第三道封锁线,迫敌缩到距平汉线 10 公里左右的狭窄地区内。此外相机夺取昔阳、和顺、辽县、陵川等县城, 并拔除其他深入根据地的某些据点。在作战实施步骤上,第一步着重打击与消灭伪军(注意策动内应和反正),同时对出扰的日军予以坚决打击;第二步则相机夺取日伪合守和日军单独守备的薄弱据点。

按照上述作战计划,太行军区各部在 1945 年春发起了攻势作战,其中重点是在南线的豫北(黄河以北)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道清战役。

1944 年春夏之交,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南越黄河进攻豫中、豫西。秋季起,八路军为收复国土,解救豫西人民,派遣太行、太岳军区各一部南渡黄河,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打通与拓宽豫西八路军与太行、太岳八路军的联系,开辟黄河北岸的豫北地区就成为太行、太岳军区一项急待完成的任务。太行、太岳南下部队均经太岳区入豫西,为此,太岳军区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为了配合行动,太行军区早在 1944 年 11 月 8 日,即命令临近豫北的

第 7、第 8 军分区主力南下,由第 8 军分区司令员黄新友、第 7 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统一指挥,开辟道(口)清(化,即博爱)铁路以南地区。

盘踞道清铁路南北地区的是日军第 117 师和伪兴亚巡抚军、第 5 方面军

独立第 14 旅。

1945 年 1 月 21 日夜,太行军区发起道清战役,参战部队除第 7、第 8

军分区主力外,还有冀鲁豫分局党校警卫团,共 4 个团又 3 个独立营。当夜, 八路军由修武以北的九里山地区突然南下越过道清铁路,攻击道清铁路以南、平汉铁路以西、沁阳以东地区日伪军,战至 1 月 31 日,连克小东、宁

郭镇、武阁寨、程风、徐营镇、郇村、中和镇等日伪据点 18 处。日军第 117

师 1 个营分 3 路出动,企图合击八路军在大油、樊庄一带的部队。八路军集

中 3 个团在樊庄设伏,全歼其中一路,粉碎了日军的企图。樊庄战斗后,八路军北返,准备转攻道清铁路以北日伪军。为迷惑敌人,全部转移根据地纵深辉县以北的南平罗地区待机。2 月 20 日,八路军突然向道清路北的日伪军发动攻击,此时参战部队增加了第 3 军分区第 769 团。战至 3 月 6 日,先后攻克陆村、马坊、焦庄、五里源、赵固、峪河、百泉等日伪据点,并曾一度攻入辉县城关。3 月 22 日,道清战役转入第 3 阶段,第 7 军分区主力东越平

汉铁路,挺进原武、阳武(今原阳)地区,第 8 军分区主力向西南进军,渡过沁河,挺进温县、孟县地区,均取得重大进展。4 月 1 日,道清战役结束。此役共歼日伪军 2500 余人,收复国土 2000 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 75 万。经

过此次近 3 个月的辗转进击,黄河以北、道清铁路以南除平汉铁路和原武、阳武、温县、孟县城外,所有地区全为八路军掌握,太行军区胜利地完成了开辟豫北地区的作战计划。

太行军区南线实施道清战役期间,东线 3 月中旬第 5 军分区组织实施了安阳战役,因各种原因致未收预期成效。道清战役结束,时近夏季,太行军区下达夏季攻势作战方案,确定:为继续执行毛泽东扩大解放区的指示,特组织与发动对于汉线、道清线全面出击之夏季攻势;这一大攻势作战,按规模分为安阳战役之主作战与元获战役、武沙战役之支作战,以及其他沿平汉尤其是道清线之多处配合作战;拟由 6 月 30 日开始,预定时间第 1 期 1 个

星期,第 2 期拟延续到 10 天或半个月;安阳战役由军区设战斗司令部直接指挥。

安阳战役按预定计划于 6 月 30 日发起。安阳城由日军独立混成第 1 旅 2

个连驻守,外围据点由伪“剿共”第 1 路军李英部驻守,共约 7000 余人。太行军区安阳战役的目标是攻击平汉路以西、观台以南、鹤壁以北地区之伪李英部,争取彻底消灭与肃清该伪军及该地区的少数日军,解放与巩固这一地区。参战兵力有第 3、第 4、第 5、第 7、第 8 等 5 个军分区的主力部队及八路军总部警卫团,一共 9 个团,另有民兵、自卫队 3 万余人参战。

安阳战役经历 3 个阶段。第 1 阶段,采取“掏心战术”,八路军 7 个团直插伪军防线中央纵深。攻克伪军两个旅部驻地水冶、曲沟,使敌失去指挥中枢,造成敌人恐慌混乱,便利战役顺利进展。第 2 阶段,八路军分向北面的观台方向、南面的鹤壁方向发展进攻,将安阳城以西、观台镇以南、鹤壁集以北范围内日伪据点、碉堡全部摧毁。第 3 阶段,八路军主力及民兵、自卫队近万人,在北线大举破袭由平汉铁路丰乐车站向观台延伸的铁路支线—

—观丰铁路,将观丰线上除观台、丰乐外的全部据点、碉堡摧毁,与此同时, 八路军一部在南线继续发展攻势,攻克鹤壁集、赖家河、时丰、唐仲等据点。7 月 10 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毙伤日伪军 800 余人,俘虏及反正、投诚

日伪军 2500 余人,击溃伪军 900 余人,攻克据点 30 余处,扩大解放区 1500

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 35 万,压迫日伪军进一步向平汉线退缩。

2、太岳军区

太岳军区遵照毛泽东“扩大解放区”的指示,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了 1945 年的作战方案,并于 1945 年 3 月 25 日向中央军委和总部作了报告,

太岳军区认为,本区尚有大块敌伪区急需开辟,确定 1945 年的作战方针是: 采取更主动的作战,不放松每一有利时机展开大小不一的攻势,置重点于消灭或削弱豫北、晋南日伪武装,拔取或逼退某些突出的薄弱据点,打开条西、豫北、汾南局面,扩大根据地。作战步骤是:从 3 月份起开辟豫北;5 月底至 6 月初,集中主力于同蒲、白晋线作战,置重点于同蒲线:8 月底以后, 基本上以分区为单位,对守备薄弱的敌伪据点采取各种手段尽力拔除。

按照上述作战方案,太岳军区在春夏展开攻势作战,其中最主要的有豫北战役及同蒲路南段作战。

太岳区以南的豫北沁阳、孟县、济源地区,有日伪据点 50 余处,兵力达

6000 余人。太岳军区调集第 2、第 4 军分区近 4 个团的兵力及地方武装,于

4 月 3 日夜由阳城地区出发,南下沁阳、孟具、济源地区,4 日发起豫北战役, 相继攻克杨庄、毛庄、义庄、西向、紫陵镇、尚庄等大量据点。在八路军攻势威慑下,伪军纷纷反正和投诚。4 月底战役结束,此役攻克据点 40 余处, 歼灭日伪军 2800 余人,反正与投诚的日伪军 1700 亲人,打开了豫北局面, 肃清了沁(阳)孟(县)公路以西除济源、柏香镇、冶戍镇外的所有日伪势力。

为打开条西(中条山西部地区)局面,太岳军区按预定计划于 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进行了同蒲线南段作战。5 月下旬,太岳军区集中第 1、第 5 军分区主力南下,首先解决了闻喜附近一股土匪武装。6 月上旬,向祁(家河) 夏(县)公路及其以南地区的伪军张同文部发起猛烈进攻。张同文部有 3 个

中队,约 570 人。八路军连续攻克祁家河、杨家窑、下涧、黑虎庙等据点 20 余处,彻底瓦解了张同文部。与此同时,第 2、第 4 军分区主力一部,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了在曲沃、绛县、翼城间的大神殿、梅村堡、南樊镇等据点 9 处。通过这次作战,使祁夏公路以南地区与第 5 军分区中心区完全联成一片。

太行、太岳军区 1945 年夏季攻势到 7 月底基本告一段落。至此,两区从长治至沁阳间联成一片。

冀鲁豫军区

经过 1944 年的局部反攻,冀鲁豫军区力量进一步壮大,已控制边区中心

区 11 座县城,区内日伪军力量进一步削弱。到 1945 年初,冀鲁豫全边区有

日军 7000 余人(不含津浦、平汉、陇海铁路线上守备之敌),伪军 9.5 万余人。在八路军的打击下,日伪军曾不断放弃一些小据点,以增强大据点的机动力量。冀鲁豫军区八路军主力发展到甲种团 14 个,乙种团 6 个,丙种团 3 个,经常可以集中使用多个甲种团。地方武装的 60%也可以集中使用,以配合正规军作战。

遵照毛泽东提出的“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冀鲁豫军区结合本区的实际,制定了 1945 年的作战计划,其方针是:(1)开辟豫东,打

通水东与新四军第 4、第 5 师的联系;(2)开辟运东,使运东第 1 军分区与

运西第 7、第 6 军分区联成一片;(3)消灭伪自治军杨发贤及伪绥靖军第 4 集团军陈治平部;(4)肃清解放区内突出的据点碉堡,大量歼灭伪军,并相机占领南乐、阳谷、鱼台、单县、冠县、堂邑、鄄城、汶上、东平、郓城、

西华等 11 个县。作战计划对预定实施的各个战役,作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

按照上述部署,冀鲁豫军区部队在 1945 年春夏两季对日伪实施了攻势作战,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主要的战役有南乐战役、东平战役、阳谷战役等。

南乐位于卫河以东,城内驻有伪自治军杨发贤部等伪军约 1300 人及日军一部,其外围的朝城、清丰已为八路军解放,南乐陷于孤立。1945 年 4 月24 日,冀鲁豫军区统一指挥第 8、第 9、第 7、第 3 军分区各一部,发起南乐战役,经 3 昼夜激战,攻克南乐城;与此同时,打援和钳制部队,亦将敌外

围据点全部拔除,并击退了由安阳、大名等处出援之敌。此役共歼敌 3400 余人,使卫河以东大片土地成为解放区。

东平城位于东平湖东岸,城内驻有伪山东省警备队第 1 大队和日军一个排。冀鲁豫军区调集第 1、第 8、第 11、第 9 军分区各一部,于 5 月 17 日夜发起东平战役。部队分 3 路行动。中路由军区直接指挥攻东平城;左路攻东

阿,右路攻金(乡)济(宁)路之日伪军,并负责打援。战至 19 日,中路军全歼东平守敌;左路军攻入东阿,歼灭城内伪军,迫使日军逃往泰安;右路军也取得攻克喻屯敌据点等胜利。此役,共歼敌近 2000 人,使冀鲁豫边区之泰西、运东、运西、湖西等几块抗日根据地联成一片。

阳谷县城位于东平湖西北。1945 年 5 月以来,八路军连续攻克了阳谷城东的朱庄、古柳树及冠县,使阳谷城除向北可与聊城联系外,陷于三面受敌的境地。守卫阳谷的伪军约 3000 人。冀鲁豫军区调集第 8、第 7、第 4、第 1 军分区部队,于 7 月 20 日发起阳谷战役。其中第 8 军分区主攻阳谷城,其他部队在外围进行钳制作战。战至 26 日,第 8 军分区全歼阳谷城守敌(内毙伤300 余,俘虏 2000 余),其他部队攻克堂邑及临清外围据点多处。巨鹿、广宗、馆陶之敌慑于八路军的强大声势,纷纷弃城逃窜,上述县城遂被八路军收复。

1945 年春夏季,冀鲁豫军区在攻势作战中共收复县城 19 座,攻克据点

240 处,解放人口 250 余万,取得了重大胜利。晋察冀军区

1945 年初,晋察冀边区的日军减少到 4 万人左右。为弥补兵力不足,日

军将伪满军约 8 万人调到晋察冀边区,驻守冀东等地。日军的企图是:在北岳区主要依托山阴、应县、灵丘、涞源一线,阻止八路军向雁北、察南地区发展,以利准备对苏作战战场;在冀热边区则企图将“无人区”扩大到长城以内,控制冀东地区,以确保华北与东北的联系。在冀中区仍实行所谓“面” 的占领。

关于晋察冀扩大解放区的方向,1944 年 12 月 18 日,毛泽东指示“努力向雁北、绥东、察哈尔、热河及冀东敌占区发展。”1945 年 2 月中旬,晋察冀分局和军区召集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 4 个区党委和二级军区领导人

开会,讨论 1945 年的任务,会后于 2 月 28 日确定了《1945 年扩大解放区方

案》,确定 1945 年主要是开辟雁北、察南、绥东、热河、子牙河东、大清河北和津浦路东等地区:方针是一面主要用多数武工队经常向敌占区积极伸展,把武工队作为开辟地区的经常的主要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又要适合情况和利用有利时机,以主力配合多数武工队组织较大规模的游击战役行动,进行开辟工作;在实施步骤上,在 5 月以前是挤退边沿区某些点碉,加强察南、雁北、北宁路等敌后的武工队,同时为大的战役作准备,5 月起展开大的战役,持续到青纱帐倒后,共进行 5 个月左右。

按照上述部署,晋察冀军区各部在 1945 年春夏,实施了连续的攻势战役。(见附图 9)

冀中军区从 4 月中旬起,连续举行了任(丘)河(间)战役、文(安) 新(镇)战役、安(平)饶(阳)战役、子牙河东战役和大清河北战役。4 月 13 日,第 9 军分区发起任何战役,首先攻克任丘、河间之间的日伪坚固据

点辛中驿,继于 4 月 30 日攻克任丘县城,5 月 9 日攻克河间县城,从而切断了北(平)大(名)公路。5 月初,冀中军区集中第 8、第 9、第 10 军分区主力发起文新战役,5 月 17 日解放新镇县城,31 日占领文安县城。文新战役发起后,为使敌首尾不能相顾,冀中军区以第 7 分区主力和第 8 军分区一部, 发起安饶战役,于 5 月 13、24、29 日先后占领饶阳、安平、武强 3 县城。6 月 3 日,第 8、第 9 军分区发起子牙河东战役,至 7 月初,收夏大城、献县

两座县城和子牙河岸据点 37 个。从 7 月 12 日至月底,冀中军区又实施了大清河北战役、德石路战役和安(国)博(野)蠡(县)战役,收复交河县城和其他据点 70 余处。

冀晋军区于 5 月 12 日,以第 2、第 4、第 5 军分区共 6 个团及 6 个县支

队等,发起雁北战役。盘踞雁北地区的日伪军共 9000 余人,分布在山阴、应

县、浑源、广灵和桑干河沿岸两道封锁线的 87 个据点。冀晋军区以第 4 军分

区攻击山阴、应县、浑源间日伪军;第 5 军分区攻击桑于河沿岸日伪军,并

北越桑干河、平绥铁路,伸入绥东;第 2 军分区在繁峙、代县、崞县、五台

等地主动出击。经过 50 多天的战斗,攻克与逼退日伪据点 40 多处,歼灭日

伪军 960 余名,为进一步开辟平绥路北和绥东地区创造了条件。

冀察军区在冀晋军区发动雁北战役的同一天,5 月 12 日,发动了察南战役。参战兵力为第 1、第 11、第 13 军分区的 6 个团和部分县游击支队。第 1

第 13 军分区 4 个团及 4 个县支队进攻平绥铁路以南的怀安、沫源、广灵地区

之敌,收复怀安、诛源县城。第 11 军分区进攻平绥铁路以南怀安、涿鹿地区

之敌,攻克和逼退了岔道、石门、倒拉咀等据点。至 5 月 27 日,共歼灭日伪

军 670 余名。

冀热辽军区在粉碎日伪军于 2 ~5 月进行的“扫荡”后,为开辟热河和辽宁西部地区,夺取进军东北的前进阵地,于 6 月中旬,派遣 3 支挺进部队,

分 3 路北出长城,发起热辽战役。第 14 军分区为西路挺进支队,于 6 月 27

日由古北口附近越过长城,向热河西北部进军;第 15 军分区为中路挺进支

队,于 6 月中旬自喜峰口等处出关,进军热河中部;第 16 军分区为东路挺进支队,向热河东部及辽宁西部的绥中、朝阳方向挺进。冀热辽军区部队向北进军,严重威胁敌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冲,7 月中旬,日伪军 3 万亲人由北宁、锦承铁路南北对进,夹击八路军,中路、东路挺进支队于 7 月底暂返回长城附近。

晋察冀军区在 1945 年春夏季攻势中,从 1 月到 7 月,共作战 2700 多次,

歼灭日伪军 2.8 万余人,拔除据点碉堡 790 多处,收复县城 15 座,解放人口

500 多万,扩大解放区面积 13.5 万余平方公里。至 7 月末,晋察冀军区八路

军发展到 11 万余人,民兵数十万。晋绥军区

进入 1945 年,晋绥区日伪兵力减弱,机动力进一步降低,许多日伪据点陷于孤立恐慌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晋绥军区确定;本区的作战指导力求在备方面保持连续的进攻,以挤退敌人,扩大解放区,为大反攻准备有利条件,

并计划第一步首先逼退离(石)岚(县)公路之敌,预定 2 月 18 日正式展开攻势;第二步进逼忻(县)静(乐)和神(池)五(寨)公路沿线之敌,准备连续组织三四次战役攻势,以主力军、游击队、武工队、民兵、群众相结合对日伪实行总体战,以进攻和围困达到最后消灭敌人的目的。为便于实施上述计划,晋绥军区将原军区直属的兴县、岚县、神木、府谷改组为第 1 军

分区,将军区直属的第 27 团拨归该军分区指挥;将第 21 团调第 2 军分区。按照上述计划,2 月中旬,晋绥军区发起以攻袭离岚公路为重点的春季

攻势。军区以第 3 军分区特务团和第 17 团各一部、第 1 军分区第 27 团一部

和军区直属的第 21 团在离岚公路以西,第 8 军分区第 5 支队在离岚公路以东对离岚公路日伪据点展开围困和袭击;第 6、第 8 军分区各一部在忻静公路沿线积极活动,钳制敌之机动兵力,配合离岚线的攻势。主力军、武工队、游击队、民兵、群众密切配合,打敌出扰,伙击增援与退却之敌,埋设地雷围因敌据点,并利用伪军内线,里应外合,拔除日伪据点。至 4 月 8 日,长

达 110 公里的离岚公路,除大武至离石的 15 公里外,全被晋绥军区收复,晋绥军区第 1、第 3、第 8 军分区连成一片。(见附图 10)

当离岚公路上的攻势发展到最后阶段时,离岚公路北面、突出于抗日根据地内的五(寨)三(岔堡)公路线上之敌恐慌异常,准备由三岔堡向五寨收缩。在此情况下,晋绥军区及时调整部署,把攻势重点移向五三线,并将第 21 团调往第 2 军分区。4 月 7 日,第 2 军分区攻占五三线中点的小河头, 迫使日伪军遗弃粮食 50 余万斤,于 12、13 日从三岔堡和旧寨匆匆撤回五寨。25 日,日伪军继由五寨逃向义井。

在从 2 月 17 日至 4 月 25 日的春季攻势中,晋绥军区共毙伤日伪军 1590

人,俘虏和瓦解伪军 810 人,收复方山、岚县、五寨 3 座县城和其他据点 54 处以及离岚、五三公路。

自晋绥军区部队发动春季攻势以来,日军感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后撤,因此,陆续撤退一些据点,所撤据点主要交由伪军守备。在这种新情况下,晋绥军区认为必须采取放手发展与扩大解放区的方针,对日伪加重压力,迫其退守同蒲路与平绥线。为此,军区决定 6 月中旬发动夏季攻势,主要是力求挤退静乐及其周围据点,争取占领忻静公路西段,挤掉神池至义井之敌,把敌人逼到同蒲路沿线。

为夺取忻静公路西段,晋绥军区指示第 6、第 8 军分区在忻静公路以南共同组成临时指挥部,统一指挥两区部队向忻静线进攻,并以第 1 军分区和

第 6 军分各一部,分别由静乐以西和静乐以北向静乐推进。6 月 19 日,进攻部队开始围困静乐县城,同时时静乐外围和忻静公路两侧之敌展开攻击,先后袭击静乐以东的石河村、利润,静乐以南的丰润,静乐以北的宁化堡等日伪据点,伏击运动之敌;小部队、武工队、民兵亦积极活动,先后炸毁桥梁20 余座,击毁汽车多辆。

为挤退神池至义井之敌,第 2 军分区以一部围困义并之敌,以一部结合武工队、民兵在神义公路线上以地雷战和伏击战打击敌人。7 月 2 日在洪福寺、7 月 24 日在凤凰山伏击日伪,歼敌一部,使神义线之敌补给困难,交通瘫痪,惶惶不可终日。